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寺塔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泗洲寺塔又名“泗水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新春路北段原菩提寺内,始建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该塔是宋代唐州菩提寺内著名建筑,古为八景之一的“古塔凌烟”。[1]
历史[编辑]
页面Template:Quote box/styles.css没有内容。
石门不扃流云过,铃阁空悬瓦雀鸣。
旧井千家荆棘满,荒郊十月野茅生。
登临胜概今何在,四顾凄凉不禁情。
- 泗洲寺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二年。
- 明洪武十年(1377年)僧智福重建,万历七年(1579年)雷毁其顶,唐河知县“刘懋中”修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为雷毁其二级,知县“黄茂踵”修如故。
-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修宝塔阶级。[1]
- 1984年、1987年河南省文化厅两次拨款整修塔基、内壁和塔道。1998年,中国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文物局、唐河县政府拨专款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古塔进行了全面修缮。
-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编辑]
泗洲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外形系八棱锥形,共11级,高49.75米。第一级直径7.6米,塔基边长5.86米。南面辟一拱形门,塔内有砖砌心柱,柱周围筑螺旋台阶可登塔顶;第二至十级每层各辟1门。下均置砖雕斗拱,转角处有风铎,檐下为平座,塔内有塔心柱,柱之周围筑盘88旋石阶踏道,每级内外壁都有一、二处碑刻或壁龛,龛内雕刻佛像。其中第二级塔外壁嵌有59尊释迦牟尼佛像;第四级塔外壁嵌有6尊佛像,佛像高21厘米,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塔身翼角为雕制龙首80条,悬于塔身外33厘米,龙首口内衔铁环,环下系风铎,风起钟响,梵音清幽。塔顶为八角攒尖式,覆绿琉璃瓦饰、覆莲及覆钵宝瓶组成。[1]
传说[编辑]
关于古塔凌烟,据说泗洲塔与河底相通,里面有一个泉眼,每隔几年,塔顶就会有蒸气升起,场面神秘。据史料记载,凌烟现象发生过4次,分别是1953年、1975年、1990年和1999年,其中,1990年农历八月十五前,间断出现7天,每次半小时左右。1999年农历正月初二,出现在上午九点多钟。凌烟时,塔顶出现烟雾,有时呈蘑菇状团聚,有时像轻纱般随风飘荡,缕缕丝丝,持续不断,关于科学的原因,目前的说法是蠓虫群聚在塔顶所致。 [2]
参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泗洲寺塔"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泗洲寺塔.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泗洲寺塔"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泗洲寺塔.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REDIRECT Template:河南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category_shell”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泗洲寺塔"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泗洲寺塔.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