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This article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是國民政府為培育中華民國空軍航空機械技術人員,因而於民國二十二年在江西南昌建校。招生的學生有專收大專畢業生的高級班(軍官),及收高中畢業生的正科班(軍官)、以及初中畢業生的初級班(士官)、到1948年底,畢業生共7000餘人。有各類實驗室20餘個和新、舊飛機30餘架。
歷史沿革[编辑]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為擴充空軍,遂行三年建軍計劃,鑒於地勤人員之培植,有與空勤人員兼顧並重之必要,乃呈請設立中央航空機械學校於二十三年三月,奉蔣委員長南昌行營指令批准隨即著手進行,初擬設校於杭州,嗣以航空署改組為航空委員會遷移南昌,遂亦隨之在贛籌備。 終因諸費周章,直至民國二十四年四月始初具規模,由籌備主任錢昌祚與籌備處人員先行兼辦機械士臨時訓練班,一面籌備一面教育,同年八月,復奉委王士倬為籌備處副主任,並陸續按照編制調委任茂林、鄒文耀、王季岡、朱瓚祖、汪國霖等為籌備員,擬成開辦,教育、建築,設備各項計劃,及經常費預算等積極籌辦,並轉收航委會技術處所招收之技工學徒,加以訓練。
民國二十五年一月,航空委員會,遷赴首都三月初遷徒竣事,本校籌備處即撥收南昌會址,遷入佈置組成學校。旋奉會令委錢昌祚為校長,王士倬為教育長,於三月十六日就職,正式成立中央航空機械學校,奠定訓練空軍機械技術人員之基礎。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航空委員會為預防日機轟炸致遭無謂犧牲,乃於八月二十四日電令本校遷四川成都,本校奉令後,決定分批西遷,第一批由校長統率,餘則暫留南昌訓練,並於次日派員先行動身入川接收校址,於九月十日第一批人員及器材等件,專車運送改輪船溯江西上,至二十三日到達重慶,除留學生在渝--廣陽霸真武山受訓,成立留渝訓練處,派吳嗣陵暫行主任職務,督率訓練外,其他人員及器材,換輪船上駛嘉定,再分水陸兩道,先後於九月扺蓉,並奉蔣委員長重慶行營電令,撥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之交通訓練班校址(舊四川成都機械廠)為校址(成都外南上桑里一號),旋於十月一日遷入正式辦公。
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因戰爭轉進,將留贛訓練處結束,所有員生,即分批入川,歸併校都,同年三月,本校校長一職,奉令改由蔣委座兼任,仍以王士倬為教育長,十月間王教育長與空軍第二飛機廠廠長王承黻,奉命對調服務,至十一月本校復奉令改稱「空軍機械學校」與空軍官校、空軍軍士學校鼎足而三。大陸時期,機校招生對象有專收大專畢業生的高級班(軍官),抗戰時期政府向國內及海外招募大學理工畢業生投效空軍,有的委任軍銜後馬上工作,有的先進入航空委員會主辦的「高級機械班」,接受短期專業訓練後,才委任軍銜開始工作。以上「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每期都有淸華大學的畢業生報考,尤其是1944屆航空工程系的畢業生,幾乎全班投效空軍。另外還有招收高中畢業生的正科班(軍官)、以及初中畢業生的初級班(士官)、到1948年底,畢業生共7000餘人。有各類實驗室20餘個和新、舊飛機30餘架。 1948年底因國共內戰遷至臺灣省高雄縣岡山鎮(今高雄市岡山區)。1950年原學校駐地由中共西北軍區幹部學校和西北軍政大學南下入川人員接收原國民黨空軍機械學校後,組建西南軍區空軍機械預科總隊。並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四航空機務學校,1996年8月1日,遷校至臺灣的空軍機械學校與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兩校併編為「空軍航空技術學校」
歷任校長[编辑]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南昌時期[编辑]
歷任 | 任期時間 | 校長姓名 | 備註 |
---|---|---|---|
第一任 | 民國22年03月01號至民國26年10月01號 | 錢昌祚上校 |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成都時期[编辑]
歷任 | 任期時間 | 校長姓名 | 備註 |
---|---|---|---|
第一任 | 民國26年10月01號至民國27年03月01號 | 錢昌祚上校 |
空軍機械學校成都時期[编辑]
歷任 | 任期時間 | 校長姓名 | 備註 |
---|---|---|---|
第二任 | 民國27年03月01號至民國36年10月01號 | 蔣中正特級上將 | |
第三任 | 民國36年10月01號至民國37年12月01號 | 李懷民上校 |
空軍機械學校台灣時期[编辑]
歷任 | 任期時間 | 校長姓名 | 備註 |
---|---|---|---|
第四任 | 民國37年12月01號至民國42年05月01號 | 文士龍上校 | |
第五任 | 民國42年07月01號至民國44年05月01號 | 周祖達上校 | |
第六任 | 民國44年12月01號至民國49年01月01號 | 佘秉樞上校 | |
第七任 | 民國49年01月01號至民國52年02月01號 | 胡祖興上校 | |
第八任 | 民國52年03月01號至民國55年06月01號 | 曹起成少將 | |
第九任 | 民國55年07月01號至民國56年08月01號 | 袁和少將 | |
第十任 | 民國56年09月01號至民國59年07月01號 | 李登梅少將 | |
第十一任 | 民國59年07月01號至民國61年03月01號 | 何敏寬少將 | |
第十二任 | 民國61年03月01號至民國64年02月01號 | 孫泮中少將 | |
第十三任 | 民國64年02月01號至民國65年03月01號 | 王寶智少將 | |
第十四任 | 民國65年03月01號至民國68年04月01號 | 韋天驊少將 | |
第十五任 | 民國68年04月1號至民國70年11月01號 | 陳立龍少將 | |
第十六任 | 民國70年11月01號至民國72年07月11號 | 熊逸初少將 | |
第十七任 | 民國72年07月11號至民國77年11月01號 | 杜劍青少將 | |
第十八任 | 民國77年11月11號至民國80年08月01號 | 李傅賢少將 | |
第十九任 | 民國80年09月01號至民國85年07月31號 | 陳信雄少將 |
大陸時期校友[编辑]
- 李登梅:中央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第1期、中華民國空軍供應司令部副司令、空軍機械學校少將校長、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 謝派芬:中央航空機械學校25年班。1942年春,受國民黨政府空軍派遣赴美國進行戰鬥訓練。1943年秋回國後,參加中美空軍聯隊,先後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上空對日作戰39次,因「作戰勇敢,戰績輝煌」,曾獲國民黨政府空軍授予多枚獎章和三級復興勳章。1949年1月,受共產黨組織臨時決定,駕駛C-46運輸機從杭州起飛,投奔解放區。1949年10月1日駕機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1950年,謝派芬參加開闢「空中禁區」康藏航線。
