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位於香港九龍塘牛津道一號B於1964年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學校原為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下午校,於2005年底遷往九龍塘原為英華書院的新校舍,並開始改為全日制授課。
2018-2019年度,每年级有4个教学班,全校共有24个教学班[1]。
辦學宗旨[编辑]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學校,辦學宗旨與其他區會學校一樣如下[2]:
“ | 以基督愛心為動力,以人為本的信念,積極進取的態度提供優質教育,啟發學生潛能,分享整全福音。培育學生成為良好公民、回饋社會、貢獻國家。 | ” |
歷史[编辑]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歷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前的英華書院小學部。1955年,英華書院校董會決議由旺角弼街搬遷,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新校舍,選址為九龍城區牛津道1B地段[3]。1963年初夏,九龍塘牛津道校舍由時任港督柏立基爵士(Sir Robert Brown Black)主持啟用典禮。但同時因牛津道的校舍未能容納小學部,小學部被迫停辦。舊有的小五及小六學生需到於同年1964年新開設的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繼續上課,部分英華書院小學部的教師亦過渡到基華小學。亦是這個原因,新小學被命名為「基華」[4][5]。
2005年,學校接手曾於1964年接收停辦學生的英華書院舊有牛津道校舍,轉為全日制小學,並易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6][7]。
2015年,學校發現校內兩部裝有濾芯的飲水機含鉛量輕微超標,並即時停用有關飲水機。[8]
校歌[编辑]
該校與其區會學校的校歌一樣,是李貞明和周少石的作品。
華畹[编辑]
學生文集華畹於2004年創刊,其寓意藉著「多閱讀,多寫作」,假以時日,學生長大過來,透過文章,帶出真、善和美。
知名校友[编辑]
- 涂謹申—執業律師,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香港民主同盟創黨成員,現時為民主黨黨員
- 楊潤雄—教育局局長
- 陳國基—特首辦主任
- 黃雅信—耳鼻喉科醫生
- 楊瓞仁—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副系主任
- 林一峰—歌手,作曲家,填詞人,旅行家
- 蘇慧恩—歌手,司儀,2012工展小姐冠軍
- 何璐怡—無綫電視配音員
- 何民傑—現任香港西貢區議會彩健選區議員,珠海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兼任講師
傳媒報導[编辑]
- 沙田圍呂明才遭蠶食27位 HK01 - 2019年1月16日
- 【九龍塘基華小學】推行全校資優教育 校長:每個學生都有值得栽培的領域 星島新聞集團旗下的「Oh! 爸媽」 - 2019年2月15日
參見[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外部連結[编辑]
Template: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學校 This article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九龍塘).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