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 (青岛)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太清宫俗称下宫[1][lower-alpha 1],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南麓,是道教北七真隨山派的祖庭。1983年,列入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崂山道教建筑群中的11座建筑之一[3]。
历史[编辑]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E9%9D%92%E5%B2%9B%E5%B4%82%E5%B1%B1_-_%E7%9F%B3%E6%96%87_-_panoramio.jpg/300px-%E9%9D%92%E5%B2%9B%E5%B4%82%E5%B1%B1_-_%E7%9F%B3%E6%96%87_-_panoramio.jpg)
《太清宫志》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在此处创建三官庵。唐朝天祐元年(904年),道士李哲玄在今三皇殿处创建三皇庵。北宋乾德五年(967年),道士刘若拙受封华盖真人。980年左右,刘若拙回崂山,重建太清宫。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丘处机到太清宫传道。明昌六年(1195年),劉處玄到太清宫讲授经典,太清宫由此成为北七真隨山派的祖庭[1][4]。
明朝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85至1600年)间,太清宫旧道院倾塌。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于宫前。以耿义兰为首的太清宫道士与僧人开始争夺应该地的产权。最终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廷降旨毁寺复宫。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新确定太清宫的“四至”范围: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北至分水河。天启二年(1622年),道士赵复会重修时,确定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各为三院的格局[1][4]。清朝同治二年进士、翰林尹琳基在三官殿东侧修建的“翰林院”,是一处两进院落,现为太清宫客堂[1]。
1949年时,太清宫有道士十三人,行行[lower-alpha 2]二人。殿宇房舍一百五十余间。另有土地六百余亩,山场三处。土地分散在李村、王哥庄、即墨县等地,对外出租。文化大革命期间,太清宫庙碑、神像、文物、经卷、供器等均遭毁坏。后为部队占用,因部队家属入住,殿宇房屋、古树名木得以保存[4]。
1979年,青岛市园林局从部队接管太清宫,对房屋进行修缮。青岛市文化局重塑神像,并接回道士匡常修、孙真淳、李宗廉、王自臻、道姑崔静一[4]。1982年,太清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成立青岛市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太清宫为办公地点。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刘建奎任太清宫主持[1]。同年7月,青岛市园林局将太清宫移交给市宗教事务处,由青岛市道教协会筹委会自行管理。同时划定太清宫新四至范围:东至沟底以内,西至顺墙堤自然弯曲,南至海边,北至康有为石刻。198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4]对三清殿、东华殿和王母殿进行修缮,重塑47尊神像[1]。1990年农历三月三,举行神像开光仪式[4]。
现存建筑[编辑]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Laoshan_taiqing_gong_hall.jpg/300px-Laoshan_taiqing_gong_hall.jpg)
2001年,太清宫在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政府介入下,获得前、后区大片土地,面积增加一倍有余。同年,在前、后区内增建山门、钟鼓楼、元辰阁、元君阁、混元殿、文昌殿、财神殿等殿堂建筑,并新塑神像。2005年农历十月十五,举行神像开光仪式[4]。
现太清宫三院建有围墙,各处独立又以便门相通。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现有13座殿堂[4],共计147间殿宇,240间道舍、客房[1],118尊神像。太清宫后山有一尊36.9米的太上道祖铜像,铜像通高60米[4]。
备注[编辑]
注释[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太清宫 (青岛)"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太清宫 (青岛).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太清宫 (青岛)"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太清宫 (青岛).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emplate: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Template:青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emplate:青岛市传统民族建筑
This article "太清宫 (青岛)"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太清宫 (青岛).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