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個案詳情 (2021年1月至6月)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This article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個案詳情 (2021年1月至6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個案詳情 (2021年1月至6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NoteTA”这个模块。 本條目列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於2021年1月至6月在臺灣確診的每個個案詳情,包括確診摘要及個案詳細內容。

2021年1月詳情[编辑]

2021年1月詳情

1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尼及美國入境。(案801、802)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同於2020年12月17日來臺工作,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人於3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021年1月1日確診。(案803)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美國,2020年12月26日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處居家檢疫;29日出現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021年1月1日確診[1]。另外,有11人解除隔離。

2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美國2例、菲律賓2例、英國及印尼各1例。(案804)為英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30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自述28日起即有輕微鼻塞症狀,但自覺為英國天氣寒冷所致,31日進行採檢,於2021年1月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人,均為一同入境之英國籍同事,採檢結果均為陰性,列為居家隔離。(案805)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長期於美國就學,2020年12月30日入境,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同日晚間出現喉嚨不適症狀,3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021年1月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8人,其中6人列居家隔離,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06)為美國籍40多歲女性,2020年12月24日來臺工作,入境時無不適症狀,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於29日居家檢疫期間陸續出現全身倦怠、嗅覺異常及腹瀉等症狀,3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021年1月2日確診。(案807、808)均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2020年12月18日來臺,且均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前往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入境迄今均無症狀,31日檢疫期滿前採檢,並於2021年1月2日確診。(案809)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船員,2020年12月17日來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入境迄今均無症狀,於2021年1月1日進行自費採檢,並於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6人,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2]。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3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英國(案810)、德國(案811)、美國(案812)及史瓦帝尼(案813)入境。(案810)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8月至英國就學,12月30日於當地登機時出現喉嚨癢症狀,31日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主動告知有症狀,並於機場採檢。個案於集中檢疫所等待檢驗結果時,因有發燒症狀再次採檢,兩次採檢結果皆為陽性,於2021年1月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入境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4人,列居家隔離。(案811)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9月至德國就學,12月28日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31日出現喉嚨痛症狀,2021年1月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3日確診。(案812)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至美國探親,12月27日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29日至31日陸續出現全身痠痛、發燒及咳嗽症狀,2021年1月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入境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7人,列居家隔離。(案813)為史瓦帝尼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24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31日陸續出現頭痛、流鼻水及鼻塞症狀,2021年1月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3日確診[3]。12日,確診為南非變異病毒株感染者(首例)[4]。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

4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814)、多明尼加(案815)及法國(案816)入境。(案814)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2020年12月10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3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於2021年1月1日由雇主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人,為宿舍管理員,因與個案接觸時間較長,且未戴口罩,故列居家隔離。(案815)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2月至多明尼加訪友,2021年1月1日返國,迄今無症狀,因入境時提供之檢驗陰性報告不符規定,於機場自費採檢,並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人,列居家隔離。(案816)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長期於法國工作,2020年10月初曾在當地社區採檢站採檢確診,但未就醫治療,後續於法國期間多次採檢均為陰性;個案2021年1月1日獨自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於2日申請外出奔喪,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旅客共5人,及同住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5]。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同日,自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止,疫情指揮中心回溯具英國旅遊史者計216人,因居家檢疫期滿者較多,期滿回溯採檢者計202人,已採檢149人(採檢陽性者計0人,採檢陰性者計146人,採檢中者計3人,待採檢者計53人)[6]

5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17、818),均自美國入境。(案817)為本國籍70多歲女性,居住美國(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11月),2021年1月1日陸續出現喉嚨不適及輕微咳嗽症狀,3日與一名家人一同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主動告知有不適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5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旅客共3人(含個案同行家人),列居家隔離,其中個案同行家人有流鼻水及鼻塞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將安排第二次採檢。(案81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居住美國(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9月),2020年12月上旬曾陸續出現流鼻水及鼻塞症狀,分別於15日、26日及29日在美國當地採檢,結果皆為陰性;個案2021年1月2日出現嗅覺異常,3日與一名家人一同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因出現味覺異常,入境時主動告知檢疫人員,於機場採檢,並於5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8人(含個案同行家人),列居家隔離,其中個案同行家人曾陸續出現流鼻水及鼻塞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將安排第二次採檢[7]。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同日,自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止,疫情指揮中心回溯具英國旅遊史者計216人,檢疫期滿者計206人,已採檢198人(採檢陽性者計0人,採檢陰性者計170人、採檢中者計28人,待採檢者計8人)[8]

6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19、820),分別印尼及菲律賓入境。(案819)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021年1月4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6日確診。(案820)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2020年12月13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6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2021年1月4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進行自費採檢,於6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4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9]。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10]

同日,自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止,疫情指揮中心回溯具英國旅遊史者計216人,已採檢202人(採檢陽性者計4人,採檢陰性者計198人、採檢中者計7人,待採檢者計7人)[11]

7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美國(案821)、菲律賓(案822)及印尼(案823)入境。(案821)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在美國工作,2021年1月5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因入境時主動告知4日出現咳嗽症狀,於機場接受採檢,並於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人,列居家隔離。(案822、案823)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及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分別於2020年12月23日及24日來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均無症狀;2名個案分別於2021年1月5日及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並於7日確診[12]。另外,有8人解除隔離。

8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奈及利亞(案824)、埃及(案825)及美國(案826)入境。(案824)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於奈及利亞經商,2020年12月24日陸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虛弱症狀,27日因病況加重,至當地醫院就醫住院,並診斷有肺炎情形,經2次COVID-19採檢皆為陰性。個案因有返臺就醫需求,提出國際緊急醫療專機申請並獲同意,於2021年1月5日抵臺,入境後即收治住院隔離,經採檢於8日確診。(案825)為埃及籍未滿10歲女童,因家人在臺工作,經常往返埃及與臺灣兩地(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10月)。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2021年1月5日與其他3名家人一同來臺,因個案較為年幼,無法於埃及當地進行COVID-19檢驗,故入境時於機場自費採檢,並於8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9人,包括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6人,及同行家人3人,均列居家隔離。另個案同行家人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但因陸續出現症狀,已安排採檢,目前檢驗中。(案826)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8月至美國就學,2021年1月1日陸續出現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等症狀,因2日於當地進行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故未就醫。個案於6日返國,入境時主動通報有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8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1人,列居家隔離[13]。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同日,自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止,疫情指揮中心回溯具英國旅遊史者計216人,已採檢216人(採檢陽性確診者計3(案787、791、799)+1人(案342-舊案例,2020年4月3日確診,病癒又出境再回來確診),採檢陰性者計212人、採檢中者計0人,待採檢者計0人),於此日暫結案[14]。12月23日起具英國旅遊史旅客,將全數入住集中檢疫所,入住後與期滿前會各採檢一次[15]

9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尼(案827)及菲律賓(案828、案829)入境。(案827)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23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入境迄今均無症狀,檢疫期滿後於2021年1月7日進行自費採檢,並於9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3人,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案828、案829)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及30多歲男性移工,分別於2020年12月13日及18日來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均無症狀;2名個案分別於27日及31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均入住單人房未外出,期滿後分別於2021年1月7日及8日進行自費採檢,並於9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2名個案接觸者共5人,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16]。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11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埃及(案830、案831、案832)、菲律賓(案833)、印尼(案834)及美國(案835)入境。(案830、案831、案832)分別為埃及籍10多歲男性、10多歲女性及30多歲女性,皆為(案825)之親屬,同於1月5日來臺,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因案825確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且皆於7日陸續出現頭暈、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經衛生局安排採檢,於11日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有關此群聚案,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共27人,其中3人陽性(案830、831、832),前後2排旅客共9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共15人,均著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33)為菲律賓籍40多歲女性移工,於2020年12月20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迄今無症狀;2021年1月2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後至公司安排單人宿舍進行自主健康管理,8日由仲介安排自費採檢,於11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人,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案834)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於2020年12月25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於2021年1月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9日由仲介安排自費採檢,於11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4人,均列為自主健康管理。(案835)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1月下旬赴美探親,2021年1月3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4日出現短暫發燒、8日出現嗅、味覺異常,由衛生局安排就醫採檢,於11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18人,前後2排旅客共5人列居家隔離,其餘為機組員及防疫車輛司機共13人,因均著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17]。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12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與1例本土醫護感染病例,境外移入分別為美國(案836)及英國(837)入境及本土醫護感染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案836)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1月5日返國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無症狀,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10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及有痰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12日確診。(案837)為英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29日來臺洽公,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12月30日曾接受「英國專案」採檢結果陰性。個案2021年1月11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2日確診[18]。(案838)為部立桃園醫院醫師,1月4日至5日曾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案812)。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於12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亦為該醫院護理師,但未曾接觸或照顧COVID-19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12日確診。匡列個案之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疫調,同時由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11日晚間及12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1.住院病人只出不進。2.匡列居家隔離之醫護相關接觸人員計39名。3.門、急診照常運作。4.取消該醫院所有探病權(陪病者僅限1人,並且實名制)。5.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6.全院員工於3日後再次安排採檢確認[19]。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13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度(案840)印尼(案841、案842及案843)入境。(案840)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021年1月2日檢疫期滿後,於住處自主健康管理至8日,因公司要求,1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人,轉列居家隔離。(案841、案842、案843)均為印尼籍男性漁工,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分別於2020年12月27日及30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分別至防疫旅館與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均無症狀。其中(案841及842)於2021年1月11日檢疫期滿後,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案843)則於1月12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3人均於13日確診。已掌握案841及842之同車接觸者共5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43因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20]。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21]。同日公布,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13日止,臺灣「病毒基因定序」累計(已定序38株;其中英國變異株5株-案791、案792、案793、案799及案804,南非變異株1株-案813)。

15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印尼(案844)入境。(案844),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3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021年1月13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15日確診[22]。另外,有10人解除隔離。

16日,新增8+1例境外移入病例(8例)與本土醫護感染病例(1例),分別自菲律賓、印尼、美國、俄羅斯及南非入境及本土醫護「醫院群聚感染」。(案845)30多歲、(案846)20多歲,均為菲律賓籍男性移工,2020年12月24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021年1月6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14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進行自費採檢,於16日確診。(案847)為俄羅斯籍50多歲男性,1月5日來臺工作,入境時無症狀,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13日出現嗅覺異常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16日確診。(案848)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27日來臺工作,迄今無症狀,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2021年1月11日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該次採檢共6人同行,2人陽性(案841、案842),餘4人陰性。14日仲介安排4人至醫院進行第二次自費採檢,1人陽性(案848)。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5人,3人為一同至醫院採檢者,檢驗結果為陰性。(案849)為菲律賓籍4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30日來臺工作,迄今無症狀,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2021年1月14日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6日確診。(案850)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為案817一同自美國返臺之家人。個案居住於美國, 1月3日與家人一同返國,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主動告知有不適症狀,於機場採檢,採檢結果為陰性,因其同行家人(案817)為陽性,故改列居家隔離。個案於5日再次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後於居家隔離期間陸續出現咳嗽、味覺異常等症狀,1月13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16日確診。(案851)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長期於南非工作,2020年12月16日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於家中進行居家檢疫,檢疫期間無不適症狀,自述2021年1月6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曾有腹瀉症狀。個案於14日至醫院自費檢驗,於16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家庭接觸者共5人,4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23]。另外,有10人解除隔離。同日指揮中心表示,(案852)為與案838同醫院工作之護理師,曾與案838於1月10日工作時短暫接觸。案852於11日採檢結果陰性。期間除上班外皆待在家中,未出外活動。14日起陸續出現輕微咳嗽、喉嚨癢症狀,15日晚間至診所看診,因出現發燒症狀回醫院進行採檢後返家,於16日確診,入住隔離病房治療。[24]。案838、案839匡列之醫院接觸者採檢468人中,共265人為醫院人員,將於17日進行第2次採檢。另有關該醫院院內擴大採檢452名員工之結果,均為陰性。

17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53、854及855),均自印尼入境。與1例本土醫護院內感染病例(案856)。(案853及854)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皆於1月3日來臺工作,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名個案於1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7日確診。(案855)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2020年12月3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仲介公司安排專車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2021年1月15日檢疫期滿後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7日確診[25]。(案856)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與案838為同一醫院之醫師,1月10日工作時曾與案838接觸,11日採檢結果陰性,因應案852確診,衛生單位於16日陸續針對案838、839匡列之265名醫院人員進行二採,其中案856檢出陽性於17日確診;另其餘264人中,224人檢驗陰性,其餘待採檢[26]。因應本起事件,院方已將個案上班之病房關閉及進行全面環境消毒,病房內病人則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同時該醫院住院病人將持續實施只出不進,以減少風險。此外,將安排專家進駐該院,針對醫院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作為給予指導及協助。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18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57至案862),分別自美國、英國、菲律賓及緬甸入境。與1例本土醫護院內感染病例(案863)。(案857、858、859)為同行家人,分別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及未滿10歲男童、女童,長期居住美國,1月4日一同返臺,均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其中案858、859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案857則於10日陸續出現咳嗽、全身倦怠症狀,14日出現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對3人進行採檢,均於18日確診。(案860)為瑞典籍50多歲男性,於臺灣工作,2020年12月3日赴英國洽公,2021年1月3日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4日接受「英國專案」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曾於9日出現頭痛症狀,1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8日確診。(案861)為菲律賓籍10多歲女性,2020年12月31日來臺就學,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檢疫期滿後,於2021年1月15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8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車接觸者共6人,其中5人列居家隔離,餘1人為專車司機,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62)為緬甸籍40多歲船員,2020年12月27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021年1月14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進行自費採檢,於18日確診[27]。(案863)為案838等人之同醫院護理師,(具慢性鼻炎史,無就醫)。1月12日曾接受採檢結果為陰性,14日、15日陸續出現鼻塞及咳嗽症狀,因匡列為案856接觸者,於17日再次採檢並於18日確診[28]。指揮中心因應本起院內群聚感染事件,再次針對該醫院防治方案作出修正與重新啟動下列作為:1.指揮中心人員進駐醫院成立「前進指揮所」。2.將確診個案曾活動之病房關閉,病房內病人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個案活動空間清空消毒,待環境採檢確認安全後再啟用。3.清空相關樓層,區域嚴格管制。4.安排專家進駐,針對醫院之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作為給予指導及協助。5.全院患者只出不進;取消探病,陪病僅限1人且須實名制。6.加強宣導醫院員工落實自主健康管理,若發現有輕微症狀應第一時間通報,並依指示回院就醫,不可自行就醫。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19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66與案867),分別自美國、印尼入境。與3+1例本土醫護院內感染病例(案864、865、案868及案869)。(案864、865)分別為50多歲男性及20多歲女性,兩人均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因匡列為案863接觸者,於18日進行採檢,並於19日確診。(案866)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2020年10月12日前往美國探親,2021年1月17日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無不適症狀。個案入境主動通報曾在美國接觸COVID-19確診個案,且曾出現疑似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19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6人,其中4人為前後兩排旅客,列居家隔離。(案867)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1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無不適症狀。個案入境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月18日出現咳嗽症狀,同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9日確診[29]。(案868)為30多歲女性護理人員,與案863於同一病房工作,曾於1月12日、15日及17日接受採檢,結果皆陰性,18日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癢及頭痛症狀,至醫院再次採檢,於19日確診。(案869)為越南籍40多歲女性,為住院病患之看護,20日,經進一步疫調,個案於雇主住院期間,均在醫院照顧雇主,1月7日案838曾至病房為其雇主治療。個案於13日雇主出院後,持續於雇主家中照顧雇主,未外出且無其他人來訪;個案16日起陸續出現痠痛、全身倦怠及咳嗽症狀,18日由雇主家人帶至醫院採檢,於19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8人,包括雇主、雇主之同住及非同住家人,其中5人已安排居家隔離,將進一步安排採檢。[30]。另外,有10人解除隔離。

20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71),分別自西班牙入境。與1例本土醫護院內感染病例(案870)。(案870)為60多歲女性,曾與案839同住,1月11日匡列為案839接觸者後進行居家隔離,12日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18日出現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再次採檢,於20日確診。因個案發病前2日至住院隔離前均為居家隔離,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31]。(案871)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2019)年12月前往西班牙訪友,2021年1月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於17日陸續出現咳嗽、喉嚨痛及嗅覺異常症狀,18日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採檢,於20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2人,為同住家人,因送餐時無適當防護,列居家隔離對象。[32]。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33]

