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畫會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Category:|東方畫會]] 脚本错误:没有“AFC submission catcheck”这个模块。

点评: 過於主觀評論:「並透過蕭勤的協助多次邀請歐洲現代藝術家作品來台展出,對當時保守的台灣社會帶來影響」(為何保守?誰認為當時台灣社會很保守?)、「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都為戰後台灣的現代藝術發展扮演重要推手」(如何重要?為何重要?)。
  • 歷史章節大量引用來源10,需要更多方面的來源。
  • 來源7、8、9、11、14、15始終無法證明出處,且引用內容違反著作權。
  • 典型點列式內容,結構明顯無法符合條目標準。
  • 維基化仍欠缺,如使用半型括號。 請多關注評選 2021年6月29日 (二) 11:49 (UTC)
点评: 有報紙的部分,我會建議用引用有描述到這一主題的字句節錄在腳註內,以符合WP:可供查證 木瓜不是食物#留言 2021年6月22日 (二) 02:15 (UTC)

東方畫會是台灣戰後推動現代藝術的組織,由李仲生畫室的成員成立,當時成員有:蕭勤霍剛夏陽、吳昊、蕭明賢、陳道明、李元佳、歐陽文苑。而後陸續加入藝術家有朱為白、秦松、李錫奇、李文漢、席德進、陳昭宏、林燕、黃潤色、鍾俊雄等人。[1]

東方取自太陽自東方升起,旭日高升象徵藝術新生的力量,也代表了畫會成員以東方精神為主的創作觀。[2]東方畫會以現代藝術的手法表現傳統的東方精神,並透過蕭勤的協助多次邀請歐洲現代藝術家作品來台展出,對當時保守的台灣社會帶來影響。戰後的台灣畫壇受到日治時期的美術教育、留日回台的台灣藝術家,以及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傳統水墨畫家的影響。然而這些留日台灣藝術家所學習到的印象派,在觀念上已與當時國際流行的抽象主義相差了半個世紀。[3]而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都為戰後台灣的現代藝術發展扮演重要推手。[4]透過東方畫展展出歐洲前衛藝術如非形象藝術、空間主義等等,帶來國際上的現代藝術風格,並透過東方畫會引進龐圖國際藝術運動五月畫會為傳統水墨畫轉向探究筆觸與水墨渲染的抽象水墨畫,兩個繪畫團體皆為台灣的抽象藝術帶來風潮。[5]

宣言[编辑]

畫會成立時發表了由夏陽起草《我們的話》,如宣言式般地闡述東方畫會的藝術主張:「強調創新的可貴,認為持續吸收新觀念才能發展創造、現代藝術是從民族性出發的一種世界性藝術形式、中國傳統藝術觀在現代藝術中的價值、主張大眾藝術化,反對藝術大眾化」[6]

「真正的藝術決不是所謂象牙塔中的產品,也決不是自我陶醉的工具,而是給大家欣賞的,但是我們反對藝術大眾化底謬論,因為如此正是減少了人們美感的多樣需要,縮小了人們美感的範圍,這不啻為一種心靈底壓迫,我們認為大眾藝術化是對的,一方面儘量提倡以養成風氣,另一方面將各種各樣的藝術放在人們的眼前,這樣才能使人們的視野到了自由,而使心靈的享受擴展無限。」[7]

「我們國家的傳統繪畫概念,跟現代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們的創作能夠融合國家現代繪畫的發展脈絡,那麼中國藝術在當今世界將會佔上重要席位,今後亦當向完全不同的方向邁進」[8] 而強調民族精神的觀念,不只表達了東方畫會的理念,也展現了李仲生的繪畫觀念對其學生的影響。[9]

歷史[编辑]

1956年,當時畫會成員中的霍剛與歐陽文苑前往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社會科詢問申請畫會的事情,因為這個時期要成立任何一個民間組織,都需要通過政府的審核。而在當時已有成立「中國美術協會」,在同等性質的社團只可成立一個之下,最後未通過東方畫會的審核。但畫會成員並不因此而放棄,雖然無法以畫會的名義成立,但借鑑畫展的模式開始展開活動。

1957年11月9日,第1屆「東方畫展─中國、西班牙現代畫家聯合展出」於臺北新聞大樓展出,而年底在巴賽隆納花園畫廊(Galleria Jardin)舉辦展覽。當時已在西班牙的蕭勤在不斷努力交涉下,一方面聯繫在台灣的東方畫會成員將作品寄到西班牙舉辦展覽,一方面將西班牙現代畫家的作品寄回台灣。首創中西畫家聯展,並首開國內繪畫團體出國展出先例。