- 徐昌裕:中央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25年班。新中國航空工業和航空科研的建立人及領導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地區從事石油開發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參與建立共產黨第一所航校,修理破舊飛機,為培養人民空軍首批飛行員做出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持領導飛機修理、製造、自行研製和科研工作,為推動新中國航空工業和航空科研的發展,促進航空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培養航空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 梁守榘:中央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26年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為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飛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早年從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從事飛彈研製工作,在發動機技術和飛彈總體技術上尤有建樹。領導研製成功多種海防飛彈,其中一種飛彈武器系統被評為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1994年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
- 田長模:中央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第3期、中華民國空軍少將、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 黃志千:中央航空機械學校27年班。飛機設計師。他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智慧,在修理、仿製飛機的基礎上,主持參與新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開闢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先河。他嚴謹求實,在飛機設計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科學技術人才。為新中國的飛機設計研製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 昝 凌:中央航空機械學校高級班27年班。新中國航空儀表科研機構的創始人和飛行自動控制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在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初期,曾協助各航空工廠解決了修理和生產中出現的多種技術問題。他將磁滯原理成功地套用於航空儀表和飛行自動器的執行電機。他主持設計成功新中國第一套飛機自動駕駛儀,培養了一大批航空儀表研究設計人才,為新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張璐:空軍機械學高級班第4期、中華民國空軍少將、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 談鎬生: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29年班。著名力學家和套用數學家。長期從事流體力學、稀薄氣體力學和套用數學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擴散模型;發現了格線湍流負二次冪衰減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邊界層、激波馬赫反射、馬赫波錐相互作用和分離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70年代以來,他強調了力學學科的基礎性,並積極指導和支持力學的基礎研究,首先提出在中國建立分兩級培養研究生的製度,對中國力學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
- 陸孝彭: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31年班。洪都航空工業集團研究員、飛機總設計師、科技委名譽主任。陸孝彭長期從事航空事業,主持參加設計新中國第一架殲教1教練機、強5系列超音速強擊機和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殲擊機殲12。陸孝彭曾主持變後掠技術重大課題研究,在氣動布局、機翼最佳化設計、驅動機構和飛控系統方面取得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還主持高超音速空天往返載人系統第一級整體方案課題研究等,並獲得多項成果。陸孝彭1978年獲全國勞模稱號,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孫立德: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 、台灣飛駝隊國家級教練,創立近十家公司,身兼多家公司董事、董事長。因屆齡百歲,曾獲多家雜誌專題報導養生之道。
- 果 芸:機校正科班(專科)7期、台灣資訊產業界大老,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空軍後勤管制中心主任、陸軍後勤司令、國防管理學院在台創校院長、駐美國軍事採購團團長、資策會執行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神通電腦董事長,對臺灣資訊科技擁有重大貢獻,2016年獲聘台北市市政顧問。
台灣時期校友[编辑]
- 吳載熙:機校初級班(常士)22期42年班、中華民國空軍烈士,中華民國空軍雷虎特技小組,黑貓中隊飛行員,823砲戰前夕和8架米格機爆發空戰,1965年當選第16屆的國軍戰鬥英雄。
- 管玉成:機校正科班(專科)15期、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少將指揮官、山東同鄉會理事長