21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72、873)自菲律賓入境及(案874)自丹麥入境。(案872)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漁工,(案87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2人分別於1月6日及7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人分別於1月19日及2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1日確診[34]。(案874)為丹麥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30日來臺洽公,持有搭機前3天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於2021年1月14日檢疫期滿,前往國內某公司洽公。因預定出境,於20日至醫院自費採檢,因採檢結果陽性(Ct值30),21日確診。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研判為境外移入個案。衛生單位於接獲案874檢驗陽性通報後,隨即展開疫調,初步了解個案檢疫期滿後,在臺活動期間均有佩戴口罩,主要活動地為工作地點及住宿地點周圍,將進一步調查是否有其他公共場所活動史[35]。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2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75至880)及2例本土病例(案881、882)。境外移入分別自喀麥隆、印尼及菲律賓入境。(案875)為喀麥隆籍30多歲男性,於臺灣工作,2020年12月上旬曾返回喀麥隆,2021年1月5日再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預定返回職場工作,於20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於22日確診。(案876)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8月至印尼工作,2021年1月1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就醫;個案於19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告知有症狀,於機場接受採檢,並於22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8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9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77、879、880)3人為印尼籍男性漁工,(案878)1人為菲律賓籍男性漁工,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1月7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均無症狀;4人於2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並於22日確診[36]。(案881)為本國籍90多歲男性,1月上旬因其他疾病住院,11日採檢結果陰性,11日至14日間由案852負責照護,15日出院後返家,因案852確診,於16日匡列為接觸者並轉居家隔離,21日因其他病症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經檢查發現有發燒、肺浸潤等情形,由醫院採檢後收治住院隔離,於22日確診。案881之同住家人共3人,其中2人為個案之主要照顧者,先前已列為案852之接觸者,並曾於17日採檢,結果陰性,目前無症狀,持續居家隔離中。另1人無症狀,於案881住院至出院返家期間負責煮食及送餐,2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因檢出陽性於22日確診(案882,60多歲女性),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及防治作為[37]。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23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83至884)及1例本土病例(案885)。境外移入分別自英國及美國入境。(案883)為英國籍1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28日曾於當地確診,並自我隔離10天,2021年1月20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1日接受「英國專案」採檢,於23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案884)為美國籍20多歲女性學生,2020年12月31日搭機來臺進行語言文化交流,2021年1月1日入境臺灣,持有2020年12月24日採檢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居家檢疫期滿後,20日進行自費採檢,並於2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9人,其中同行友人2人,列居家隔離;其餘7人皆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38]。1例本土病例,(案885)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為案881同住家人及主要照顧者之一,先前已列為案852之接觸者,並曾於1月11日及17日採檢,結果皆陰性,續於家中進行居家隔離。22日因(案881、882)確診,再次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於23日確診,個案迄今無症狀。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及防治作為[39]。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24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86至888)及2例本土病例(案889、890)。境外移入分別自南非、美國入境。(案886)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南非工作,2021年1月7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檢疫期滿後,於22日自費採檢,於24日確診。疫調後個案表示曾於1月13日出現喉嚨痛症狀;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16人,其中2人為同住接觸者,列居家隔離,其餘14人皆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87)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1月20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於22日陸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全身倦怠等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4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23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8人,列居家隔離,同班機機組員14人及專車司機1人因全程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88)為美國籍30多歲男性,於臺灣工作,2020年11月下旬曾返回美國洽公,2021年1月19日再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公司宿舍居家檢疫。個案於22日陸續出現發燒、頭痛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4日確診[40]。2例本土病例,(案889)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1月8日至11日期間因其他疾病住院, 住院期間由案890陪病,11日出院;案889於1月16日至18日期間有出疹症狀,就醫後症狀改善,20日起陸續出現發冷、疲倦等症狀,23日因其他疾病就醫,因量測體溫發燒即隔離採檢,於24日確診。另,(案890)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為案889同住家人,曾於1月20日出現喉嚨痛症狀,22日出現發燒症狀,為案889密切接觸者,經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24日確診。2名個案相關接觸者疫調中。衛生單位已針對案889住院病房及相關區域進行環境清消,並調整高風險範圍,針對自1月6日起曾入住相關區域病房病患,均由自主健康管理改列居家隔離(含陪病者),並安排採檢[41]。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26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91)自墨西哥入境。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11月至墨西哥出差,2021年1月3日陸續出現鼻塞、喉嚨痛及咳嗽症狀,1月6日採檢陽性,7日至23日於當地飯店及醫院隔離。個案因有返臺就醫需求,提出國際緊急醫療專機申請並獲臺灣同意,24日入境即轉收治住院隔離,經採檢於26日確診。[42]。另外,有10人解除隔離。

27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92至894),分別自菲律賓、緬甸及美國入境。(案892)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1月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1月19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公司要求,2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27日確診。(案893)為緬甸籍30多歲男性船員,1月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18日檢疫期滿後,接續至其他處所自主健康管理,因預計出海工作,25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2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7人,其中12人列居家隔離,15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9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2019年10月至美國工作,2021年1月17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19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症狀,自行服藥後症狀改善,因24日有腹瀉及發燒症狀,25日主動通報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7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匡列中[43]。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44]

28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895、896),分別自美國及德國入境。(案895)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前往美國,2021年1月24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25日陸續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8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4人,其中11人列居家隔離,13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896)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8月至德國就學,2021年1月22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25日及26日陸續出現頭痛、發燒、流鼻水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8日確診[45]。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29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897至899)3例及南非(案900)1例入境。(案897、898及899)均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1月14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3人於2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並於29日確診。(案900)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至南非探親,2021年1月12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鼻塞及咳嗽症狀,並自行服藥,24日雖曾向衛生單位通報,但個案表示已服藥且症狀改善,故未就醫。個案於27日檢疫期滿後,自行前往就醫,經採檢於29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1人,為同住家人,因與個案分住不同樓層,活動空間有區隔,列自主健康管理[46]。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30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01至906)及4例本土病例(案907至910),境外移入分別自印尼(案901)、捷克(案902)及巴西(案903至906)入境。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其中3例為案863之同住家人(案907、909、910),研判與案863、864、865為一起家庭群聚感染。另1例為案889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案908)。(案901)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7月前往印尼,2021年1月21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22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及喉嚨痛症狀,27日主動通報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30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17人,其中5人列居家隔離,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02)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9月至捷克就學,曾接觸確診個案並於2021年1月4日確診,後分別持有15日及22日兩次檢驗陰性報告,25日搭機返台。個案27日入境時有嗅覺異常症狀,於機場採檢陰性後轉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月29日二採陽性並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案903至案906)皆為本國籍,包括2名未滿10歲女童、4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為長期居住巴西之家庭,於1月20日舉家搭機返台,皆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處居家檢疫;其中案905於24日陸續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症狀,案903、案904及案906於27日陸續出現症狀,經通報後採檢陽性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47]。4例本土病例,(案907、909、910)分別為80多歲、20多歲女性及80多歲男性,皆於1月18日採檢陰性後居家隔離。(案907)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等病史,於28日陸續出現食慾不振、倦怠、發燒等症狀,29日因症狀持續且有咳嗽、呼吸困難症狀,安排採檢就醫檢驗陽性,於29日晚間23時58分死亡。另(案909、910)為案863密切接觸者,於29日與案907一起安排採檢,於30日確診。(案908)為50多歲男性,於1月23日陪同其母就醫,過程均有戴口罩,於26日經衛生單位通知居家隔離,迄今無症狀,因與其母同為案889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於29日安排採檢,30日確診,另其母檢驗結果為陰性。個案密切接觸者安排採檢及同住家人居家隔離,相關疫調持續進行中。[48]。另外,有10人解除隔離。

31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11、912),均自菲律賓入境。(案911)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1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自費申請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於28日檢疫期滿,原定至另一家旅館住宿,因該旅館要求須出示檢驗陰性證明,故個案於集中檢疫所進行自費採檢,並於31日確診。(案912)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1月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於2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公司要求,個案於29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31日確診。[49]。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2021年2月詳情[编辑]

2021年2月詳情

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日本入境。(案913)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日本工作,因工作地有COVID-19確診者,個案於12月25日自行至當地醫院採檢後確診,並住院隔離,29日第二次採檢為陰性。2021年1月1日解除隔離出院,2日至6日間共自行採檢5次,結果皆陰性。個案於9日返臺,入境主動告知曾在日本確診,於機場及集中檢疫所共採檢2次結果皆陰性,11日前往防疫旅館繼續完成居家檢疫。個案24日檢疫期滿後至另一家旅館自主健康管理,自述29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及腹瀉等症狀[50],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2月1日確診(2日疫調結果,個案自述之症狀疑似具謊騙行為)。已掌握接觸者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51]

2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美國、日本及菲律賓入境。(案914)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2020年9月至美國工作,2021年1月30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告知搭機後出現腹瀉症狀,於機場進行採檢,結果陰性,2月1日於集中檢疫所進行二採,並於2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7人,列居家隔離。(案915)為日本籍50多歲男性,1月1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30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因結果呈現弱陽性,收治住院隔離;個案30日之檢體經實驗室複驗,核酸及血清總抗體均為陽性,於2月2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2人,列居家隔離。(案916)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菲律賓就學,2021年1月26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28日及29日陸續出現喉嚨不適及咳嗽症狀,31日主動回報,2月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5人,包括同班機接觸者及防疫旅館工作人員等,其中9人列居家隔離,26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52]。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3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皆自印尼入境。(案917及918)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1月16日搭乘同班機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二人2月1日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公司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3日確診[53]。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54]

4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尼及美國入境。另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799)。(案919)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船員,1月1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公司安排至宿舍進行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個案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因預計登船工作,於2月2日由雇主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20)為美國籍60多歲女性,1月15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居家檢疫期滿後,於30日至2月3日間在臺洽公,因預計6日返回美國,3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1人,包括工作接觸者9人及同行友人2人,均列居家隔離。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799)英國籍70多歲男性,具心血管疾病病史,2020年12月18日來臺探親,26日發病、29日就醫、31日確診,個案入院後因病況加劇,插管後轉至加護病房治療,住院期間因病況持續不佳,增加使用葉克膜治療。後續個案陸續出現器官衰竭、肺部出血、發燒及細菌合併黴菌感染等情形,雖增加使用抗生素治療,仍因病情惡化不幸於2月3日病逝。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55]

5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案921至923)及1例本土個案(案924)。境外移入分別自自荷蘭、美國及阿聯入境。(案921)為荷蘭籍60多歲男性,1月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檢疫期滿後,17日開始工作,因返國需要,2月3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5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工作接觸者共11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8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22)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19年1月),2021年1月13日與3名家人一同返臺過年,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迄今無症狀;個案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為與臺灣親友團聚,故與3名同行返國家人一同至醫院自費採檢,其中個案檢出陽性確診,其餘3人陰性。個案3名家人均無症狀,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案923)為阿富汗籍4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因工作經常往返臺灣及杜拜兩地(前次來臺時間為2020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個案2021年1月7日再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期間均無症狀,檢疫期滿後於24日出現咳嗽症狀,因自覺為感冒未就醫,經自行服藥後症狀改善。個案因預定返國,2月4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5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工作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將進一步調查個案在臺期間之活動史及接觸史。1例本土個案(案92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因列為案839及案870接觸者,自1月12日起於住處居家隔離,2月1日曾出現喉嚨癢症狀,3日解除隔離未外出,4日進行隔離期滿採檢,於5日確診。由於個案之2名同住家人先前已匡列為案839及案870之接觸者,故不重複匡列,將延長2人之居家隔離期限至2月18日。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56]

6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美國入境。(案925)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外派至美國工作,曾與確診者接觸,於2021年1月8日返臺探親及處理公務,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檢疫期滿後,25日開始上班,因近期將再次赴美工作,於2月4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6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84人,其中親友及工作接觸者共29人列居家隔離,餘55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57]。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7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26至928),分別自印尼、迦納及美國入境。(案92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2月4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有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3人,包含同班機前後二排乘客13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其餘10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27)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長期於迦納工作,因年度休假之故,2月3日經杜拜轉機入境返國,入境時因有咳嗽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7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尚在匡列中。(案928)為美國籍40多歲男性,1月13日出現咳嗽症狀,曾於美國當地就醫並診斷為支氣管炎。個案於2月5日入境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有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7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同行接觸者2人,目前無疑似症狀,其餘接觸者尚在匡列中[58]。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8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英國入境。(案92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2月至英國工作,曾接觸確診個案,12月2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及嗅覺異常症狀,23日於英國當地檢驗確診COVID-19,並於2021年1月3日及11日再次採檢,結果皆為陰性。1月15日返國,入境迄今無疑似症狀,集中檢疫期間曾於19日及28日採檢,結果均為陰性。個案檢疫期滿後返回住處自主健康管理,2月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8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0人,其中1人列居家隔離,其餘9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59]。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9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30至案933),分別自美國、法國入境。與1例本土病例(案934)。(案930)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8月至美國就學,12月22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家完成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於2021年2月6日至醫院自費採檢,因結果顯示為無法判定,2月7日進行二採複驗,並於9日確診;另個案血清抗體呈現(IgM陰性、IgG陽性),研判曾於美國感染的機會較高。已匡列同住接觸者共2人,列居家隔離。(案931、932)(案931)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法國(2020年2月自臺灣出境)。(案931)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932)於2019年至法國就學,期間曾至比利時,2021年1月21日返回法國與案931同住。兩人為親戚,於28日同行返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案931)於29日出現咳嗽症狀。(案932)於30日陸續出現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及腹瀉症狀。兩人因症狀持續,2月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9日確診。已掌握兩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2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11人未入境,將透過IHR通知相關國家。(案933)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2020年12月與1名家人同行至美國探親,2021年1月29日同行返國,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於2月4日陸續出現喉嚨異物感及咳嗽症狀,因症狀持續,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結果為陰性,7日再次採檢,於9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為同行返國家人,列居家隔離。[60]。本土病例(案934)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因匡列為案864、907、909及910之接觸者,自1月19日起進行居家隔離,隔離期間曾接受5次採檢,結果皆陰性;個案2月7日曾陸續出現發燒、鼻涕倒流情形,8日自覺已無症狀,因申請外出奔喪,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採檢,於9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案934之同住家人4人先前已匡列為案864接觸者,且已隔離期滿,但為求慎重,將延長4人之居家隔離期間至2月22日。[61]。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10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35、936),分別自緬甸、印尼入境。(案935)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緬甸工作,12月24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症狀,29日檢出COVID-19陽性,30日於當地住院治療,並於2021年1月27日症狀緩解後出院;後續因再度出現呼吸困難症狀,2月3日於當地再次住院治療,7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入境後收治住院隔離,後經醫院採檢於10日確診。個案因獨自搭機返臺,醫療專機機組人員皆未入境,另協助後送個案就醫及收治住院之相關接觸者均有適當防護裝備,故無匡列接觸者。(案936)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1月2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2月8日檢疫期滿後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0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由於個案可傳染期間已單獨進行居家檢疫,且就醫時接觸之相關人員均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62]。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

1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37)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自法國入境。2020年9月至法國就學,2021年1月29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2月9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噁心及嘔吐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11日確診。個案9日之核酸檢測(Ct值28),10日二次採檢(Ct值39),且其血清抗體呈現(IgM陰性、IgG陽性),顯示其已在國外感染發病至少一個月以上[63]。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12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38)為美國籍50多歲男性,自美國入境。1月2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月10日檢疫期滿後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2日確診。個案10日之核酸檢測(Ct值33),2月11日再驗(Ct值31),且其血清抗體呈現(IgM陰性、IgG陽性),顯示其已在外國感染發病至少一個月以上。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7人,因均有適當防護,皆列自主健康管理。[64]

17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美國入境。(案939)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2019年6月自臺灣出境),2020年10月17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21日在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美國家中自主隔離,11月14日及18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案939於2020年11月27日返臺探親,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021年2月1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5,16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並於1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2人,其中7人為同住家人,列居家隔離,5人為非同住家人,列自主健康管理。[65]。另外,有20人解除隔離。

18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入境。(案940)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2月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6日接受檢疫期滿採檢,於18日確診。個案檢疫期間,13日曾陸續出現嗅覺、味覺異常情形。由於個案發病前2天至住院隔離前均在集中檢疫所,與個案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因此無匡列接觸者。(案941)為馬來西亞籍30多歲男性,1月3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月15日檢疫期滿後,至其他旅館自主健康管理,因公司要求,16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18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8人,包括公司同事及旅館工作人員,因皆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66]。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19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42),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2月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1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採檢出陽性於19日確診[67]。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0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43),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2月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月18日檢疫期滿,應公司要求至醫院自費採檢,因採檢出陽性於20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6人,其中15人因與個案接觸時間較久,列居家隔離,其餘11人因接觸時間短且有佩戴口罩,列自主健康管理。[68]。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24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44至案947),分別自美國(3例)及馬來西亞(1例)入境。(案944)為美國籍30多歲男性,1月5日曾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26日、27日及2月3日三次檢驗結果皆陰性,在美期間均無症狀。個案於5日來臺洽公,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1日檢疫期滿,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均為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於24日確診。(案94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2018年11月自臺灣出境),2020年10月30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並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11月3日症狀好轉,12月30日再次檢驗為陰性,2021年1月3日返臺,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23日再驗PCR核酸檢驗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4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7人,均列居家隔離。(案946)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長期於馬來西亞工作(2019年12月自臺灣出境),2020年11月30日曾出現發燒、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於當地採檢COVID-19陽性後住院隔離,12月12日出院。個案2021年1月14日及27日檢驗陰性,並於1月29日返臺,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6,次日再驗PCR核酸檢驗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4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6人,均列居家隔離。(案947)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長期於美國工作(2019年5月自臺灣出境),個案自述曾於美國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並於2020年12月2日在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12月31日及2021年1月6日兩次檢驗結果皆陰性;個案9日返臺,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分別為33、32,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24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1人,均列居家隔離。[69]。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70]

