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通車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亞洲通車》(英語:Cross Over Asia)是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由愛貝克思於2016年12月30日發行。本專輯以「跨界合作」為出發點,收錄了10首與不同歌手合作的音樂作品。主打歌漂向北方則在YouTube平台上表現優異,於2017年得到了YouTube熱門影片(台灣)第一名的殊榮。[1]
該專輯讓黃明志在第28屆金曲獎中第二度獲提名最佳國語男歌手[2],而黃明志也在收到入圍消息後隨即於個人YouTube頻道發表感言,並提及個人健康長期受過勞所苦,對此專輯也表示「我把它當成最後一張專輯來做」。[3]
简介[编辑]
主打歌《漂向北方》由王力宏参與合唱,並在2017年3月4日釋出MV後獲得了巨大的迴響,也在網路上造成了一股翻唱熱潮[4][5][6],也以290天的紀錄,成為了YouTube華語地區最快達成1億人次觀看次數影片中的第二名(不含非音樂類型的影片),僅次於周杰倫的告白氣球。
而專輯中的另一首歌曲《Oh My God》則在正式MV發佈前,就傳出草稿外洩問題,當中的劇情因涉及宗教議題,被迫刪除大量原始拍攝畫面,並改用電影大顯神威的畫面及花絮作為替補。[7]
曲目[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Tracklist”这个模块。
音樂錄影帶[编辑]
歌曲名稱 | 發佈日期 | 首播平台 | 導演 | 附註 |
---|---|---|---|---|
Wake Up | 2013年4月27日 | Namewee(YouTube) | Kenneth Lam、劉俊豪 | |
好想你 2.0 | 2015年11月29日 | 黃明志、林嘉衛 | ||
Little India | 2016年1月16日 | 劉俊豪 | ||
負二代 | 2016年4月23日 | 劉俊豪 | ||
老母 | 2016年5月7日 | 劉俊豪 | ||
Oh My God | 2016年8月20日 | 黃明志、劉俊豪 | ||
那隻雞拜年 | 2017年1月7日 | 劉俊豪 | ||
美人罪 | 2017年1月21日 | 黃明志 | ||
不想上班 | 2017年2月11日 | 林嘉衛 | ||
漂向北方 | 2017年3月4日 | 劉俊豪 |
獎項與提名[编辑]
2017年[编辑]
獎項 | 提名 | 結果 |
---|---|---|
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 黃明志/《亞洲通車》 | 提名 |
參考資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亞洲通車"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亞洲通車.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