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This article "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This article "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台灣第二所社區大學,原設於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附近的育賢國中,2013年後遷移至北大路上。創校主任為林孝信,第二任主任為孫春在。1998年8月起籌備,1999年1月24日成立至今,共累積超過兩萬人修課人次。青草湖每學期開設80-90門課程,約1,600人次選修,學員40歲以下佔56%、女性佔65%。17個學期下來,累積了150位師資,培育5位學員成為社區大學教師。與在地9個社區合作關係密切、與20個NPO合作開課,開拓了22個社區學習教室,並與清大交大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竹女竹中等17個系所、學校單位共享教學資源。校內有10個公共性社團,師生共同經營專屬的電腦中心、圖書室、咖啡屋、Linux工作站、校園無線網路

發展背景與特色[编辑]

百年來,新竹市作為北部的科技重鎮,有其他縣市沒有的特殊性,如早期的石化、玻璃工業,近年的科學園區,加上以理工為主的大學、工研院、國家實驗室(高速電腦、太空、加速器、精儀),以及空軍基地。但也帶來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如工業廢水、科技租界、溼地開發、物價、交通、科技新貴與在地居民、眷村、戰機噪音。同時,作為北部最早成形的都會,新竹有較為悠久的歷史(竹塹城),外省原住民比鄰,有街道窄小卻錯落有致的舊城區、熱鬧樸實的民間文化。

在此背景下,青草湖社大發展的特色為:積極整合鄰近的高等教育資源分享給社區民眾與民間組織,如師資、教學設施、圖書;推展教學研究(如全國社大課程普查分析)、教材研發(12套、30萬字)、網路出版;研究資訊科技與社會相關議題,推展自由軟體(如Linux)、師生E化、網路社群、跨校網路公共論壇;有系統的紀錄保存傳統文化藝術(10萬張以上田野照片)、鼓勵民眾書寫自己的歷史、協助NPO進行經驗知識的管理與共享。

外部連結[编辑]

This article "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