2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48至案952),均為菲律賓籍女性移工,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2月3日搭乘同班機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名個案曾於1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皆陰性。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至住宿地點自主健康管理,23日由仲介安排專車接送至醫院自費採檢,因檢出COVID-19陽性,於25日確診(24日再驗5人核酸皆陰性。另除(案951)血清抗體IgM及IgG均陽性外,其餘4人皆IgM陰性、IgG陽性);5人迄今皆無症狀[71]。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27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53至案955),分別自英國(案953)、越南(案954)及菲律賓(案955)入境。(案953)為英國籍20多歲女性,個案1月8日曾於英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2月12日來臺就學,持有2次(7日及9日)搭機前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即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並於13日第1次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入境檢疫迄今均無不適症狀。於25日檢疫期滿前採檢(25日採檢Ct值29、次日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於27日確診。(案954)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船員,於2019年5月23日入境臺灣,並於同日搭船出境;返臺前航程為2021年2月3日自越南出境,8日入境臺灣。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檢疫期滿後返回船上自主健康管理,迄今皆無症狀。25日個案由仲介公司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血清抗體IgM陽性、IgG陽性),並於2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48人,包含同船船員24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其餘24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55)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於2月5日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即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18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至住宿地點自主健康管理,26日由仲介安排專車接送至醫院自費採檢(26日採檢Ct值32、同日再採陰性,血清抗體IgM陽性、IgG陽性),並於27日確診,個案迄今皆無症狀。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72]。另外,有11人解除隔離。

28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56),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9月至波蘭就學,2021年1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獨自於親戚家檢疫,檢疫期間皆無症狀。個案於2月12日檢疫期滿後,返回住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預定回波蘭就學,26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1,27日再採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為陰性、IgG為陽性),於28日確診。個案迄今仍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73]。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021年3月詳情[编辑]

2021年3月詳情

3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57至案959),分別自加拿大、美國及波蘭入境。(案957)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長期於加拿大就學,2月26日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不適症狀,於住家進行居家檢疫。個案於28日陸續出現嗅、味覺異常、流鼻水及鼻塞等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3月3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1人,其中4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列居家隔離。(案958)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2020年11月前往美國探親,2021年2月26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不適症狀,由友人接送至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個案於3月1日出現喉嚨癢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3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為接送個案之友人,列居家隔離。(案959)為波蘭籍40多歲男性,2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住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個案於3月1日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3日確診[74]。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75]

4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60至案961),分別自奈及利亞及菲律賓入境。(案960)為奈及利亞籍5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臺灣,並持有我國居留證,1月8日返回奈及利亞奔喪,在當地曾於18日出現輕微咳嗽,經自行服藥後症狀緩解;個案2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3月2日因全身倦怠及有慢性病之就醫需求,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4日確診。個案就醫時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案961)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2月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2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26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因核酸檢測未確定,27日先行收治住院隔離,同日及3月2日再次進行核酸檢驗,於4日確診。個案入境至今無症狀,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9人,其中同車移工8人未確實佩戴口罩,列居家隔離,司機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76]。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6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62至案968),分別自印尼及菲律賓入境。7名個案皆為男性漁工,其中2人為印尼籍(案962、963),5人為菲律賓籍(案964、965、966、967、968),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2月19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7人於3月4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並於6日確診。由於7名個案入境至今皆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另外,新增1人死亡個案(案935),本國籍60多歲男性,具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2020年1月至緬甸工作,12月24日於當地發病(發燒及咳嗽)、29日確診、30日住院治療,2021年1月27日症狀緩解後出院;後續因再度出現呼吸困難,2月3日再度於當地住院治療,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入境後收治住院隔離治療,並經醫院採檢,10日確診。個案住院期間因呼吸衰竭持續使用呼吸器治療,3月1日因病情惡化使用葉克膜治療,後續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於5日病逝。[77]。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7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69至案970),分別自印度、菲律賓入境。(案969)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2月18日經杜拜轉機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並無症狀。3月5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於7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26人,因皆有佩戴口罩及適當防護,均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70)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3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有發燒症狀,由機場安排就醫採檢,於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3人,列居家隔離[78]

8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71至案977),分別自巴拉圭、英國、菲律賓及印尼入境。(案971、案975)分別為巴拉圭籍20多歲女性及20多歲男性,3月5日分別從巴拉圭經巴西至杜拜,並搭乘同班機轉機來臺就學(與案972、案973同班機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境後安排至檢疫所集中檢疫及採檢,並無症狀,但於8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同班機前後排座位旅客共63人,均列居家隔離,機組員15人均著適當防護且均已出境,將透過IHR通知相關國家。(案972)為本國籍1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於英國,1月18日曾於當地確診,2月27日、3月3日檢驗結果均為陰性。3月5日經杜拜轉機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及採檢,於8日確診,自述6日於檢疫所出現頭痛症狀。衛生單位已掌握同班機前後排座位旅客共5人,均列居家隔離。(案973)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20年1月起於英國就學,曾於當地接觸確診者,個案3月5日經杜拜轉機返臺,持有搭機前三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無症狀,入境後安排至檢疫所集中檢疫及採檢,於8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同班機前後排旅客共3人,均列居家隔離。(案974)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2月19日來臺工作,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無症狀,入境至檢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迄今均無症狀,3月6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陽性(Ct值34,IgM陰性,IgG陽性),於8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3人,1人因接觸時未戴口罩,列居家隔離,2人因全程皆有佩戴口罩,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76、案977)分別為20多歲及30多歲印尼籍男性,2人於2月21日來臺工作,均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迄今均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3月6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8日確診[79]

9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美國入境。(案978)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19年5月至宏都拉斯工作,2021年1月出現鼻塞症狀,6日於當地確診COVID-19後,於住處隔離至2月19日,期間分別於1月16日、18日、2月8日及17日曾進行採檢結果皆陰性。個案與友人於21日一同返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期間皆無症狀。個案3月8日檢疫期滿,因工作需要,同日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陽性(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9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為同行返臺友人,8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結果陰性。因該名友人與個案無密切接觸,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80]

10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入境。(案979)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2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3月4日起陸續出現輕微咳嗽、發燒症狀,由集中檢疫所人員安排就醫採檢,9日確診[81]。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12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案980至案985)分別自美國(案980)、菲律賓(案981、984、985)、法國(案982)及英國(案983)入境。(案980)為居住美國之墨西哥籍20多歲男性,1月20日曾有喉嚨痛症狀,22日於美國檢驗COVID-19陽性,2月6日及8日再次採檢為陰性。13日來臺工作,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至3月6日,因工作需要,10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1,11日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12日確診。個案入境至今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16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81)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2月17日來臺工作,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月2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10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因工作需要,由仲介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0,11日再驗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13日確診。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3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82)為法國籍50多歲男性,1月12日來臺工作,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至2月3日,因返國需要,3月10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11日再驗Ct值34,血清抗體IgM及IgG皆陽性),12日確診。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3人,列居家隔離,個案在臺期間之其他活動史及接觸史疫調中。(案983)為英國籍40多歲男性,1月1日曾在英國確診COVID-19,3月10日來臺工作,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月11日進行專案採檢(Ct值39,血清抗體IgM、IgG皆陽性),於12日確診。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均在集中檢疫、機組員皆已離境,故無需匡列接觸者。(案984、985)均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2月17日來臺工作,皆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期滿後再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至3月10日。2人因工作需要,1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分別為32及34,12日再驗核酸皆為陰性,案98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案985血清抗體陽性但IgM及IgG皆陰性),12日確診。2名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82]。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14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南非入境。(案986)為南非籍20多歲女性,2月1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0日入境採檢及3月4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皆陰性。個案於3月6日檢疫期滿,至其他住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1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13日再驗Ct值37、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14日確診。個案入境迄今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83]。另外,有8人解除隔離。

1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987、989、990、991)及法國(案988)入境。(案987)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2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陰性檢驗報告,入境時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3月13日進行期滿前採檢,15日確診,至今皆無症狀。(案988)為法國籍50多歲男性,為案982同事,1月1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陰性檢驗報告,入境時無症狀,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至2月3日,期間皆無症狀,3月12日自費採檢結果陰性,13日由衛生單位通知為案982接觸者,安排接觸者採檢(Ct值38,IgM陽性、IgG陽性),15日確診。案982接觸者共匡列8人,需採檢6人,除案988外皆為陰性。(案989)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2019年1月赴菲律賓,因通緝到案,於2021年3月12日自菲律賓戒送回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陰性檢驗報告,入境時無症狀,入境後至看守所居家檢疫並安排採檢,15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機上座位前後2排旅客共14人,皆列居家隔離。(案990、991)皆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漁工,2月26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陰性檢驗報告,入境時無症狀,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期間皆無症狀,3月13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15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共5人,因均著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84]。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17日,有5人解除隔離[85]

18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阿曼(案992)、菲律賓(案993、994、995)、埃及(案996、997)與越南(案998、999)入境。(案992)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月1日至阿曼工作,3月5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14日起陸續出現嗅覺異常、喉嚨癢及咳嗽症狀,16日因發燒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18日確診。因個案發病前2日為檢疫期間,且就醫時相關接觸者均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案993、994、995)均為菲律賓籍30多歲移工,分別為1男2女,3月3日搭乘同班機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18日確診。3人入境至今均無症狀,因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996、997)均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3月5日至埃及奔喪,案996於10日至15日陸續出現咳嗽、喉嚨痛、倦怠、嘔吐、腹瀉及發燒症狀;案997於13日至16日陸續出現鼻塞、咳嗽及腹瀉症狀,均未在當地就醫。2人於16日返國,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2人因主動聲明有症狀,入境時於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其中案996因症狀較嚴重,自機場後送就醫採檢,案997症狀較輕微,於機場採檢後至集中檢疫所等待結果,2人均於18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案998、999)均為中國籍30多歲男性船員,2019年12月下旬自臺灣出境,返臺前曾於2021年1月4日至2月3日在越南2處港口停泊,8日入境臺灣。2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22日,23日回返船艙自主健康管理。26日因案954確診,2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並進行居家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因預計回返中國,3月16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18日確診。2人入境至今無症狀,已掌握同車接觸者6人,其中4人為同行採檢船員,檢驗結果為陰性,已出境,2人為司機,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86]。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19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1000、1001、1002)、美國(案1003)、巴拉圭(案1004)及印尼(案1005)入境。(案1000)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2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期間並無症狀。個案自述其在菲律賓之同住家人2月底於當地確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由公司安排於3月17日進行自費採檢,19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共6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4人因均著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01、1002)為20多歲及30多歲女性移工,均為菲律賓籍,3月4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月1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19日確診。2名個案入境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003)為美國籍50多歲女性,今年1月14日曾在美國確診COVID-19,2月7日隨家人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2月22日檢疫期滿後與家人至其他旅館居住。個案入境至今並無症狀,因預定返回美國,3月17日至醫院自費採檢,19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3人,其中12人為個案家人及友人,列居家隔離;1人為旅館工作人員,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04)巴拉圭籍20多歲男性,1月16日曾在巴拉圭確診COVID-19,3月4日自巴拉圭經巴西至杜拜轉機來臺就學,5日入境臺灣,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6日進行專案採檢,結果為陰性,1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19日確診。個案入境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005)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19日確診。個案入境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87]。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20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0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迄今並無症狀。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0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1人,為一同入境之同行者,其中1人為3月19日公布之確診個案(案1005),餘10人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且接觸期間均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88]。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07)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1月至波蘭出差,於2021年2月25日返臺,入境時無不適症狀,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後即至防疫旅館檢疫,自述曾於3月1日出現輕微咳嗽,但自覺不嚴重故無通報,10日檢疫期滿後於自家自主健康管理,19日因工作需要,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20日再次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為陽性、IgG為陽性),2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家人4人,列居家隔離對象。[89]。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3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08)為荷蘭籍20多歲男性,2月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2月23日檢疫期滿後,因工作需要,曾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因預計返回荷蘭,3月21日再次前往醫院自費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36,22日核酸檢測為陰性,血清抗體IgM為陰性、IgG為陽性),於23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3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90]。另外,有6人解除隔離。

24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印尼及菲律賓入境。(案1009)為印尼籍20多歲女性,2020年11月曾在印尼確診COVID-19,並於當地治療後康復。個案2021年3月9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月22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39),於24日確診。(案1010)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3月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2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29),於24日確診[91]

25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011、1013)及美國(案1012)入境。(案1011)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3月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5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17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個案23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於25日確診。(案1012)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11月19日因工作前往美國,22日經由韓國轉機返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返臺至今並無症狀。個案近期因計劃再次出國,2021年3月23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36),於25日確診。因個案(24日再驗核酸結果陰性,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推測感染時間已久,研判於美國期間遭感染的機會較高。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0人,1人為同住者,列居家隔離,9人為非同住親友,列自主健康管理。10名接觸者中,7人已採檢核酸及血清抗體,其中4人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皆為陰性、其餘檢驗中,3人待採檢。(案1013)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3月1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22日起陸續出現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症狀,24日於檢疫所採檢,25日確診[92]。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6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入境。(案1014)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2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月13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5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27.5,26日核酸檢測Ct值35,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26日確診。個案入境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同車接觸者共7人,列自主健康管理[93]。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7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尼(案1015至案1019)、美國(案1020)及菲律賓(案1021)入境。(案1015至案1019)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4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均為陰性。5人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4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27至36,且血清抗體皆為陽性),27日確診。5人在這期間均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8人,其中6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20)為美國籍40多歲男性,3月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24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旅館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5日搭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0,血清抗體為陽性),27日確診。個案在這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6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3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21)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3月1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27日確診。個案在這期間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94]。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28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022、案1023)入境。(案1022)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3月2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體溫異常(39°C),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醫院採檢 (Ct值34,25日核酸檢測Ct值33,IgM陰性,IgG陽性),28日確診。個案自述3月24日開始有呼吸困難、發燒及頭痛等症狀。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16人,飛機座位前後2排旅客共5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對象,另2人因入住集中檢疫所,由醫護人員進行每日健康監測,不另外列入居家隔離。機組人員11人均著適當防護裝備,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23)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3月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宿舍居家檢疫,24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另一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6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6,27日核酸檢測Ct值35,IgM陽性,IgG陽性),28日確診 。個案在這期間並無症狀,也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95]。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29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入境。(案102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中旬至菲律賓工作,2021年3月12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居家檢疫期間,25日出現嗅味覺異常情形,2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6.6,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29日確診。個案發病前2日為居家檢疫期,未與他人接觸,就醫及採檢時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96]

30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英國入境。(案102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19年9月至英國就學,2021年3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29日於檢疫所進行專案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30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26人,其中13人為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專案採檢結果皆為陰性,持續於檢疫所隔離,13人為機組員,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97]。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31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自美國(案1026)、緬甸(案1027)、印尼(案1028、案1029)、衣索比亞(案1030)及孟加拉(案1031)入境。(案1026)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美國,1月3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家單獨居家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3月29日因出境需要,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1,次日再驗Ct值36,血清抗體IgM、IgG皆為陽性),3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53人,其中12人列居家隔離、4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已採檢48人,其中17人PCR採檢陰性,其餘PCR及血清抗體檢驗中。(案1027)為緬甸籍30多歲男性漁工,3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宿居家檢疫。29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5,血清抗體檢驗中),31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28、案1029)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4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7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均為陰性。2人檢疫期滿後,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24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因同行中有5人確診(案1015至1019),轉列居家隔離對象。29日公司逕自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分別為34及31,血清抗體檢驗中),31日確診。2人在臺期間均無症狀,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6人,其中4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30)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至衣索比亞工作,2021年3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主動通報於國外曾陸續出現咳嗽、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入境採檢陰性。個案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0日再次採檢(Ct值31,血清抗體檢驗中),3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7人,其中5人列居家隔離、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31)為孟加拉籍20多歲女性,3月26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宿居家檢疫。28日出現咳嗽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8),3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0人,其中8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98]

2021年4月詳情[编辑]

