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一中学
This article "湛江市第一中学"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湛江市第一中学.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湛江市第一中学"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湛江市第一中学.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湛江市第一中学"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湛江市第一中学.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湛江第一中学,简称湛江一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是广东省重点中学,也是首批“省一级学校”。
历史[编辑]
由培才中学(1937年)、市立一中(1952年)、河清中学(1952年)、赞化中学(1952年)合并而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广州、香港先后沦陷。这两地的一批爱国进步的民主人士及教育工作者西迁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市)。
1937年9月,由陈学谈、陈学森、许爱周、梁銶琚、霍子常、洪秀甫、叶寿南、梁伯纲、杨进、袁学伟、陈翰华、陈翰香、高在湘、吕成性和吴彬共15人组成董事会,建立了培才小学,陈学森任董事长。
1937年11月11日,培才小学正式成立,学校选址在赤坎高州会馆(现湛江市第四小学校址),庄润德首任校长。1938年庄润德辞职后,梁其浩担任校长。1939年9月,培才小学第一批学生毕业,同时增办培才初级中学。翌年2月,陈全道继任校长。1941年秋,陈学森之女陈玉燕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接任培才中小学校长职务。
1942年,为了学校发展,董事们在湛江寻找新址,培才小学从高州会馆搬迁至南方路现湛江市十五小的校址。同年,第一届初中学生毕业,增设了高中班。培才中学定址在赤坎鸡岭,自此正式成为独立的完全中学,取名为“广州湾私立培才中学”,并请时任民国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先生题写校名“培才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称“湛江市培才中学”, 陈玉燕继续担任校长。培才中学以其显赫的办学成绩名震粤西、享誉南粤,被冠以“南路学府”美称。培才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从1942年开始就有革命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师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一大批进步学生走上革命道路。校友林才连是南路特委交通站负责人,1948年被捕,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解放初,大批同学积极参军、参干,为革命输送了不少人才。
1952年2月,以培才中学为主体,与市立一中、河清中学、赞化中学合并,更名为湛江第一中学,并商定1937年11月11日为建校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委派王寅代理校长。四校合并后的湛江第一中学,以原培才中学校区为主校区,以市立一中的寸金路新校址 (原雷州师范学校的旧址)作为分校区。1953年9月,初二级八个班学生均到分校区上课,1954年7月,撤消分校区,移交给雷州师范学校(现岭南师范学院),所有师生均回到主校区上课。
1957年秋,许克任湛江第一中学校长。
1969年,湛江一中高中部迁往郊区的克初岭,改名为“五·七中学”。
1984年,杨燊担任校长。
1998年,湛江一中与校友会联合开办初中部,取名为湛江市培才学校,初、高中正式分离。湛江一中迈出了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第一步。
2002年2月,杨耀明担任校长。 2002年7月,湛江一中与锦绣华景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办“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同年,与万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办“湛江一中金沙湾学校”。
2007年7月,湛江一中与寸金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开办“湛江一中培才学校”,校址在赤坎寸宝路。至此,湛江第一中学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育集团。 2007年9月,湛江市培才学校改名为湛江第一中学初中部。
2008年7月,学校取消了初中部。自此,湛江一中成为了高级中学。
2014年2月,郑军担任校长,陈铁军担任党委书记。
2015年10月,湛江一中对原麻章区恒盛实验学校实行教育教学管理,并将其更名为“湛江一中恒盛实验学校”。[1]
基本情况[编辑]
学校本部总面积102,382平方米,现有湛江一中培才学校、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及湛江一中金沙湾学校三所分校。共有105个教学班,学生6,939人,教职工399人,其中高级教师123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38人,有102人就读研究生课程班,平均每年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教师达60余人次。学校每年的高考录取率均在95%以上,重点率均在50%以上[2]。
校训[3][编辑]
著名校友[编辑]
- 苏锵 中科院院士
- 李绍珍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庞巨丰 核物理学家庞巨丰
- 白志健 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主任
- 张云枫 香港文汇报报社社长
- 梁潔華 香港知名艺术家
- 徐益明 中国跳水队总教练
- 劳丽诗 奥运会跳水冠军
历任校长[编辑]
- 1937—1938年 梁其浩
- 1939—1940年 陈全道
- 1941—1949年 陈玉燕(女)
- 1950—1951年 吴朝阳
- 1952—1953年 王寅
- 1954—1956年 王植生(女)
- 1957—1968年 许克
- 1970年 邱铭(女)
- 1971年 吴振文
- 1972—1973年 邓华寿
- 1974—1983年 许克
- 1984—2001年 杨燊
- 2002年—2013年 杨耀明
- 2014年—至今 郑军
衡水模式[编辑]
衡水模式始于2013年,高一级A部的级长赴衡水学习归来,推行衡水中学的跑操活动,要求学生下午放学后在操场集中慢跑,虽然锻炼身体,却大幅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其后更是推广更多形式的衡水模式,例如高强度的学习时间安排,高频次的考试。高考成绩在衡水模式推行的同时一年不如一年,2017年后半年,衡水模式逐渐弱化。
參考文獻[编辑]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湛江一中简介 ;湛江一中学官方网
- ↑ 湛江校训校风 ;湛江一中学官方网
外部链接[编辑]
This article "湛江市第一中学"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湛江市第一中学.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