- 趙海濤:機校正科班(專科)16期、台灣作家
- 曾紀恩:機校後軍班(專修)46年班、知名棒球運動員與教練,曾任兄弟象總教練,為2007年運動精英獎的終身成就獎得主,2014年入選台灣棒球名人堂,為首屆得主。2005年獲中華民國總統府頒授二等(大綬)景星勳章。
- 何雍堅:機校常士57年班、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中將司令、中華荷松後憲總會名譽總會長。
- 沈文程:機校常士67期60年班、知名男演員、主持人和男歌手。
- 韋國泰:機校常士60年班、中華民國文化部臺灣豫劇團團長
- 陳立嘉:機校正科班(專科)41期62年班、國防部軍備局中將局長、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會第三任會長
- 許光華:機校正科班(專科)41期62年班、商研所博士、台灣首府大學校長
- 畢嘉台:機校常士72期62年班、商學博士、助理教授、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擔任中華民國總統行政專機座艙長、欣嘉石油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袁昶平:機校專修班44期63年班、金錢豹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
- 姜 桂中:機校常士78期、全國航空總工會當然理事、全國航空運輸產業工會副理事長
- 李明德:機校專科44期65年班、防校專科班15期65年班、國軍歷史文物館館長
- 莊景星:機校常士79期65年班、防校專修班42期69年班、三軍防空砲兵部隊訓練中心指揮官、來義鄉鄉民代表
- 彭民雄:機校專科45期肄業、TRAVELER旅行者休閒旅遊服飾總經理兼創辦人、全台有50多個行銷據點,包含直營門市、百貨專櫃、加盟店等通路。
- 魏木樹:機校常士82期66年班、機校專科48期69年班、中華民國國防部資源規劃司上校、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常務輔導員。2016年代表全體現役軍人出任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
- 吳志忠:機校常士82期66年班、推拿復健療法名師、榮獲第二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民間療法[金像獎]
- 陳金虎:機校專科46期67年班、嘉義市翠岱里里長、嘉義市白川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嘉義市退伍軍人協會第11屆理事長
- 王秉慎:空軍機校畢業、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華府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組長
- 江俊明:空軍機校畢業、台灣聲暉協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秘書長
- 李遠程:機校常士85期67年班、防校專修班46期73年班、中華民國空軍儀隊獨立14連隊長
- 李國祥:機校專科49期70年班、空軍司令部後勤處少將處長、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長
- 陳顯章:機校專科49期70年班、台灣畫家
- 陳文顧:機校常士91期70年班、金湖鎮鎮長
- 陳宗禔:機校專科50期71年班、空軍司令部少將副參謀長、全球第一位專案經理將軍
- 袁志祥:機校專科50期71年班、台北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牌獎、普羅金剛高速爐發明 專利人
- 陳水成:機校常士93期71年班、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少將副指揮官、中華民國國防部聯三防空資戰處少將處長
- 李莒聲:機校專科55期76年班、中華民國空軍保修指揮部少將指揮官
- 江國華:機校專科56期77年班、岡山區忠孝里里長、岡山區忠孝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會常務委員
- 楊秉勳:機校常士99期77年班、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桃園區觀音會會長
- 徐子圭:機校專科62期83年班、航太工程博士、教授、航太學會主委、素有「國軍發明大王」稱號、參加波蘭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牌屢獲佳績揚威國際,榮獲「國際傑出發明家名人堂」曾參與IDF經國號戰機進氣道及渦輪研改設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氣動力設計
- 任睦杉:機校專科班畢業、全國聯合總工會理事長、國泰航空工會理事長、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曾獲親民黨提名不分區立委
- 余康寧:機校常士111期85年班,F16戰鬥機中校飛官
- 劉譯翔:機校常士113期、航校86年班,中華民國飛行運動協會飛行教練,榮獲台灣省傑出優秀青年、台東縣社會優秀青年
- 林育靖:機校常士114期、航校86年班,AH-64阿帕契直升機少校飛官
- 王天仁:機校常士115期、航校87年班,遠東航空飛行機師
校歌[编辑]
空軍機械學校校歌,吳伯超作曲,楊泓頒詞。 歌詞: 漪歟吾校學有專精,技術教戰機械建軍 日新月異獨立求存,勞動創造研究發明 勞動創造研究發明,永奠國防之基石 長維世界之和平,勵校風堅苦卓絕踐校訓 親愛精誠篤行主義,拳拳服膺效忠領袖 無問死生激發義務感,堅定責任心 發揮嶄新進步的學術,建立自強無敵的空軍
參考文獻[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空軍機械學校校歌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南區技專校院校際整合聯盟脚本错误:没有“Unsubst”这个模块。
-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
Template:中華民國軍事 Template:中華民國空軍 Template:臺灣軍警院校 Template:臺灣技術學院 Template:臺灣公立大專院校 Template:南區技職校院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Template:在台復校大學 This article "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央航空機械學校.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