2021年4月詳情

1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巴拉圭(案1032)、愛爾蘭(案103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案1034)、菲律賓(案1035及案1037)及印尼(案1036)入境。(案1032)為巴拉圭籍20多歲男性,3月5日自巴拉圭經巴西至杜拜轉機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於6日及18日接受專案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檢疫期滿後,由校方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預計返校就學,29日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陽性(Ct值32,二採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4月1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5人,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同寢境外生,3月29日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列居家隔離。(案1033)為愛爾蘭籍20多歲男性,1月8日曾在愛爾蘭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21日及3月12日採檢結果為陰性。1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30日檢疫期滿後,因工作需要,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陽性(Ct值33,二採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4月1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檢疫期滿後至住院隔離前接觸之人員均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034)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因工作長期往返中國、非洲、杜拜等地(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6月)。個案2021年3月5日自杜拜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至19日。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原規劃25日出國,24日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由於出國行程變動,30日再度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陽性(Ct值32,二採Ct值38,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4月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6人,列居家隔離,其中4人核酸檢驗為陰性,2人檢驗中。(案1035)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3月1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曾於24日出現嗅、味覺喪失情形,因自覺症狀輕微未通報,3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陽性(Ct值30),4月1日確診。由於個案發病前2日為檢疫期,採檢及就醫隔離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036)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印尼,其丈夫(本國籍)2月先行返臺,個案與另一名家人則於3月28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個案於機上曾出現忽冷忽熱症狀,入境時體溫異常於機場檢疫站攔檢,經量測耳溫有發燒情形,後送就醫並採檢(Ct值17),4月1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9人,包括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及家人,列居家隔離。(案1037)為菲律賓籍40多歲女性移工,3月2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0日出現味覺異常症狀,同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4月1日確診。由於個案發病前2日為檢疫期,就醫時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99]。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尼(案1038、1039)及瑞士(案1040)入境。(案1038)為印尼籍50多歲男性漁工,3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1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4月2日確診。(案1039)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1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4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26日檢疫期滿,搭乘專車至防疫旅館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個案31日由公司安排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37,血清抗體IgM、IgG皆為陽性),於4月2日確診。個案入境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11人,其中9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40)為瑞士籍30多歲男性,3月13日自瑞士經新加坡轉機來臺工作,14日入境臺灣,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期間均無症狀,29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另一旅館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3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次日Ct值37,血清抗體IgM、IgG皆為陽性),於4月2日確診。個案入境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34人,其中16人列居家隔離、18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00]。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3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案1041、1042、1046)及印尼(案1043至1045)入境。(案1041、1042、1046)均為菲律賓籍女性移工,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案1041)於3月10日入境,(案1042及1046)於3月19日入境,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案1041)於3月23日接受檢疫期滿採檢陰性,因工作需求,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於4月1日進行自費採檢(Ct值36,二採核酸檢驗陰性、IgM陰性、IgG陽性)。(案1042及1046)於4月1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案1042:Ct值33,二採陰性、IgM陰性、IgG陽性)、(案1046:Ct值33,二採陰性、IgM陰性、IgG陽性),均於4月3日確診。3名個案期間並無症狀。(案1043至1045)均為印尼籍男性船員,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該船停靠臺灣後,3月13日起進行全船居家檢疫,4月1日進行全船自費採檢,其中3名個案於4月3日確診(案1043:Ct值33,二採陰性、血清抗體IgM陽性、IgG陽性)、(案1044:Ct值36,二採38、IgM陰性、IgG陽性)、(案1045:Ct值34,二採陰性、抗體陽性、IgM陰性、IgG陰性),個案期間均無症狀[101]。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4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印尼(案1047)及菲律賓(案1048)入境。(案1047)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3月31日來台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4月2日陸續出現發燒、流鼻水、頭痛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結果陽性(Ct值12),4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37人,其中14人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及接機人員,列居家隔離,23人為機組員,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48)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長期於菲律賓工作,3月23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在當地就醫,29日及30日陸續出現呼吸喘、持續發燒、味覺異常等症狀再度就醫,因檢出COVID-19陽性,且檢查雙側肺部有異狀,收治當地醫院治療。個案於4月2日搭乘醫療專機返臺,3日入境後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Ct值24),4日確診[102]。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5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49)為印尼籍20多歲女性,3月21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4月3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期滿前採檢(Ct值34,次日採檢陰性,IgM、IgG皆為陽性),於5日確診。自述曾於當地接觸過確診者[103]。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6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50、1051)均為自埃及入境。為本國籍10多歲及20多歲男性,3月上旬同行至埃及工作,(案1050)於3月29日出現咳嗽症狀,(案1051)亦自同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及頭痛症狀。2人於4月4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主動通報有症狀,於機場採檢(Ct值分別為20及21),6日確診。2名個案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5人,其中2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另3人入境後已至集中檢疫所檢疫,故無需再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機組員共12人,因有適當防護且已出境,無需匡列為接觸者[104]

7日,有3人解除隔離[105]

9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義大利(案1052)、菲律賓(案1053、1054)及英國(案1055)入境。(案1052)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義大利(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2月),2020年11月上旬出現咳嗽及有痰症狀,於義大利當地就醫採檢陽性確診為COVID-19,因症狀輕微未住院治療,後續於12月21日及25日採檢結果皆陰性。個案27日返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021年4月6日因持續發燒,至醫院就醫採檢,並留院觀察,7日因出現呼吸喘症狀,轉至負壓隔離病房治療(Ct值34,二採PCR核酸檢測陰性,血清總抗體陽性),於9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住接觸者3人,目前均無症狀,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5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3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1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陰性,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在臺期間均無症狀,因工作需要,4月7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陽性(Ct值32,二採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9日確診。(案1054)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3月1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3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陰性,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4月7日至醫院自費採檢陽性(Ct值35,二採Ct值37,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於9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6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3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55)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英國工作,11月下旬陸續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於當地就醫並確診COVID-19。個案2021年3月26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7日進行專案採檢,結果陰性,4月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陽性(Ct值32,核酸二採及血清抗體檢驗中),於9日確診[106]。另外,有11人解除隔離。

10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印尼(案1056)及菲律賓(案1057)入境。(案105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2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入境期間並無症狀。4月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0,核酸二採及血清抗體檢驗中),於10日確診。(案1057)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3月2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自述4月6日曾短暫出現輕微咳嗽情形,4月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27,核酸二採及血清抗體檢驗中),於10日確診[107]。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1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58),自美國入境及新增1例確定病例死亡(案889)。(案105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10月至美國工作,於2021年4月3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並無症狀,並返家單獨居家檢疫。個案於4月4日至8日期間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及嗅味覺異常症狀,4月9日因症狀持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為21),於11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8人,其中3人為前後二排旅客,列居家隔離,餘15人為機組員,均著適當防護且均已出境,將透過IHR通知相關國家。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889),本國籍6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病史,於1月19日發病(更新原發病日1月20日)、24日確診。個案於入院後病況加劇,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治療,2月22日因檢驗條件符合規定解除隔離,惟因其他疾病持續住院治療。3月17日移除葉克膜後仍持續使用呼吸器,4月8日個案陸續出現呼吸喘、血壓下降及嚴重心律不整,9日經急救仍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不幸病逝[108]。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12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59),自日本入境。(案105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20年10月至日本就學,2021年4月4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並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9日期間陸續出現頭暈、噁心症狀,1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結果陽性(Ct值22),1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09]。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13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自孟加拉(案1060)、菲律賓(案1061)、衣索比亞(案1062)及愛爾蘭(案1063)入境。(案1060)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月中旬至孟加拉工作,4月1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9日陸續出現鼻塞、流鼻水及咳嗽症狀,1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13日確診。個案發病前2日為居家檢疫期,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061)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菲律賓(前次自臺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10月),因有其他疾病之緊急就醫需求,4月11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即至醫院就醫及採檢,經評估有轉院必要,由院方安排轉院並於12日再次採檢。同日出現輕微喘症狀,兩次採檢皆呈COVID-19陽性(Ct值分別為20及21),1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旅客2人,列居家隔離。(案1062)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0月至衣索比亞工作,2021年3月12日至14日陸續出現咳嗽、頭痛、全身痠痛及嗅覺異常症狀,26日於衣索比亞檢出COVID-19陽性,4月1日及7日二次採檢皆陰性。9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有咳嗽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12日於集中檢疫所再次採檢,結果為陽性(Ct值32,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1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旅客10人,列居家隔離對象。(案1063)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9月至愛爾蘭就學,2021年4月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有短暫流鼻水症狀,入境後至住處進行檢疫。12日因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2),13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110]。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14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案1064、1065)、俄羅斯(1066)、英國(案1067)及加拿大(案1068)入境。(案1064)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3月3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4月13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4日確診。(案1065)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船員,3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4月12日檢疫期滿後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二採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14日確診。(1066)為俄羅斯籍4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曾在俄羅斯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2021年1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檢疫期滿後,2月4日至4月10日出海工作,期間並無下船,11日返回臺灣,因出境需要,1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5,二採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14日確診。已掌握同船接觸者共9人,核酸檢驗皆為陰性,均已離境。(案1067)為英國籍40多歲男性,1月曾於英國當地確診COVID-19,3月3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4月13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40.7,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14日確診。(案1068)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3月1日至加拿大探親,4月9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返家進行居家檢疫。個案4月12日因其他疾病之就醫需求,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6),於14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4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11]。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112]

15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69),為本國籍未滿5歲女童,長期居住印尼,3月21日出現咳嗽症狀,於印尼就醫服藥後症狀改善。28日與(案1036 印尼籍30多歲女性)同行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隨同案1036後送就醫,因案1069曾於21日具咳嗽症狀,亦隨之進行採檢,其中案1036檢驗COVID-19陽性,4月1日確診,案1069則檢驗為陰性,回返家宅由其家人照顧,並轉列居家隔離對象。考量案1069居家隔離前皆由案1036照顧,接觸時間較長,為求慎重,13日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進行隔離期滿採檢,檢出COVID-19陽性(Ct值29,二採Ct值介於27至34,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15日確診[113]。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16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案1070)及克羅埃西亞(案1071)入境。(案1070)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月至菲律賓工作,因過敏體質平時會流鼻水,2021年3月10日出現嗅、味覺喪失,症狀持續5至6天後改善,期間僅自行服藥未在菲律賓當地就醫。個案4月13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流鼻水及曾有嗅味覺喪失情形,在機場進行採檢(Ct值32,住院後再採Ct值35,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16日確診。(案1071)為克羅埃西亞籍3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10日在克羅埃西亞曾陸續出現發燒及嗅、味覺異常症狀,分別於2021年1月14日、20日及27日採檢COVID-19陽性,後續於2月1日及3日兩次採檢陰性。個案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至18日,20日在臺採檢取得檢驗陰性報告後,接續完成自主健康管理。3月7日登船出海工作,期間並無症狀,4月13日返回臺灣港口,因出境需要,14日與其他15名預計離臺之同船人員進行自費採檢(Ct值32,住院後再採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個案檢出陽性,於16日確診。15名同事檢驗陰性。已掌握同船人員共56人,由於船上皆為一人一室且有獨立衛浴,故暫不匡列為密切接觸者[114]。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17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印度籍,分別為30多歲及20多歲男性,3月30日來臺就學,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4月13日,期間均無症狀。2名個案4月14日各自經校方安排至醫院進行檢疫期滿後採檢(案1072之Ct值33,再採檢核酸檢測陰性,血清總抗體陽性。案1073之Ct值29,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17日確診[115]。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18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74),為馬來西亞籍40多歲男性,4月1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體溫異常(38.5℃),後送醫院採檢送驗,於18日確診(Ct值16)。個案自述在機上自覺喉嚨乾癢及輕微咳嗽。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共14人,其中個案機上座位前後2排旅客共3人,列居家隔離,機組人員共11名,因均著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116]

19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案1075、案1085 Ct值30,住院後採檢Ct值33,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案1086 Ct值36,住院後採檢Ct值35,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案1076)及印度(案1077)入境。(案1075、案1076)皆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4月4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2名個案入境時及集中檢疫期間並無症狀,17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結果陽性(案1075檢驗Ct值31,再採Ct值32,IgM、IgG皆陰性。案1076檢驗Ct值29,再採Ct值32,IgM、IgG皆陰性),19日確診。(案1077)為印度籍20多歲男性,4月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入境及檢疫期間並無症狀,17日居家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結果陽性(Ct值32,再採結果陰性,IgM、IgG皆陽性),19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17]。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20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078、1079),為本國籍50多歲及60多歲男性,皆為某航空公司(華航)之貨機機組員,2人於4月14日與另1名機組員一同執勤至美國,並由公司安排於當地旅館檢疫,16日返臺後進行3天居家檢疫。(案1078)於18日出現喉嚨癢症狀,(案1079)於17日陸續出現喉嚨癢、全身痠痛症狀。2人因出勤需要,19日經公司安排進行採檢(案1078檢驗Ct值分別為29及案1079檢驗Ct值17),並於20日確診。2名個案感染源現正調查中,並已初步掌握2人的接觸者共131人,其中2人列居家隔離,129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18]。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21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自斯洛伐克(案1080)、印尼(1081)及菲律賓(案1082、1083)入境。(案1080)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長期於斯洛伐克工作,3月曾陸續出現嗅、味覺異常、發冷、頭暈等症狀,並在斯洛伐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個案4月4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19日檢疫期滿後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29,二採Ct值33,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21日確診。(案1081)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4月3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校方安排住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4月19日接受檢疫期滿採檢(Ct值35,二採Ct值37,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1日確診。(案1082)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19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2,二採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中),於21日確診。(案108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3月1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3月3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4月19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3,二採核酸檢測檢驗中,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1日確診[119]

22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哈薩克(案1084)、菲律賓(案1085、1086)及印尼(案1087)入境。(案1084)為哈薩克籍30多歲女性,4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於16日出現咳嗽症狀,18日陸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9,二採Ct值33,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22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7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17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85、1086)為菲律賓籍20多歲及30多歲女性移工,4月7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人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案1085 Ct值30,住院後採檢Ct值33,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案1086 Ct值36,住院後採檢Ct值35,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2日確診。(案1087)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船員,3月2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4月8日,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期滿後接續於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0日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住院後採檢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2日確診[120]。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

23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度(案1088)及比利時(案1089)入境。及2例疫調中(案1090、1091)。(案1088)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4月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因工作需要,個案於21日檢疫期滿,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二採Ct值33,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23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5人,其中1人列居家隔離,4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89)為比利時籍40多歲男性,4月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0日陸續出現頭痛、喉嚨痛、流鼻水及嗅、味覺異常症狀,隔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0),於23日確診[121]。同日疫情指揮中心表示,21日接獲某航空公司(華航)通報,該公司1名40多歲印尼籍男性貨機機師,20日執勤至澳洲,自覺出現喉嚨癢情形,並於澳洲檢出COVID-19陽性,指揮中心隨即啟動個案在臺活動史之調查,並針對在臺接觸者匡列及採檢,其中2名接觸者檢出陽性(案1090、案1091),於23日確診。(案1090)為印尼籍10多歲男性,為該名機師(澳洲確診)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4月21日匡列為居家隔離接觸者,並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22日陸續出現喉嚨乾、痛、暈眩症狀(Ct值30),於23日確診。(案1091)為印尼籍50多歲男性,為該機師(澳洲確診)之同事,4月4日至10日曾執勤至美國,期間無症狀,返臺後於15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結果陰性。個案16日自覺有疲憊、身體微熱情形,同日中午與該機師及案1090一同於台北清真寺活動,18日出現輕微咳嗽症狀,經服藥後症狀改善,因預計返回印尼探親,4月21日進行自費採檢(Ct值27),於23日確診。初步疫調,3名個案雖有台北清真寺之共同活動史,但是否為群聚事件,待進一步調查釐清。由於個案發病前2日至住院隔離前曾有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所列時間及場所活動之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活動接觸史。因應本起事件,目前已掌握接觸者58人,其中2人陽性(案1090、1091),8人陰性,23人檢驗中,25人待採檢,接觸者持續匡列中。另為求慎重,將針對該航空公司目前處於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貨機機組員等,進行擴大採檢[122]。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

24日,因應航機機師於澳洲確檢陽性,針對其在臺活動史調查及在臺接觸者匡列、回溯採檢結果,新增1名回溯檢出陽性案例。及新增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1093、1094、1098)、印度(案1095)及印尼(案1096、1097)入境。(案1092)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航空公司貨機機組員,4月9日至16日曾執勤至紐西蘭及荷蘭,因出勤需求,曾於9日及13日進行採檢,結果皆陰性,出勤期間無症狀,返臺於19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結果陰性。22日執勤往返日本,返臺於住家居家檢疫,同日下午因指揮中心針對澳洲檢出陽性機師之接觸者進行回溯採檢結果陽性(Ct值35,二採Ct值23,血清抗體陰性),於24日確診。(案1093)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3月1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期間並無症狀及期滿採檢陰性。4月7(9)日因同行移工確診(案1054)進行居家隔離,於11日解除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22日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0,二採核酸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於2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6人,其中1人列居家隔離,4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人已出境。(案1094)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菲律賓,4月8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19日因心情不佳、無食慾等狀況,由衛生局安排就醫,因無發燒及呼吸道相關症狀,故無採檢並返回旅館繼續檢疫,21日因個案未領早餐,旅館人員發現個案已無心跳,經法醫採檢結果陽性(Ct值27),於24日確診。(案1095)為印度籍20多歲男性學生,4月8日首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22日期滿,23日由學校專案安排至醫院採檢(Ct值20,核酸二採及血清抗體檢驗中)並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9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學生,4月8日首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22日期滿,23日由學校專案安排至醫院採檢(Ct值33,二採核酸Ct值30,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8人,其中1人列居家隔離,7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97)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3日出現咳嗽症狀,由集中檢疫所安排採檢並於2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7人,其中15人列居家隔離,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098)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3月2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4月8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陰性。因工作需要,23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1,二採核酸Ct值32,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並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9人,因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123][124]。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25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美國(案1099)入境。因應航機機師於澳洲確檢陽性,針對其在臺活動史調查及在臺接觸者匡列、回溯採檢結果,同日新增1名回溯採檢結果陽性(案1100),另外再新增1名居家檢疫期滿採檢結果陽性(案1101),同航空公司機師。(案1099)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月3日至墨西哥洽公,4月12日至16日停留美國,18日抵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2日因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就醫並採檢(Ct值18),於25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為居家檢疫期未與他人接觸,且就醫時接觸之人員均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另掌握個案境外同行同事34名,均在居家檢疫中,並追蹤健康狀況,其中1名曾回報有咳嗽症狀,此刻正安排後續採檢[125]。(案1100)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為航空公司貨機機組員,4月13日至17日曾執勤至美國,18日返臺,居家檢疫3天,21由公司安排自費期滿採檢,結果陰性。22日因指揮中心針對機師於澳洲檢出陽性之接觸者進行回溯採檢(Ct值36,二採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陰性),於25日確診,感染源調查中。掌握接觸者共11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8人列自主健康管理。11名接觸者中5人已採檢核酸及血清抗體,其中1人核酸及血清抗體陰性、4人檢驗中,餘6人待採檢。(案1101)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同為航空公司貨機機師,4月18日與另3名機組員一同執勤至德國,並由公司安排於當地旅館檢疫,22日返臺後進行3天居家檢疫,24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採檢(Ct值28,二次採檢Ct值34、血清抗體陰性),於25日確診,感染源調查中。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7名,列自主健康管理,均安排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其中5人檢驗中,餘12人待採檢。因應機師澳洲感染事件,自4月24日起,已啟動該航空公司飛航組員全面核酸及血清採檢專案,預計採檢1,272人;截至24日核酸檢驗已採檢261人,其中1人陽性(案1101),260人陰性。血清檢驗已採200人,其中199人陰性,1名檢驗中,將儘速完成採檢相關作業[126]

