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同志甦醒日
This article "校園同志甦醒日"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校園同志甦醒日.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校園同志甦醒日(Gay & Lesbian Awakening Days,簡稱GLAD)為台灣北區高中、大專院校同志社團共同主辦的活動,旨在為校園裡的同志發聲,藉著各種形式的活動,讓校園裡的成員了解同志的存在、尊重性別,並共同參與相關議題。活動內容不定,有徵文、座談會、影展、運動會、記者會、舞會、晚會等等形式。第一屆於1995年在台灣大學舉辦。
緣起[编辑]
繼1994年10月出版台灣第一本關於同性戀歷史與文化的報告書《同性戀邦聯》引起社會的矚目後,在6月1日、端午節的前一天,台大男同性戀研究社(GayChat)聯合台大女同性戀研究社(Lambda),在Lambda指導老師張小虹及熱心於同志人權的人士的力促下,組成「香包小組」,策劃了一個屬於台灣同志朋友的節日,他們將此一整天的同性戀文化活動,稱為「校園同性戀日」,英文名字是「GLAD」—Gay and Lesbian Awakening Day,意即校園同志甦醒日之意。
GLAD挪用異性戀思考下的端午節,來運作屬於同性戀的節日,除了強調同性戀文化的欣喜歡樂,更提出了一些另類的詮釋方法來顛覆異性戀機制下的單一角度思考。
因此透過GLAD的系列活動,主辦方希望形成一股校園同志力量的集結,藉由社團力量,讓同志學生們得以在其中找到類似生命經驗的同伴,瞭解自己並不是孤單存在的異類,進而能建立更完善的自我認同感,消除自卑與恐懼感。
外部連結[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Portal”这个模块。
- 第十屆GLAD中的影展播映台大戲劇系製作的電影鱷魚手記(改編自小說《鱷魚手記》)。鱷魚手記。
- 第十四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脚本错误:没有“Error”这个模块。(說明)如果在角色介紹看到此訊息,請參考這個條目修改原始碼。
This article "校園同志甦醒日"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校園同志甦醒日.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脚本错误:没有“Error”这个模块。(說明)如果在角色介紹看到此訊息,請參考這個條目修改原始碼。
This article "校園同志甦醒日"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校園同志甦醒日.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第十六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脚本错误:没有“Error”这个模块。(說明)如果在角色介紹看到此訊息,請參考這個條目修改原始碼。
This article "校園同志甦醒日"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校園同志甦醒日.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Nav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校園同志甦醒日"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校園同志甦醒日.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