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Category:|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 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簡稱僑愛國小,是一所位於臺灣彰化縣花壇鄉的公立國民小學,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1955年。[1]

簡介[编辑]

口庄當地學子原先必須前往花壇國民學校就讀,然而路途遙遠不便。1955年(民國44年)初,由當時的中口村村長陳昆,向花壇鄉公所與花壇國民學校建議在中口村設立分班。囿於經費,該年8月1日於中口村集會所設立分班1班,招收一年級新生,定名為「花壇國民學校口庄分班」,為該校之前身。次年第2屆新生入學後,僅有1間教室供一、二年級學生輪流使用,故只能採半天制教學。再次年又一屆新生入學時,三年級學生又得遷往花壇國民學校本部上課。為了讓學子能就近上學,當時的北口村村長唐鋼峰、中口村村長陳昆、南口村村長唐成家,以及鄉民代表廖臭獻、施再傳、唐忠義等人,乃成立委員會,並推舉陳昆為主任委員,以籌備建校事宜。

1959年(民國48年)8月7日發生八七水災,臺灣中、南部各縣市災情慘重,各地機關學校與交通設施均受到嚴重破壞。海外僑胞遂發起急難救助與建校運動,建校考量有二:地點要建在省道旁邊以利觀瞻,校名要有「僑」字以表示僑胞贈建之意。次年初由僑胞、地方人士與政府合資購買6分地興建校舍,同年6月校舍建成,8月1日正式獨立,定名為「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學校」。

1968年(民國57年)8月1日起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稱「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迄今。[1] 2020年(民國109年),僑愛非營利幼兒園開始營運招生。[2][3][4] 同年11月與縣內其他2所「僑」字輩學校聯合舉辦線上感恩活動。[5]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至2021年(民國110年)12月舉辦六十周年校慶。[6][7]

特色[编辑]

  • 以雕塑、彩繪牆、拼貼牆等裝置藝術形塑美感校園。[8]
  • 與花壇鄉農會及四健會合作,以在地的茉莉花茶,推廣茶道。[9]

歷任校長[编辑]

姓名 任期 備註
邱再興 1960年8月-1961年12月
蔡文慶 1961年12月-1970年10月
張滄田 1970年10月-1973年10月
陳有開 1973年10月-1985年9月
張江龍 1985年9月-1991年8月
洪兆鐘 1991年8月-1992年8月
何淑欸 1992年8月-1997年2月
蘇百祿 1997年2月-2002年8月
康竭自 2002年8月-2008年8月
呂淑燕 2008年8月-2016年8月
廖本盛 2016年8月-2019年7月
陳麗珍 2019年7月-2019年8月 代理校長
李樑吉 2019年8月- 現任校長

參考資料[编辑]

  1. 1.0 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彰化縣花壇鄉僑愛國民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