26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2人為同船船員(案1103、1104),均自菲律賓入境。及因應航機機師於澳洲確檢陽性,指揮中心啟動航空公司飛航機師採檢專案,對全數機師人員進行採檢。同日再新增2名採檢者檢出陽性(案1102、1105)。(案1102)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該航空公司貨機機師,4月6日至9日曾執勤美國,返臺後居家檢疫至14日,採檢結果為陰性,在臺期間並無症狀。19日至22日再次執勤至美國,返臺後於住家進行居家檢疫,24日陸續出現咳嗽、發燒(37.8度)症狀,25日進行期滿前採檢(Ct值18),26日確診。個案感染源正調查中,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6人,皆採居家隔離。(案1103、1104)為緬甸籍和中國籍40多歲男性。該船1月起,多次航行往返日本、菲律賓之間。(案1103)於1月自日本登船,4月22日陸續出現發燒、肌肉痛、疲勞及呼吸喘等症狀。(案1104)於3月自日本登船,23日陸續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2名個案自出現症狀起,便分別單獨於艙房內自我隔離,24日該船停靠臺灣後,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皆於26日確診(案1103:Ct值25。案1104:Ct值18);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已掌握接觸者63人,其中17人為同船船員,均已安排採檢。餘46人中,1人列居家隔離,45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105)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該航空公司貨機機師,4月8日至10日曾執勤美國,返臺後居家檢疫至15日,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5日因飛航機師採檢專案進行採檢(Ct值32),26日確診,個案自述自19日起出現食慾不佳症狀。個案感染源正調查中,衛生單位已匡列家庭接觸者3人,列居家隔離,職場接觸者匡列中。[127][128]。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27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加拿大(案1106)及菲律賓(案1107至案1110)入境。以及新增1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案1111),為澳洲驗出陽性機師及案1090之同住家人。及因應航機機師於澳洲確檢陽性,指揮中心啟動航空公司飛航機師採檢專案,針對1,279名機師進行採檢。(案1106)為本國籍70多歲女性,3月1日與(4月14日公布確診之案1068)一同至加拿大探親,4月8日搭機,9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因案1068確診,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13日進行接觸者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隔離期間並無症狀,2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醫院進行隔離期滿前採檢(Ct值29),2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人,1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107、案1109及案1110)分別為緬甸籍30多歲男性、中國籍40多歲男性及緬甸籍20多歲男性,皆為(26日公布確診之案1103及案1104)之同船船員,其中(案1107)於4月2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25日後送就醫並採檢,(案1109、1110)則於26日進行接觸者採檢,3人因核酸檢測皆呈現陽性(案1107 Ct值26;案1109 Ct值20;案1110 Ct值28),27日確診。該船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已掌握接觸者64人,其中14人為同船船員,核酸檢測皆陰性,並已出境;餘50人中,3人列居家隔離、47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案1108)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2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因主動通報3月下旬於菲律賓當地確診COVID-19,故在機場進行採檢(Ct值27),27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3人,列居家隔離。[129]。(案1111)為印尼籍4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4月21日匡列為居家隔離接觸者,21及22日採檢結果均為陰性。26日出現喉嚨乾、身體痛、暈眩、口苦、噁心、睡不著等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Ct值22),27日確診。個案家庭接觸者1人,延長居家隔離日期至5月10日,另匡列3名接觸者,為防疫計程車司機,接觸時雙方皆佩戴口罩,列自主健康管理。另針對1,279名機師進行採檢結果。截至目前止,血清抗體已採檢934名,其中925名採檢陰性、6名採檢陽性、3名檢驗中。該6名血清抗體檢測陽性機師中,3名為過去已公布之確診個案(2020年3月21日確診之案151、23日確診之案177及2021年4月26日確診之案1105),另3名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名)及本國籍40多歲女性(1名),3人分別於4月22日、4月24日及4月25日接受專案採檢,(檢驗結果核酸檢測皆陰性,血清抗體皆呈IgM陰性、IgG陽性)。對先前未確診但檢出血清抗體陽性之3名個案,將持續進行執勤飛航紀錄、同行機組員之疫調進行,並對密切接觸者匡列及進行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驗[130][131]。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28日,新增3例本土確診案例,其中1例(案1112)為境外移入個案之非同住家人,2例(案1113、案1114)為27日公布某航空公司血清抗體陽性機師之同住家人。及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尼(案1115、案1116)及印度(案1117)入境。(案1112)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為境外移入個案(案1068、案1106)之非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亦無疑似症狀,曾因(案1068)居家檢疫期間於住處跌倒,前往該案住處停留30多分鐘,另於(案1106)居家隔離期間,協助送餐事宜。衛生單位於4月26日安排(案1112)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26),於28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90人,列居家隔離。另由於個案曾有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附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所列時間及場所活動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4天,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活動接觸史。(案1113)為本國籍10多歲男性,為27日公布某航空公司血清抗體陽性另一機師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亦無疑似症狀,4月2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36,27日再驗Ct值41,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8日確診。個案之同住家人,除該名機師外,其餘2名家人之核酸檢測皆陰性,血清抗體皆呈IgM陰性、IgG陽性。(案111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為27日公布某航空公司血清抗體陽性機師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亦無疑似症狀,4月2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34,27日再驗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28日確診。個案之同住家人,除該名機師外,其餘2名家人之核酸檢測皆為陰性,其中1人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另1人血清抗體為陰性[132]。(案1115、案1116)為印尼籍20多歲女性及20多歲男性,4月11日同行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校方安排住所進行居家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6日檢疫期滿,經校方安排專車至醫院採檢(案1115:Ct值32、案1116:Ct值30),於28日確診。(案1117)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20年2月至印度工作,2021年4月13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4日出現輕微咳嗽症狀,25日因腹瀉及發燒,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1),於28日確診[133]

29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18)及墨西哥(案1119)入境。及新增2例本土及增加1例調查中COVID-19已確診病例(暫列境外移入個案)。(案1118)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20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單獨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4月27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6),於29日確診。(案1119)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1月至墨西哥洽公,4月1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4日陸續出現咳嗽及發燒症狀,4月26日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3),於29日確診[134]。(案1120)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工作項目為檢查房間環境之清潔,偶爾協助機組員購買物品或遞送備品,工作期間佩戴口罩及手套。個案4月17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食慾不振及呼吸喘等症狀,並於19日至26日間,多次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27日至醫院就醫,經診斷有肺炎情形,收治住院隔離並採檢(Ct值21,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29日確診。(案1120)獨居未與家人同住,已初步掌握接觸者107人,包括友人、職場接觸者及就醫接觸者等,其中4人列居家隔離、103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將持續調查個案活動史及接觸史,匡列可能接觸者。因應機場防疫旅館員工確診,指揮中心將召回該旅館所有員工進行採檢,針對目前住宿於該旅館之人員,29日將全數安排至集中檢疫所,另已採檢39件該旅館之環境檢體送驗。(案1121)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為(案1078)為某航空公司機師之同住家人,4月20日列為居家隔離接觸者並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個案4月27日陸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8),於29日確診。由於個案發病前2天為居家隔離期,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另(案1078)之接觸者中,截至目前止,除案1121發病確診外,其他家人及職場接觸者等共28人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案1122)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為某航空公司貨機機師,4月2日至9日曾執勤至美國,返臺後於防疫旅館檢疫至15日,期間無症狀,檢疫期滿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19日再次執勤至美國,24日自美國經日本返臺,25日入境後返回住處居家檢疫,27日陸續出現喉嚨痛及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1),於29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住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職場接觸者調查匡列中[135]。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30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哈薩克(案1123)、埃及(案1124)、菲律賓(案1125)及印度(案1126)入境。及新增3例本土個案(案1127至案1129),皆為機場防疫旅館員工。(案1123)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2月至哈薩克洽公,3月30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4月14日檢疫期滿後返家。因預計再次出國洽公,28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3,住院後採檢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IgM陽性、IgG陽性),於30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12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餘9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對象。(案1124)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船員,3月自埃及登船工作。該船航行途中經過臺灣,申請4月9日於我國外海進行物資補給,因同日個案陸續出現意識不清及呼吸急促症狀,10日入境我國後,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治療並採檢。個案住院期間,曾採檢3次檢驗結果均為陰性,27日出院後,由衛生單位安排至防疫旅館,28日因出境需要,由船務公司安排進行自費採檢(Ct值30,住院後採檢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陰性),於30日確診。(案1125)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4月1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30日確診。(案1126)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2月2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月27日檢疫期滿後返回住處。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因預計返回印度,4月27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6;住院後採檢Ct值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已掌握個案職場接觸者共20人,其中12人為個案同辦公室同事,列居家隔離;餘8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對象。(備註:「自我健康監測對象」,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後,僅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無正式開單者)[136]。(案1127)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為機場防疫旅館餐飲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29日上午依「旅館清空計畫」至集中檢疫所,同日下午出現喉嚨癢症狀,於檢疫所進行採檢(Ct值26),於30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0人,皆列居家隔離對象。(案1128)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房務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29日原預計依「旅館清空計畫」前往集中檢疫所,但因量測體溫具發燒症狀,後送就醫採檢及隔離治療(Ct值16),於30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4人,皆列居家隔離對象。(案1129)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為機場防疫旅館房務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4月26日曾陸續出現輕微咳嗽及喉嚨痛症狀,並自行購買成藥服用,29日依「旅館清空計畫」前往集中檢疫所,並於檢疫所內進行採檢(Ct值20),於30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4人,皆列居家隔離對象。因應(案1120)確診,已於29日啟動「旅館清空計畫」及員工採檢,截至30日止,已採檢206人,其中3人檢驗陽性(案1127至案1129),其他203人檢驗陰性。由於該旅館確診員工隔離前有公共場所活動史(例如:各個案之公共場所活動史-案11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案112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案112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醒曾於左列附件所列時間及場所活動之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自身活動及接觸史。有關某「航空公司1,279名機師採檢專案」,新增2名檢出血清抗體陽性,其中1名為29日公布之(案1122),另1名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機師,4月19日執勤至美國,26日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期間無不適症狀,29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將安排採檢。本採檢專案截至目前止,血清抗體已採檢1,139人,其中1,126人陰性、9人陽性、4人檢驗中。[137]。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2021年5月詳情[编辑]

2021年5月詳情

1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30、案1132)及印尼(案1131)入境。及新增1例本土個案(案1133-為4月26日確診之案1102同住家人),(案1130)為菲律賓籍40多歲男性漁工,4月1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4),5月1日確診。(案1131)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至印尼洽公,2021年3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其他住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無症狀,4月12日檢疫期滿後返回住家,因預計再次出國,30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6,再次採檢核酸檢驗及血清抗體皆陰性),5月1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4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餘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對象。(案1132)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20年3月至菲律賓工作,2021年3月13日至19日間陸續出現喉嚨癢、發燒、畏寒症狀,20日在菲律賓檢出COVID-19陽性,並於4月11日及12日兩次採檢皆陰性。個案15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無症狀。30日檢疫期滿前往醫院自費採檢(Ct值33),5月1日確診。[138]。(案1133)為本國籍未滿5歲男童,近期無出國史,4月25日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29日出現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8),5月1日確診。個案家庭接觸者2人,轉延長居家隔離日期至5月15日。[139]

2日,新增4例本土個案,其中3例(案1134、案1135及案1136)為案1129同住家人,1例(案1137)為案1102及案1133同住家人。及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138),自印尼入境。(案113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房務部員工案1129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境史,於4月29日陸續出現肌肉痠痛、咳嗽症狀,衛生單位於30日安排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29),於5月2日確診。目前掌握個案接觸者27人,其中16人列居家隔離、11人自我健康監測。(案1135)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同為機場防疫旅館房務部員工案1129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境史,4月29日陸續出現咳嗽、發燒及腹瀉症狀,3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18),於5月2日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因皆已匡列於案1129,故不重複匡列。(案1136)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亦為機場防疫旅館房務部員工案1129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境史,4月28日至29日陸續出現喉嚨痛及發燒症狀,自行至診所就醫,3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進行接觸者採檢(Ct值19),於5月2日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11人,均列居家隔離。(案1137)為本國籍未滿5歲女童,為航空公司貨機機師案1102及1日公布案1133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境史,亦無疑似症狀,因案1133確診,經評估感染風險,於4月3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6),於5月2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因皆已匡列於案1102及案1133,故不重複匡列。有關華航公司1,279名機師採檢專案,新增1名檢出血清抗體陽性,為俄羅斯籍30多歲男性機師,主要往返澳洲執勤,4月27日返臺後進行居家檢疫,期間無不適症狀,29日配合「旅館清空計畫」,安排至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30日進行採檢(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因在台無同住對象,故無匡列接觸者。本採檢專案截至2日(血清抗體已採檢1,225人,採檢陰性1,212人、陽性12人、檢驗中1人)[140]。(案1138)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4月15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檢疫期滿後由學校安排至醫院採檢(Ct值28),於5月2日確診。相關接觸者調查中[141]。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3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荷蘭(案1139、案1140)、印尼(案1141至案1143)及烏茲別克(案1144)入境。及新增2例本土個案,(案1145、案1146)。(案1139)為40多歲荷蘭籍男性船員,4月1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5日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5月1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29,二次採檢Ct值33,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3日確診。已掌握同車接觸者12人,均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對象。(案1140)為30多歲荷蘭籍男性船員,4月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3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5月1日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3),於3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32人,均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對象。(案1141至案1143)均為印尼籍男性漁工,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4月19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3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2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3日確診。(案1144)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4月21日前往烏茲別克工作,27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返家進行檢疫。28日陸續出現頭痛、發燒及噁心症狀,30日因症狀未改善,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8),於5月3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3人,皆列居家隔離[142]。(案1145)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之外包商工作人員,4月初至4月28日間,除休假外皆在該旅館工作,個案28日出現咳嗽症狀,4月30日曾至診所就醫,5月1日經衛生單位調查評估後,同日安排就醫採檢(Ct值13),於3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23人,其中20人列居家隔離、3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個案可傳染期間之活動史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已掌握4月19日至4月28日期間於該旅館工作之外包商、工讀生及離職員工等共74人,皆列居家隔離對象。截至3日止已採檢核酸57人,其中採檢陰性43人、採檢陽性1人(案1145)、檢驗中13人,尚有待採檢17人。已採檢血清抗體33人,皆檢驗中,尚有待採檢41人。(案1146)為印尼籍10多歲女性,為澳洲採檢陽性機師、案1090及案1111之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4月21日匡列為居家隔離接觸者並進行採檢,結果陰性。個案30日陸續出現身體微熱、流鼻水、喉嚨不適症狀,因自覺症狀輕微故未回報,衛生單位考量個案之其他家人皆已確診,為求慎重,於5月2日再次安排採檢(Ct值19),並於3日確診[143]。另外,有3人解除隔離。

4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尼(案1147、案1150)、泰國(案1149)、印度(案1148、案1151)及菲律賓(案1152)入境。(案1147)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4月16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1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Ct值32),4日確診。(案1148)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2020年12月至印度洽公,曾於工作期間接觸確診個案,2021年4月24日陸續出現虛弱、倦怠症狀;5月1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2日因嗅覺異常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4日確診(Ct值25)。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8人,其中13人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餘15人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49)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1月至泰國工作,5月2日返國,入境時因發燒(38.2度)於機場攔檢,並後送就醫隔離採檢(Ct值25),於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49人,其中28人為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餘21人為機組員,均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50)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4),於4日確診。(案1151)為印度籍20多歲男性,4月16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校方安排住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接受檢疫期滿採檢(Ct值37),於4日確診。(案1152)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4日確診[144]

