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This article "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Coordinates”这个模块。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簡稱唐榮國小)為屏東縣屏東市的一所小學,其歷史可追溯至1899年設置的「阿猴公學校」,為屏東地區的第一所小學。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唐榮在二戰後捐助重建學校的事跡。
沿革[编辑]
日治時期[编辑]
1896年,臺灣總督府於慈鳳宮內設置了國語傳習所[1]。1898年,《臺灣公學校令》公布,國語傳習所於隔年改制為「阿猴公學校」,為台灣人所就讀的小學。1903年,「阿緱尋常高等小學校」創立,並暫時借用阿猴公學校校舍,至1908年遷至中山國小現址。1910年,「阿猴公學校社皮分教場」設立。1914年,阿猴公學校改稱「阿緱公學校」。1915年,「阿緱公學校麟洛分教場」設立;隔年獨立為「麟洛公學校」(長興國小)。1919年,社皮分教場獨立為「社皮公學校」(社皮國小)。1921年,阿緱公學校改稱「屏東公學校」。1923年,女學生就讀的「屏東公學校第一分教場」設立,並在1924年,獨立為「屏東女子公學校」(仁愛國小);同年「阿緱公學校公館分教場」設立。1925年,「阿緱公學校海豐分教場」設立。1931年,海豐分教場獨立為「海豐公學校」(海豐國小)[2]。1933年,公館分教場獨立為「公館公學校」(公館國小)。1941年3月,《國民學校令》發布後,所有的小、公學校皆改稱國民學校;屏東公學校因位於屏東車站前的黑金町,被改稱為「黑金國民學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5年5月1日,黑金國民學校校舍遭受美軍空襲而嚴重損毀,大門玄關、前棟大樓和兩側木造教室不是全毀就是半毀[3]。
戰後[编辑]
二戰後,因原校舍無法使用,故至原榮國民學校的校舍復學,而榮國民學校再後來改稱為中山國小。唐榮為了教育興學,捐款重建被炸毀的校舍。校舍於1951年2月完成,為了紀念唐榮對學校的付出,校名取為「唐榮國民學校」,而屏東縣政府從大同國民學校撥了四百多位學生至此上課。1968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唐榮國民學校改為「唐榮國民小學」。[4]
參考資料[编辑]
This article "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