而作家何凡,也是夏陽的叔叔夏承楹,曾任《國語日報》社長及發行人。在展覽的前幾天的《聯合報》副刊專欄上以〈響馬畫展〉為題,介紹「東方畫展」與八位成員,使八大響馬之名不脛而走。何凡不只在《聯合報》上專欄介紹「東方畫展」,也在《自由青年》、《文星》、《藝術雜誌》、《中外畫報》上報導,而現代詩人紀弦、朱沉冬等也是大力支持。

第1屆「東方畫展」為專門的現代抽象藝術畫展,也為台灣建立的現代繪畫的契機。不過當時的現代抽象藝術思潮對於大部分的台灣民眾來說過於前衛,許多觀眾很難接受直呼看不懂畫,還有人反應激烈地向作品吐口水。 [10][11]

1958年,第2屆「東方畫展」於巴賽隆納的維雷依納宮(Placio de la Virreina)舉辦, 西班牙文化廳長、巴塞隆納省長等重要人物皆出席參與開幕。而「東方畫展」結束後,成員們各捐贈一幅作品給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而巴塞隆納政府也為這些作品做專室陳列多年。[12]

1959年第3屆「東方畫展」於國立台灣藝術館舉辦,展期由12月19日至22日共四天。展出藝術家有:蕭明賢、蕭勤、霍學剛、歐陽文苑、朱為白、李元佳、金藩、吳昊、夏陽、陳道明、秦松、蔡遐齡。[13]

1960年3月與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努美羅Numero畫廊合作舉辦「義大利現代畫展」,展覽地點在台北博愛路美而廉畫廊,展期由三月四日起至六日共三天。[14] 同年11月第4屆「東方畫展」於台北市衡陽路新聞大樓舉辦,展期由11月11日起共四天。同期邀請地中海國家與國際知名畫家如封答那、芒鐘尼、荷爾威克、阿爾各依等人,舉辦「地中海美展」和「國際抽象畫展」。[15]

1961年第5屆「東方畫展」於國立台灣藝術館舉辦[16]

1962年第6屆「東方畫展」於國立台灣藝術館與現代版畫會聯合舉辦,12月30日開行開幕,展期共四天。同時也舉行第5屆「現代版畫展」。[17]

1963年第7屆「東方畫展」於國立台灣藝術館舉辦[16]

1964年第8屆「東方畫展」於台北國立藝術館畫廊舉辦[18],展期由11月12起共四天。展出藝術家有朱為白、李元佳、吳昊、夏陽、陳道明、陳昭宏、黃潤色、歐陽文苑、霍剛、蕭龍、蕭勤、鍾俊雄等人。

1965年第9屆「東方畫展」於台北國立藝術館舉辦,展期由12月24日至27日共4天。[19]

1967年第11屆「東方畫展」於台北文星藝廊舉辦,展期12月31至明年1月6日共7天。展出藝術家有朱為白、李文漢、李錫奇、李昊、林燕、胡永、秦松、席德進夏陽、陳昭宏、陳道明、黃潤色等人。[20]

1968年第12屆「東方畫展」與耕莘文教院合作舉辦,於12月31日起共6天。展出藝術家有吳昊、朱為白、李錫奇、李文漢、席德進、林燕、秦松、黃潤色、鍾俊雄和魏利歐等人。[21]

1971年第15屆展覽於台北凌雲畫廊舉辦後宣布解散畫會。[22]

1981年「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二十五週年紀念聯展」[23]

1997年「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四十週年紀念聯展」[24]

影響[编辑]

霍剛綜觀東方畫會在國內畫壇的影響,有以下數項:[25] 「一、打破國內西畫學院的傳統,為年輕一輩開闢了藝術新路。 二、促成東西藝術交流,第一個有具體計劃的把中國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介紹到國外藝壇,引起西方人士對我國現代藝術的注意。 三、融合中國哲學思想和藝術精神,在現代藝術中作新的表現。」。


參考資料[编辑]

  1.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東方畫會"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東方畫會.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 16.0 16.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東方畫會"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東方畫會.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外部連結[编辑]

This article "東方畫會"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東方畫會.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