同日,新增2例〈感染源調查中〉之個案,為華航機師(案1153)及空服員(案1154)。(案1153)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華航公司機師,4月16日至18日曾執勤至美國,返臺(3日居檢)至21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陰性。25日進行「機師專案」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陰性。個案5月1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症狀向公司通報,同日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3),於4日確診,感染源待釐清。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5人,其中13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公布案1153可傳染期間曾有案1153-公共場所活動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醒曾在所列時間及場所活動之民眾,請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自身活動接觸史。(案1154)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為華航空服員,4月22日至25日曾執勤至美國,返臺(3日居檢)至4月28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陰性,29日晚間因應「機場防疫旅館清空計畫」,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0日進行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陰性)。個案5月2日陸續出現發熱、頭暈及胃痛症狀,由檢疫所安排就醫採檢(Ct值14),於4日確診。個案發病前2天均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故無匡列接觸者。另個案曾於4月29日接觸案1153,個案感染發病是否與案1153有相關性,尚待進一步釐清[145]。另外,有9人解除隔離。

5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55)、印尼(案1156、案1159至案1161)、日本(案1157)及美國(案1158)入境。(案1155)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5日確診。(案1156)為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1),5日確診。(案1157)為日本籍40多歲男性,4月28日來臺洽公,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無症狀,並至防疫旅館檢疫。5月2日出現喉嚨癢、肌肉痠痛等症狀,隔天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5日確診(Ct值21)。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58)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2020年9月至美國工作,2021年3月23日在美國曾確診COVID-19陽性。個案4月11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曾在美國確診,於機場及集中檢疫所共兩次採檢結果皆陰性,12日移至防疫旅館接續完成居家檢疫;26日檢疫期滿返家,因工作需要,5月3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1,二採檢驗Ct值33,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5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8人,其中3人列居家隔離,餘5人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59及案1160)為印尼籍20多歲女性及10多歲男性,4月21日來臺就學,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案1159:Ct值33;案1160:Ct值34),5日確診。(案1161)為印尼籍10多歲男性漁工,4月2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5日確診[146]。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147]

6日,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62至案1167、案1171至案1173)、越南(案1168及案1169)及印尼(案1170)入境。及新增1例本土個案(案1174)。(案1162至案1166)均為菲律賓籍移工,分別為3女2男,年齡介於30多歲至40多歲,4月21日來臺工作,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介於26至34),於6日確診。(案1167)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6日確診。(案1168及案1169)均為越南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1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2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案1168 Ct值:23;案1169 Ct值:23),於6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5人,其中6人列居家隔離;另19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70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4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6日確診。(案1171)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4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7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個案因工作需要,5月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於6日確診。(案1172)為菲律賓籍10多歲女性,4月22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3),於6日確診。(案117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5月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因發燒攔檢,並後送就醫採檢(Ct值18),於6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8人,其中9人為同行來臺者,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隔離。另9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148]。(案117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工程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因業務需要,經常與房務部往來,並與案1120及案1129有密切接觸。案1174於4月29日配合「機場防疫旅館清空計畫」前往集中檢疫所,同日採檢之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陰性,5月3日陸續出現喉嚨痛、發燒及肌肉痠痛症狀,4日回報症狀,由檢疫所安排至醫院採檢(Ct值17),於6日確診。諾富特機場防疫旅館截至目前止,共計確診員工5人(案1120、案1127至案1129、案1174)。另4月19日至28日期間於該旅館工作之外包商、工讀生及離職員工等共計80人,皆已採檢核酸及血清抗體,(核酸檢測陰性73人、採檢陽性1人(案1145)、檢驗中6人。血清抗體採檢陰性61人、檢驗中19人)[149]。另外,有1人解除隔離。

7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75至案1177)、印度(案1178)及英國(案1179)入境。(案1175)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船員,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5日檢疫期滿,同日由公司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於7日確診。(案1176)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工,4月7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0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22日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自主健康管理,27日曾至醫院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因工作需要,5月5日再度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6,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於7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194人(同住室友3人,列居家隔離,其餘19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177)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2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6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7日確診。(案1178)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月至印度工作,4月23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25日陸續出現咳嗽、喉嚨痛症狀,28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因仍具喉嚨痛症狀,衛生單位於5月5日再次安排就醫採檢(Ct值30),於7日確診。(案117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19年4月至英國工作,2021年4月23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30日至5月5日陸續出現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倦怠、腹瀉、嗅味覺異常及發燒症狀,同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1),於7日確診[150]。另外,有2人解除隔離。

8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80及案1181)、荷蘭(案1182)入境。及新增1例〈感染源調查中〉個案(案1183)、1例本土個案(案1184)。境外移入部分,案1180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4月23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入境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5月5日出現流鼻水症狀,5月6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Ct值37),於8日確診。(案1181)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船員,4月21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6日檢疫期滿,同日由公司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於8日確診。(案1182)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4月21日自荷蘭搭機,於22日入境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檢疫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滿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5月7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2),於8日確診[151]。〈感染源調查中〉個案部分,(案1183)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為華航公司機師,4月19日及22日分別執勤至越南、泰國,28日擔任案1153模擬飛行訓練教官。24日進行「機師專案」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陰性),29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個案5月4日出現全身倦怠症狀,6日出現發燒症狀,同日就醫採檢,於8日確診(Ct值16),感染源待釐清。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本土個案部分,(案1184)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為案1183之同住家人,因案1183採檢陽性,於5月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23),於8日確診。相關接觸者目前正調查中[152]。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9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85)入境。(案1185)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5月6日因親屬重病來臺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無症狀,因有探視親人需求,7日搭乘防疫計程車外出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4,二採檢核酸檢驗陰性、血清抗體陽性),於9日確診。已掌握同班機前後排旅客3人,列居家隔離[153]。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10日,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188)、敘利亞(案1189)、印度(案1190至案1193)及印尼(案1194至案1198)入境。及新增3例本土個案(案1186、案1199、案1200)、1例感染源調查中個案(案1187)。(案118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19年5月至菲律賓工作,2021年4月21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至5月4日,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滿後,於7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3),於10日確診。(案1189)為敘利亞籍50多歲男性,4月16日來臺洽公,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其他住所進行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因預計返回敘利亞,5月8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37),於10日確診。(案1190及案1191)均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2020年9月同行至印度工作。案1190於2021年4月2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腹瀉、肌肉痠痛及嗅、味覺異常症狀,5月3日在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4日因呼吸困難至醫院就醫檢出肺炎症狀。(案1191)於4月15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倦怠及腹瀉症狀,5月3日在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6日就醫檢出肺炎症狀。2人於8日一同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臺,入境後即轉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於10日確診。(案1192及案1193)分別為本國籍40多歲及20多歲男性,皆於3月至印度工作。案1192曾於4月26日陸續出現喉嚨痛、流鼻水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案1193曾於4月29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症狀。2人同於5月8日返臺,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於機場採檢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案1192 Ct值:23,案1193 Ct值:31),於10日確診。已掌握同班機接觸者71人,列居家隔離。(案1194至案1198)為印尼籍男性漁工,年齡介於10多歲至20多歲,4月26日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人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0日確診[154]。(案1186)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員工接駁車司機,近期無出國史,4月23日至28日間曾分別接送過案1128及案1129,29日配合「旅館清空計畫」前往集中檢疫所,當日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為陰性。個案7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及腹瀉症狀,8日由檢疫所安排就醫採檢(Ct值20),於10日確診。為求慎重,已針對個案同住家人進行回溯採檢。(案1187)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為某航空公司機師,4月20日至22日曾執勤至美國,25日進行「機師專案」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陰性,5月2日曾與案1183搭乘同一部車至公司。個案6日出現發燒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就醫,8日匡列為案1183之居家隔離接觸者,同日個案因發燒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Ct值16),於10日確診,感染源調查中。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26人,其中24人列居家隔離,2人列自我健康監測,將全數安排採檢。由於案1187在可傳染期間曾具公共場所活動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醒曾於左列時間及場所活動的民眾,請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活動接觸史。(案1199及案1200)為40多歲女性及10多歲女性,為案1105之同住家人,2人與另1名家人於4月26日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26日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為陰性。2人隔離期間並無症狀,5月9日進行隔離期滿前採檢(案1199 Ct值:28,案1200 Ct值:33),於10日確診。已掌握2人之同住接觸者1人,先前已列為案1105接觸者,9日採檢結果陰性,將延長居家隔離日期至23日[155]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11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均自印度入境。及新增7例本土個案,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並包括1起(遊藝場群聚事件)。(案1204至案1206)為50多歲男性、40多歲女性及20多歲男性,皆為本國籍,分別於2019年12月、2021年3月及2月至印度工作。其中案1204無症狀;案1205於4月24日至26日陸續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案1206於5月3日陸續出現咳嗽、胸悶及胸痛等症狀。(案1204至案1206)於5月8日搭乘同班機返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1204)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於9日接受採檢;(案1205及案1206)則於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於機場採檢(案1204 Ct值29;案1205 Ct值30;案1206 Ct值29),3人皆於11日確診。3人皆為10日公布案1192及案1193之同班機旅客,該班機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全機旅客71人皆已於10日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案1207)為印度籍20多歲女性,長期在臺工作,4月22日返回印度處理私事,並於5月9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10日接受採檢(Ct值30),於11日確診。已掌握同班機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156]

同日,新增7例本土個案,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並包括1起(遊藝場群聚事件)。(案1201-40多歲女性,為案1187同住家人),近期無出國史亦無症狀,因案1187檢驗確診,5月9日轉捩居家隔離,經安排採檢(Ct值22),11日確診。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3人,皆匡列為案1187之接觸者,故不重複匡列。(案1202-30多歲女性,為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之「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工作)。5月9日陸續出現發冷、全身無力、咳嗽、發燒等症狀,就醫及採檢(Ct值20),11日確診。新增個案於可傳染期間曾有案120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共場所活動史,請曾於左列時間及場所活動的民眾,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活動接觸史。鑒於個案工作地為室內密閉擁擠場所,且顧客停留時間長,傳播風險高,衛生單位接獲通報,隨即將個案同住家人、同事及常客等35人轉列居家隔離並進行採檢,截至11日止,4人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案1208至案1211),17人陰性,10人檢驗中。衛生單位持續針對近期出入該遊藝場之人員調查匡列。(案1208、案1209、案1211)均為案1202同事且皆為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其中2人無症狀(案1208、案1209),(案1211)5月8日曾有不適症狀。經採檢(案1208 Ct值11,案1209 Ct值20,案1211 Ct值25),11日確診。(案1210-30多歲男性,遊藝場常客),5月9日陸續出現咳嗽、腹瀉症狀,經採檢(Ct值12),11日確診。該5名遊藝場相關個案近期皆無出境史,將持續調查活動及接觸史,以釐清感染源。因應本起群聚事件,遊藝場即日起暫停營業,全數員工轉列居家隔離並採檢,衛生單位11日進行環境消毒防治措施。另請遊藝場同棟之其他職場及業者,進行員工造冊與健康監測,如發現有COVID-19相關症狀者,務必通報衛生單位後,依指定方式就醫,不可自行就醫。(案1203-新北市蘆洲區60多歲男性,為五股獅子會前會長),近期無出國史,5月7日陸續出現疲倦、咳嗽、畏寒情形,9日因發燒就醫採檢(Ct值18),11日確診。感染源待釐清。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15人,列居家隔離,其他接觸者持續調查匡列中。新增個案於可傳染期間曾有案12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共場所活動史,請曾於左列時間及場所活動的民眾,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疑似症狀,儘速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活動接觸史[157][158]。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12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自菲律賓(案1212至案1214)及印度(案1215)入境。及新增16例本土及1例調查中COVID-19確定病例(案1216至案1232)。(案1212至案1214)均為菲律賓籍移工,分別為2男1女,年齡介於20至30多歲,4月27日來臺工作,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3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10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介於31至35),於12日確診。(案1215)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月至印度工作,5月10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有鼻塞症狀於機場採檢(Ct值28),並於12日確診。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人,為自印度返臺之同行者,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隔離[159]

同日,新增16例本土及1例〈調查中〉個案,皆為本國籍。16例本土個案中,3例為宜蘭遊藝場群聚個案之相關接觸者(案1216、案1231、案1232),10例為案1203接觸者(案1218、案1219,案1223至案1230),3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17、案1220、案1221)。1例調查中個案為案1187接觸者(案1222)。(案1216、案1231、案1232)分別為宜蘭市30多歲女性、未滿10歲男童及60多歲女性,其中(案1216)為宜蘭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員工,(案1231)為案1211接觸者,(案1232)為案1210接觸者。3人近期無出境史,亦無症狀,因該遊藝場發生群聚事件,經衛生單位調查後匡列為接觸者並進行採檢,於12日確診(案1216 Ct值15;案1231 Ct值26;案1232 Ct值32)。該起群聚截至12日止,共計8人確診。個案相關活動及接觸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持續調查中。(案1217)為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境史,5月2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症狀,並於5月4日至5月10日間前往同一家診所就醫5次,5月11日因症狀持續,且出現呼吸困難、腹痛、肌肉痠痛,至醫院就醫,經診斷有肺炎情形,由醫院採檢通報(Ct值25,血清抗體IgM及IgG皆陽性),於12日確診,感染源待釐清。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25人(列居家隔離並安排採檢14人,列自我健康監測11人),個案活動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案1218、案1219,及案1223至案1230),為5女5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其中1人為案1203同住家人,其餘9人為友人,因案1203確診,經衛生單位調查後匡列為接觸者並進行採檢,於12日確診。個案活動史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案1220)為6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境史,於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鴻達茶藝館」工作,5月6日陸續出現疲倦、發燒、喉嚨不適症狀,並於同日、5月7日及8日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11日前往醫院就醫,經診斷有肺炎症狀,由醫院採檢通報(Ct值25),於12日確診,感染源待釐清。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30人,轉列居家隔離並安排採檢;個案活動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案1221)為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境史,於臺北市萬華區西園路1段「楓香清茶館」工作,5月10日陸續出現喉嚨癢、咳嗽及畏寒症狀,11日至醫院採檢(Ct值16),於12日確診,感染源待釐清。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12人,轉列居家隔離並安排採檢。個案活動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案1222)為30多歲女性,為華航客機空服員,5月5日曾與(案1187)同行執勤至越南,5月9日出現喉嚨痛症狀但未就醫,10日匡列為案1187接觸者並進行居家隔離,同日接受採檢(Ct值22),於12日確診。感染源調查中。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3人,轉列居家隔離。個案活動及接觸史持續調查中[160]。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161]。另外,有4人解除隔離。

13日,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233至案1244),自菲律賓(案1233至案1236、案1238)、印度(案1239至案1244)及烏干達(案1237)入境。(案1233至案1236)皆為菲律賓籍20餘歲男性移工,4月20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4人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3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陰性。4人檢疫期滿後由公司安排至宿舍自主健康管理,因工作需要,1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分別為34、30、30與34),於13日確診。已匡列接觸者41人(轉列居家隔離2人,轉列自我健康監測39人)。案1238為菲律賓籍30餘歲女性,4月2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1),於13日確診。(案1239至案1244)為6名本國籍與1名印度籍,為5男1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3月至印度工作,5月11日返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同日進行採檢(6人Ct值分別為30、34、36、35、27、28),於13日確診。6名個案同班機旅客17人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隔離。(案1237)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2019年11月至烏干達工作,2021年4月16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至居家檢疫期間迄今無症狀。個案5月1日檢疫期滿後返回住處自主健康管理,9日出現喉嚨痛症狀,11日因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嗅覺異常、胸悶症狀,至醫院就醫採檢(Ct值33),於13日確診。初步匡列個案接觸者17人,列居家隔離[162]

同日,新增13例本土個案(案1245至案1257),均為本國籍。其中9例與案1203群聚相關,3例與臺北市萬華區茶藝館有關,1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45、案1246、案1248、案1250、案1251、案1253及案1255至案1257)等9人,為7男2女,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4人無症狀,5人曾有症狀(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11日)。9人因曾與案1203於同餐廳用餐,匡列為接觸者並進行採檢,於13日確診。截至13日止,案1203相關群聚共計20人確診。(案1247、案1252及案1254)為40多歲女性、30多歲女性及50多歲女性,分別於臺北市萬華區3家不同之茶藝館工作,3人於5月8日至10間陸續出現症狀,並曾至診所就醫,後續分別於11日、12日至醫院採檢,於13日確診。截至13日止,萬華茶藝館相關群聚共計6人確診。(案1249)為60多歲男性,5月5日陸續出現乾咳、打噴嚏症狀,7日陸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及頭痛症狀,10日至診所就醫。個案因持續發燒,12日至醫院就醫採檢,於13日確診。初步調查,個案會定期於臺北市萬華區活動,將持續調查追蹤,以釐清是否與萬華區茶藝館相關有地緣相關性;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3人,列居家隔離並安排採檢。案1203群聚相關個案中,有部分個案曾至臺北市萬華區茶藝館活動;另萬華區茶藝館相關個案中,有個案曾至宜蘭縣礁溪鄉信義路「巨城電玩」遊藝場及宜蘭市新民路「大地球」遊藝場活動,因該2家遊藝場為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之分店,衛生單位將持續深入調查,以釐清該3起群聚與相關事件之關聯性[163]。原基隆確診感染源待釐清的案1217被歸入萬華區茶藝館有關。[164]。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14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自印尼2例(案1258、案1259)、巴拉圭2例(案1260、案1261)與阿爾巴尼亞1例(案1262)入境。(案1258)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4月27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個案在臺期間無症狀,5月12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14日確診(Ct值36)。(案1259)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4月2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12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Ct值30),14日確診。(案1260及案1261)分別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及巴拉圭籍50多歲女性,均長期居住於巴拉圭。案1260於3月20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及發燒症狀,案1261於3月24日陸續出現咳嗽、全身倦怠、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均於巴拉圭檢出COVID-19陽性。兩名個案5月12日自巴拉圭返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3日接受採檢,1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列居家隔離。(案1262)為阿爾巴尼亞籍20多歲女性,4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宿進行居家檢疫。5月2日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並無症狀。13日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Ct值29),14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3人,均為同行來臺者,列居家隔離[165]

同日,新增29例本土確診個案(案1263至案1291,含5月13日晚間公布2例〈案1272、1273〉)。皆為本國籍(16例女性、13例男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其中4人迄今無症狀,其餘25人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5月12日。初步調查新增個案與先前確診個案之流病相關性,其中16例與臺北市萬華區茶藝館及周邊相關,5例與案1203及其相關個案有關,1例與宜蘭遊藝場個案相關,7例尚查無相關性[166][167]。另外,有5人解除隔離。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15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男2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 分別自菲律賓、印度、美國及越南入境 ,入境日介於3月7日至5月1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13日。及180例本土確診個案,為68男11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23日至5月14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89例、新北市75例、彰化縣6例、宜蘭縣及桃園縣各4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68][169]。另外,有9人解除隔離。

16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印度籍20多歲女性, 於5月8日自印度入境 ,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臺期間無症狀,15日確診。及新增之206例本土個案為90男11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6日至5月15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97例、新北市89例、彰化縣9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3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其中臺北茶藝館相關14(更新為105)例、宜蘭遊藝場相關1(3)例、某社團相關2(5)例、萬華活動史相關19(44)例,南部進香團0(1)例,相關(尚餘48例)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70]

17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2017、案2018)。及新增之333例本土個案(案1684至2016)。(案2017)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4月30日自菲律賓入境。(案201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5月16日自海地入境。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均於17日確診。新增之333例本土個案(案1684至2016),為189例女性、144例男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5日至16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158例(萬華區89例最多)、新北市148例(板橋區41例最多)、桃園市10例,基隆市6例、彰化縣5例、臺中市及宜蘭縣各2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1例。其中臺北茶藝館155例、萬華活動史相關86例、南部進香團6例、某社團群聚相關5例、宜蘭遊藝場群聚相關3例,疫調中有38例、群聚關聯不明者40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71]。另外,有7人解除隔離。

18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案2071、2072、2151、2152、2263),及240例本土個案(案2019至2263〈去除境外移入案例5例〉)。與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案1522、案2095)。(案2071、2072)皆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於5月3日自印尼入境,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臺期間皆無症狀,於5月16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18日確診。(案2151)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5月16日自吉爾吉斯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篩檢出陽性,於18日確診。(案2152、案2263)皆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於5月4日自菲律賓入境,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來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17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驗,於18日確診。同日新增240例本土個案為112例男性、12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5日至5月17日,居住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06例(中和區33例最多)、臺北市102例(萬華區48例最多)、桃園市12例、彰化縣10例、基隆市及高雄市各3例、新竹縣2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其中臺北茶藝館88例、萬華區活動史67例、某社團相關群聚2例、進香團2例、宜蘭遊藝場1例。群聚關聯不明51例、疫調中2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之死亡個案分別為(案1522與案2095)。(案1522)為60多歲女性,在萬華工作,5月10日出現發燒症狀,5月14日就醫採檢,16日確診,個案17日倒臥家中,同日送醫急救無效病亡。(案2095)為80多歲男性住院病人,具慢性病史,於5月16日進行接觸者檢驗檢出陽性(Ct值約25)。5月17日因病情惡化,經急救無效病亡。臺灣至18日止,累計14例死亡個案[172]。另外,有11人解除隔離。

19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5例印度、2例菲律賓、1例日本。新增之267例本土個案(案2264至2538〈去除境外移入案例8例〉)。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案2358)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4月25日自日本入境,檢疫期滿後自主健康管理,5月17日自費採檢,並於19日確診。(案2359、案2538)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與40多歲女性移工,皆在檢疫期滿後進行自費採檢,於19日確診。(案2533至案2537)為本國籍3男2女,年齡介於5歲以下至40多歲,分別於5月17、18日自印度入境後於檢疫所進行採檢,於19日確診。同日新增之267例本土個案為12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30日至5月18日,居住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29例(中和區26例為多)、臺北市70例(萬華區31例為多)、彰化縣28例,桃園市16例、高雄市8例、臺中市5例、基隆市4例、宜蘭縣3例、臺南市及新竹市各2例;新增縣市為臺南市。其中萬華區活動史87例、茶藝館相關73例、水果盤商相關28例、某社團相關群聚2例、進香團1例。不明感染源49例、疫調中2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73]。另外,有17人解除隔離。

20日,新增9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6例)、美國、南非及印尼移入(各1例)。(案2610)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9日自美國入境,15日於檢疫期間出現症狀,17日採檢,於20日確診。(案2611至案2614、案2826、案2828)為菲律賓籍移工4男2女,年齡介於20多至30多歲,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分別5月5日、6日入境,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於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0日確診。(案2615)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11日自南非入境後於檢疫所進行採檢,於20日確診。(案2827)為印尼男性30多歲移工,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5月6日自印尼入境,在臺期間無症狀,於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0日確診。新增之286例本土個案(案2539至2833〈去除境外移入案例9例〉),為155例男性,1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2021)年5月1日至5月19日。居住縣市以新北市157例最多(以中和區40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87例(以萬華區40例為多),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及臺中市各2例、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萬華活動史相關84例、茶藝館相關60例、某社團相關7例、某水果商相關4例、遊藝場相關2例。關聯不明6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38例、疫調中28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之死亡個案(案2683)為70多歲女性,於萬華工作, 個案平時獨居,有心血管疾病,5月15日出現虛弱無力、倦怠症狀,但拒絕就醫。16日被匡列為須採檢之接觸者,但因個案持續失聯,衛生單位轉請警政單位協尋。 17日家屬前往探視,發現個案已無生命跡象,經採檢於20日確診(Ct值25)。 5月18日警政單位回覆已尋獲個案,但個案已於17日死亡。個案家屬目前無症狀,列居家隔離。我國至今累計第15例死亡個案[174]

21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美國、菲律賓、加拿大移入。(案2974)為美國籍50多歲女性,4月28日自美國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無症狀,5月20日進行採檢,於21日確診。(案3149)為加拿大籍40多歲男性,5月19日自加拿大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並無症狀,20日進行採檢,於21日確診。(案3038)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船員,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5月5日自菲律賓入境,檢疫期滿後於20日進行自費採檢,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於21日確診。同日新增312例本土個案(案2834至3149)為170例男性,14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8日至5月20日。居住縣市以新北市144例最多(以板橋區37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127例(以萬華區60例為多),桃園市13例、基隆市9例、臺中市及彰化縣各5例、高雄市4例、宜蘭縣2例、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07例、茶藝館相關73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5例、其他已知感染源24例、關聯不明72例、疫調中2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75]

22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3462、案3867),同日新增321例本土個案(案3150至3472)。另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案3097、案3553)。(案3462)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1月初在菲律賓曾有流鼻水症狀,13日、20日於當地檢驗陽性,未接受治療,後續分別於2月至4月間取得4次陰性證明,4月8日自菲律賓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均無症狀,4月23日採檢結果亦為陰性。個案因工作需求,於5月19日自費採檢(Ct值34,第2次PCR採檢結果為陰性),於22日確診。(案3867)為英國籍30多歲男性,4月28日自英國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均無症狀,5月21日自主健康管理結束後因工作所需自費採檢,於22日確診。同日新增之321例本土病例,為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10日至5月21日。校正回歸個案400例中,為185例男性、2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7日至5月20日。上述個案分布以新北市384例最多(以板橋區103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269例(以萬華區174例為多),桃園市20例、臺中市11例、基隆市9例、屏東縣5例、彰化縣及高雄市各4例、宜蘭縣、新竹市及花蓮縣各3例、新竹縣2例、臺南市、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58例、茶藝館相關100例、某社團相關4例、某水果商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80例、關聯不明121例、疫調中15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死亡個案中,(案3097)為80多歲男性,5月19日晚間因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及全身倦怠等症狀送醫,於20日死亡,經採檢於22日確診。家屬表示個案無萬華區活動史,亦無接觸確診個案。(案3553)為70多歲男性,曾接觸過確診者,5月18日由衛生單位匡列為居家隔離,19日至醫院採檢,衛生單位電訪時自述無症狀,21日家人發現個案已無呼吸心跳,當日宣告死亡,經採檢結果陽性(Ct值14),於22日確診[176]

23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案4023、案4227、案4228),及287例本土個案(),另有17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案1912、案2384、案2483、案2986、案3304、案3417)。(案4023)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5月8日自印尼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23日確診。(案4227)為菲律賓籍40多歲男性移工,5月7日自菲律賓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2日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23日確診。(案4228)為丹麥籍40多歲男性,曾於3月30日在丹麥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4月17日自丹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因要再次出境,5月22日自費採檢(Ct值30),23日確診。新增之287例本土病例,為138例男性、14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42例最多(以板橋區32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77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23例,屏東縣、南投縣各8例,宜蘭縣6例,基隆市、臺中市及彰化縣各5例,臺南市2例,花蓮縣、嘉義市、嘉義縣、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170例中,為84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5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88例最多(以萬華區48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73例(以板橋區17例為多),彰化縣6例,宜蘭縣、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61例、茶藝館相關25例、某社團相關5例、某水果商相關1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9例、關聯不明70例、疫調中6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6例死亡個案,為5男(案1912、案2384、案2986、案3304、案3417)1女(案2483),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22日,死亡日介於5月20日至21日。上述6名個案,除案2384外,餘5人皆有慢性病史[177]

24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印度3例-案4773、4902、4914、菲律賓1例(案4466)、尼泊爾1例-案4613),新增334例本土個案(案4330至案4669),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56例,總計595例(至案5264)。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4466)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5月9日來臺工作,在臺期間並無症狀,5月2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4日確診。(案4613)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5月22日返臺,因入境時有症狀,於機場採檢送驗,於24確診。(案4773、案4902、案4914)分別為本國籍40多歲、20多歲及50多歲男性,(案4773、案4914)皆於5月22日返臺,入境時並無症狀,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24日確診;(案4902)於5月10日返臺,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期間並無症狀,5月23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4日確診。

同日新增之334例本土病例,為157例男性、17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以板橋區43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臺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256例中,為157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48例最多(以萬華區76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以板橋區34例為多),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臺中市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6例死亡個案中,(案1860)為70多歲女性,具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案2476)為70多歲男性,具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案2720)為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2825)為60多歲男性,具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 20日確診,22日死亡。(案416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陸續出現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症狀,21日採檢,22日病故,23日確診。(案4284)為60多歲男性,具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178]

25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5085、5470),新增281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1例,總計544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案5085、5470)皆自菲律賓來臺工作,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5085)為40多歲男性,5月2日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隔離,在臺期間並無症狀,17日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 24日完成自主健康管理後公司安排自費採檢(Ct值32),於25日確診。(案5470)為20多歲男性,5月11日入境,在臺期間並無症狀,2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5日確診。新增之281例本土病例,為144例男性,1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7日至5月2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49例,桃園市16例,臺南市、基隆市及彰化縣各10例,臺中市9例,屏東縣及新竹市各4例,高雄市、宜蘭縣各3例,臺東縣、南投縣及苗栗縣各2例、新竹縣、雲林縣及花蓮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261例中,為162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5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89例,宜蘭縣、桃園市各5例,基隆市及彰化縣各3例,臺中市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86例、茶藝館相關28例、某社團相關2例、某水果商相關7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22例、關聯不明111例、疫調中8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6例死亡個案中,案1341為7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5月8日出現咳嗽、發燒、有痰、全身痠痛等症狀,11日就醫並住院,15日確診,20日死亡。案2558為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15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20日確診並收治住院,21日死亡。案2719為9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史,5月14日出現發燒症狀,17日就醫並住院,20日確診,同日死亡。案3031為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5月15日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喉嚨痛等症狀,20日就醫並住院,21日確診,23日死亡。案3242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5月20日有肌肉痠痛、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22日確診後至防疫旅館隔離,24日死亡。案4648為7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5月22日出現發燒、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同日就醫並住院,23日死亡,24日確診[179]

26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5646、5891),新增302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331例,總計63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案5646)為中國籍20多歲男性,5月1日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於5月24日自費採檢,於26日確診。(案5891)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5月5日於印度出現症狀並檢驗陽性,14日以緊急醫療包機自印度返臺,入境時PCR採檢陰性、抗體陽性,入境後入院治療,期間再次採檢,於26日確診。同日新增302例本土病例,為158例男性,14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87例,桃園市21例,基隆市13例,臺中市9例,新竹縣4例,屏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宜蘭縣、高雄市及彰化縣各2例,花蓮縣、嘉義市、臺東縣及連江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331例中,為160例男性、1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221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02例,桃園市3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苗栗縣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9例、茶藝館相關35例、某社團相關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70例、關聯不明122例、疫調中9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11例死亡個案(案2865、2877、3305、3213、3980、4273、4373、4666、4984、5098、5869)中,為9男2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月7日至5月25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5月26日,死亡日介於5月23日至5月25日。死亡個案中7人有慢性病史,9人有萬華或其他確診個案活動接觸史,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180]

27日,新增405例個案,分別為4例境外移入及401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中,(案6175、案6369)分別為30多歲及印度籍20多歲男性,於5月24日自印度入境,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27日確診。(案6557、案6585)均為2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6557)於5月10日來臺工作,5月26日自主管理期滿後自費採檢,於27日確診。(案6585)於5月26日來臺工作,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27日確診。上述4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

同日,新增之401例本土病例,為190例男性,2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6日至5月26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30例,桃園市18例,基隆市15例,高雄市14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7例,花蓮縣6例,宜蘭縣、新竹縣各5例、臺東縣4例,屏東縣3例,嘉義市、連江縣各2例,苗栗縣、南投縣及雲林縣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266例中,為140例男性、1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5月26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4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01例,宜蘭縣5例,桃園市4例,彰化縣及臺中市各3例,基隆市2例,嘉義市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52例、茶藝館相關25例、某社團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222例、關聯不明145例、疫調中11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13例死亡個案中,(案1399)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具高血壓慢性病史,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12日因其他原因就醫,13日檢驗陽性後住院,15日確診,24日死亡。(案1753)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具高血壓慢性病史,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13日陸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症狀,17日確診,20日收治住院,26日死亡。(案2328)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具洗腎、心臟病慢性病史,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16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症狀,17日就醫採檢,18日收治住院,19日確診,25日死亡。(案2674)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具萬華區活動史,5月16日陸續出現喉嚨痛、咳嗽症狀,17日因其他原因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採檢,20日確診,26日死亡。(案2762)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具糖尿病、高血壓、哮喘慢性病史,具萬華區活動史,5月18日陸續出現發燒、腹瀉症狀,20日確診,21日入住集中檢疫所,25日死亡。(案3039)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曾接觸確診個案,5月18日出現發燒症狀就醫採檢,21日確診,23日入住集中檢疫所,26日死亡。(案3179)為本國籍90多歲女性,具萬華區活動史,5月19日陸續出現發燒、發冷症狀,20日就醫後住院,22日確診,25日死亡。(案3429)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具高血壓慢性病史,且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採檢,22日確診,26日死亡。(案4428)為本國籍90多歲女性,具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慢性病史,5月18日陸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症狀,21日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採檢,24日確診,26日死亡。(案5676)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曾接觸確診個案,5月19日採檢後入住防疫旅館,同日出現發燒症狀,25日死亡。(案5993)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病史,且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0日出現呼吸喘症狀,24日就醫並採檢,同日死亡,26日確診。(案6316)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具糖尿病慢性病史,5月20日因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就醫並採檢,25日死亡,27日確診。(案6503)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具主動脈剝離病史,5月22日出現呼吸喘症狀,25日在家中昏迷後急救送醫,同日死亡,採檢後於27日確診[181]

28日,新增299例個案,分別為297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58例,總計557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7332)為本國籍10歲以下男性,5月18日於澳洲出現流鼻水症狀,5月26日返臺,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採檢後於28日確診。(案733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5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5月2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8日確診。同日新增之297例本土病例,為15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9日至5月2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3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4例,桃園市21例,台中市10例,花蓮縣9例,彰化縣7例,基隆市及台南市各6例,嘉義市2例,新竹縣、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校正回歸個案258例中,為133例男性,1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4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14例,彰化縣2例,桃園市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10例、茶藝館相關9例、某社團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81例、關聯不明143例、疫調中11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9例死亡個案(案1800、2127、2393、2654、2813、3337、3341、4194、4366、4578、4582、5029、5170、5338、5409、6125、6399、6530、6824),共計為男性14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5月24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5月27日,詳如(5月28日)新聞稿附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82]

29日,新增327例個案,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案7557)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5月6日來臺工作, 28日自我健康管理期滿後自費採檢,於29日確診。(案7676)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4月28日自印尼返臺,5月28日因工作所需進行自費採檢,於29日確診。(案7805)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5月15日自印度返臺,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28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29日確診。(案7811、7812、7813、7814)為3名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及1名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案7814),4人均於5月15日自菲律賓來臺工作,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28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29日確診 。新增之320例本土病例,為169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7日至5月28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66例中,為90例男性、7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27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486例,以新北市22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68例,臺中市33例,桃園市19例,基隆市14例,臺東縣、宜蘭縣各5例,花蓮縣、嘉義縣各4例,苗栗縣3例,新竹縣及彰化縣各2例,雲林縣、高雄市及新竹市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36例、茶藝館相關2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58例、關聯不明49例、疫調中24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1例死亡個案(案1950、2265、2652、2862、3066、3302、3618、4391、4881、4893、4985、5552、5594、5702、5791、6283、6284、7237、7274、7435、7508),共計為男性13位、女性8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5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3日至5月28日,詳如(5月29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3]

30日,新增266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9例,總計35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新增之266例本土病例,為123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另校正回歸個案89例中,為42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7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355例,以新北市19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85例,桃園市24例,苗栗縣、臺中市及彰化縣各9例,基隆市8例,花蓮縣6例,南投縣4例,嘉義縣3例,連江縣、臺東縣、宜蘭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20例、茶藝館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8例、關聯不明47例、疫調中16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1例死亡個案(案1574、3972、4092、4582、4798、4832、5288、5682、5690、6631、6907),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2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25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5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日至5月29日,詳如(5月30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4]

31日,新增278例本土個案,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8419、案8531、案8532)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50多歲女性及50多歲男性,分別曾於4月29日(案8531)、5月10日(案8419、8532)出現相關症狀,3名個案於5月29日自印度返臺,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31日確診。(案8434)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5月14日自南非返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29日出現相關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送驗,於31日確診。同日新增之274例本土病例,為129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9日至5月30日。另校正回歸個案73例中,為36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347例,以新北市17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22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5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3例,新竹市2例,花蓮縣、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29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54例中2例有萬華活動史,46例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案1778、2111、2616、2656、2658、2795、3143、4936、5698、5732、6803、7140、7277、8031、8134),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8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5月29日,詳如(5月31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5]

2021年6月詳情[编辑]

2021年6月詳情

1日,新增267例個案,分別為5例境外移入及262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65例,總計332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名男性(案8766、8767、8854)、2名女性(案8856、8864),均為20多歲菲律賓籍,入境時持有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旅館居家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案8766、案8767)於5月10日來臺工作,3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自費採檢,於6月1日確診。(案8854)於4月27日來臺工作,5月31日因工作需求自費採檢,於6月1日確診。(案8856、案8864)於5月11日來臺工作,3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自費採檢,於6月1日確診。新增之262例本土病例,為136例男性、1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0日至5月3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65例中,為3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0日至5月30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327例,以新北市16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87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2例,臺中市10例,基隆市8例,宜蘭縣5例,嘉義縣4例,花蓮縣、臺東縣各3例,苗栗縣2例,臺南市、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25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74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55例已知感染源,18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3例死亡個案(案1757、1993、2580、2786、2993、3145、3546、4102、6517、6562、6932、7483、7793),共計為男性10位、女性3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日至5月31日,詳如(6月1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6]

2日,新增372例個案,及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77例,總計549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新增之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2日至6月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77例中,為96例男性、8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549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310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彰化縣10例、高雄市5例、臺東縣4例、臺中市3例,新竹縣及臺南市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87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65例已知感染源,2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2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7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9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詳如(6月2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7]

3日,新增366例個案,分別為2例境外移入及364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19例,總計58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9567)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5月5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於25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前,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後因工作需要,6月1日再次自費採檢,於3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32人,其中21人列居家隔離,餘1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案9883)為越南籍20多歲男性,5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6月2日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於3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同日新增之364例本土病例,為186例男性、17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8日至6月2日。另校正回歸個案219例中,為120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1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583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26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4例、苗栗縣34例、桃園市30例、彰化縣15例、臺中市5例、基隆市4例、臺南市2例,新竹市、花蓮縣、宜蘭縣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4例中,77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7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3位、女性4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2日至5月25日,確診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詳如(6月3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8]

4日,新增341例個案,分別為2例境外移入個案及339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33例,總計474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0211)為越南籍30多歲男性,5月1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6月2日檢疫期滿採檢,4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掌握接觸者7人,列居家隔離。(案10470)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5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5月29日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結果陰性。因工作需要,6月3日再度至醫院自費採檢,4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接觸者調查匡列中。同日新增之339例本土病例,為170男/169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1日至6月3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33例中,為57男/7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472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227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52例、苗栗縣51例、桃園市11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7例、彰化縣6例、新竹市及南投縣各2例,花蓮縣、宜蘭縣、新竹縣、屏東縣、高雄市、嘉義縣及雲林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76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2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1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4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5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5月30日,死亡日介於5月27日至6月2日,詳如(6月4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89]

5日,新增476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35例,總計51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新增之476例本土病例,為248男/205女,另有23例外籍人士性別待確認,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4日。另校正回歸個案35例中,為15男/20女,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5月24日至6月1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511例,以新北市229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144例,苗栗縣66例,桃園市16例,基隆市13例,彰化縣11例,臺中市9例,新竹縣7例,屏東縣4例,南投縣、高雄市及嘉義縣各3例,新竹市、雲林縣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的縣市,138例中121例已知感染源,16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38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6位、女性12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3日至6月2日,詳如(6月5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0]

6日,新增335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新增之335例本土病例,為189男/14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4日至6月5日。另校正回歸個案8例中,為3男/5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2日。綜上所有本土個案共343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160例最多,其次為苗栗縣75例、臺北市64例、桃園市16例、宜蘭縣9例、雲林縣、高雄市、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基隆市、臺中市及臺南市各2例,嘉義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19例中,107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5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3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2位、女性14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7日至6月1日,確診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4日,詳如(6月6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1]

7日,新增214例個案,分別為3例境外移入及211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新增3例境外移入中,(案11500、案11501)分別為40多歲及2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5月15日來臺工作,具附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迄今均無症狀。6月5日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前自費採檢,7日確診。(案11052)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6月5日自印度返臺,具附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迄今均無症狀。經集中檢疫採檢送驗,7日確診。同日新增211例本土病例,為106男/105女,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1日至6月6日。個案分布地區以新北市8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彰化縣8例,新竹市、桃園市、澎湖縣及基隆市各3例,宜蘭縣、嘉義縣、屏東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69例中,6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有萬華區活動史,4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0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2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31日至6月6日,詳如(6月7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2]

8日,新增219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新增之219例本土病例,為117男/10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7日。以新北市12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54例,苗栗縣16例,桃園市13例,基隆市8例,彰化縣2例,臺南市、新竹市及臺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2例中,36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2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5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4日,死亡日介於5月30日至6月7日,詳如(6月8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3]

9日,新增275例確診個案,其中1例境外移入個案及274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則新增25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2033),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5月1日於印度曾有相關症狀,6月7日自印度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送驗,9日確診。同日新增274例本土病例,為142男/13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8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6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3例,桃園市15例,苗栗縣12例,基隆市10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3例,宜蘭縣2例,臺南市、嘉義市、臺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9例中,4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5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0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7日,詳如(6月9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4]

10日,新增266例確診個案,其中3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263例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221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6月7日自印度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採檢送驗,10日確診。由於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2293)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4月14日自奈及利亞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因需再次出境,6月9日自費採檢後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案1229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曾於4月9日及30日於美國當地完成2劑Pfizer/BioNTech疫苗接種,並於6月3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未就醫。9日,個案的同住家人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採檢確診,同日安排個案採檢,10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同日新增之263例本土病例,為124男/139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1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桃園市14例、基隆市12例、彰化縣10例、花蓮縣7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2例,宜蘭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8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8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1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9日,死亡日介於6月1日至6月9日,詳如(6月10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5]

11日,新增287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286例本土,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2479),為泰國籍30多歲男性移工,2月7日曾在泰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3月23日自泰國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4月7日檢疫期滿採檢結果為陰性,6月8日陸續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10日就醫採檢結果陽性(Ct值31,次日再驗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陽性),11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13人,皆列為居家隔離。同日新增之286例本土病例,為141男/14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10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20例最多,其次為苗栗縣56例、臺北市49例、桃園市19例、新竹縣12例、基隆市8例、彰化縣7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市各3例、雲林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南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17例中,109例為已知感染源,8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4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2位、女性12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6月9日,詳如(6月11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6]

12日,新增251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250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2698),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5月30日自中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6月9日出現發燒症狀,1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送驗,12日確診。同日新增之250例本土病例,為116男/134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1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3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5例,基隆市16例,桃園市13例,苗栗縣9例,花蓮縣3例,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臺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52例中,45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7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9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1日,死亡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1日,詳如(6月12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7]

13日,新增175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174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2924),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4月曾在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5月17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6月11日自費採檢,13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同日新增之174例本土病例,為79男/9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12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2例,桃園市16例,基隆市7例,彰化縣4例,新竹縣2例,臺中市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1例中,20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5位、女性11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6月10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2日,死亡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2日,詳如(6月13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8]

14日,新增18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新增之185例本土病例,為83男/10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3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桃園市10例,苗栗縣7例,花蓮縣4例,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宜蘭縣2例,臺中市及雲林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5例中,37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3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3日,死亡日介於6月5日至6月13日,詳如(6月14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199]

15日,新增135例個案。分別為3例境外移入及132例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3305)為20多歲印尼籍男性,5月8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居家檢疫期滿及自主健康管理期滿時採檢均為陰性,6月13日因工作需求再次安排採檢(Ct值33),15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且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3332、案13333)分別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及未滿10歲男性,6月6日一同自秘魯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居家檢疫期間,2人11日出現發燒症狀,14日通報轉安排採檢送驗,15日確診。同日新增132例本土病例,為62男/70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14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6例,苗栗縣18例,桃園市12例,基隆市3例,臺南市、臺中市及花蓮縣各2例,嘉義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1例中,3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8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3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6月8日,死亡日介於6月6日至6月12日,詳如(6月15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0]

16日,新增170例個案。分別為3例境外移入及16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8例死亡。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3371、案13372)均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船員,分別於5月13日及5日自菲律賓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且居家檢疫期滿採檢結果均為陰性。2人為同船船員,在臺期間並無症狀,6月14日因出境需求,一同自費採檢,16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2人接觸者共19人,均列自我健康監測。(案13501)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5月24日自菲律賓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檢疫期滿,6月9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就醫後返家持續自主健康管理,15日因症狀持續就醫採檢結果陽性,16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同日新增之167例本土病例,為85男/8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15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50例,苗栗縣21例,桃園市14例,花蓮縣8例,新竹縣5例,基隆市2例,高雄市及臺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52例中,48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8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7日至6月10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1日,死亡日介於6月6日至6月14日,詳如(6月16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1]

17日,新增17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新增之175例本土病例,為100男/7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3日至6月16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87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4例,苗栗縣31例,新竹縣10例,桃園市7例,花蓮縣、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54例中,53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9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1位、女性8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6月12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4日,死亡日介於6月8日至6月15日,詳如(6月17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2]

18日,新增188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18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3801),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船員,3月5日自印度來臺工作,4月3日登船出海工作,期間並無症狀,6月16日返回臺灣港口,因出境需要,於同日採檢,並於18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同日新增之187例本土病例,為83男/104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17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7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71例,苗栗縣26例,桃園市6例,基隆市4例,臺中市2例,花蓮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0例中,3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1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2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6月13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15日,死亡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16日,詳如(6月18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3]

19日,新增128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12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為本國籍10多歲男性,5月25日曾於印度確診,6月5日自印度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時採檢陰性,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18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陽性(Ct值37),19日確診。個案檢疫期間並無症狀,亦無接觸他人,故無框列接觸者。同日新增之127例本土病例,為60男/67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3日至6月18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0例,桃園市8例,新竹縣3例,新竹市、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6例中,12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0位、女性10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2日,確診日介於5月20日至6月17日,死亡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16日,詳如(6月19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4]

20日,新增109例個案,分別為2例境外移入及10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新增2例境外移入中,(案14020)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5月13日自菲律賓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7日檢疫期滿採檢為陰性,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進行一人一室隔離,6月13日由公司安排採檢陰性,18日再次採檢,20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均為一人一室,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4072)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6月18日自日本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19日陸續出現腹瀉、肌肉及關節痠痛、全身疲倦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20日確診。已匡列同班機旅客共1人,列居家隔離。同日新增之107例本土病例,為57男/50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1例,桃園市16例,臺中市6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彰化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2例中,27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1例死亡個案,為男性5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5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18日,詳如(6月20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5]

21日,新增7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新增之75例本土病例,為35男/40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8日至6月20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5例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4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6月20日,詳如(6月21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6]

22日,新增79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78例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4257)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於印尼工作,6月20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檢疫旅館居家檢疫,21日出現喉嚨痛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22日確診。個案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框列接觸者。同日新增之78例本土病例,為35男/43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4日至6月21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5例,南投縣3例,基隆市2例,苗栗縣、彰化縣、桃園市、臺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0例中,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6例死亡個案,為男性3位、女性3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19日,確診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21日,死亡日介於6月17日至6月21日,詳如(6月22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7]

23日,新增104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新增之104例本土病例,為45男/59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22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5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高雄市及新竹縣各9例,桃園市7例,苗栗縣4例,基隆市3例,宜蘭縣2例,彰化縣、南投縣及屏東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7例中,28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24例死亡個案,為15男/9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11日至6月14日,確診日介於4月13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3日至6月21日,詳如(6月23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8]

24日,新增130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129例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新增之129例本土病例(其中73例為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4男/6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4日至6月23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54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5例、基隆市9例、桃園市7例、屏東縣及高雄市各6例、苗栗縣及新竹縣各5例、南投縣2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0例中,3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6例死亡個案,為5男/1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6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6月18日至6月23日,詳如(6月24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09]

25日,新增76例本土個案(其中34例為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新增之76例本土病例,為39男/37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4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0例、桃園市10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彰化縣及高雄市各2例,宜蘭縣、基隆市及臺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24例中,13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9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5例死亡個案,為3男/2女,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9日,確診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1日至6月23日,詳如(6月25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10]

26日,新增80例個案,分別為2例境外移入及78例本土個案(3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4591)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6月11日自日本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居家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5日進行期滿採檢,於26日確診。(案14619)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6月11日自菲律賓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居家檢疫期間並無症狀,25日進行期滿採檢,於26日確診。2名個案檢疫期間均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同日新增78例本土病例,為36男/4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1日至6月25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0例、桃園市、基隆市及屏東縣各3例,苗栗縣、彰化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2例中,10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13例死亡個案,為8男/5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20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22日,死亡日介於6月21日至6月24日,詳如(6月27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11]

27日,新增89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88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4719),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5月3日曾在奧地利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6月11日自奧地利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2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7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同日新增之88例本土病例(其中2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48男/40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26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3例、臺南市8例、桃園市3例,屏東縣、南投縣及新竹市各1例;其中60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26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9例死亡個案,為3男/6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0日至6月25日,死亡日介於6月22日至6月26日;詳如(6月28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12]

28日,新增60例本土個案(其中3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新增之60例本土病例,為26男/34女,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19日至6月27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3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5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3例死亡個案,為2男/1女,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6日;詳如(6月28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13]

29日,新增54例本土個案(其中1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新增之54例本土病例,為19男/3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16日至6月28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2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0例、桃園市及新竹縣各4例,彰化縣2例,基隆市及屏東縣各1例;其中31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18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8例死亡個案,為5男/3女,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9日至6月19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7日;詳如(6月29日)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件[214]

30日,新增56例個案,分別為1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例死亡。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案14875),印度籍30多歲男性,6月27日自印度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同日新增之55例本土病例(其中2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30男/2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0日至6月29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2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5例,高雄市及苗栗縣各2例、屏東縣1例;其中31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2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同日新增5例死亡個案,為3男/2女,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4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25日至6月18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8日;詳如(6月30日)新聞稿附件。另有1例本土個案經疫調採檢後改判為境外移入(6月28日公布之案14755)[215]

相關條目[编辑]

2020年:1~6月7~12月
2021年:1~6月7~12月
2022年:1~6月

外部連結[编辑]

  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 (於時間04:02至05:12提出說明)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0. (於時間30:50至32:00提出說明)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4. 染疫基隆婦屬萬華茶藝館群聚 陳時中:有關聯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通訊社,2021/05/13
  16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脚本错误:没有“Nav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個案詳情 (2021年1月至6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個案詳情 (2021年1月至6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