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
This article "烏克蘭國"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烏克蘭國.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emplate:Infobox Former Country
烏克蘭國(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Держава)是自1918年4月29日至同年12月14日以烏克蘭中部為中心短暫存在的國家。
俄羅斯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舊俄羅斯帝國領土內出現過多個「獨立國家」,在烏克蘭就有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其最高權力機構是烏克蘭最高拉達,然而中央拉達的統治者大多缺乏經驗和政治能力。1918年2月,德國發動一戰東線最後攻勢拳擊行動進攻蘇維埃俄國,德軍迅速佔領了白俄、拉脱維亞、愛沙尼亞、烏克蘭,3月德國和蘇俄和約,割让德國拳擊行動所佔的國家。1918年4月,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被德國軍隊下令解散。烏克蘭國取而代之。德國人扶持烏克蘭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德軍食糧。烏克蘭國還參加了對布爾什維克的戰爭。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不同的是,烏克蘭國的主要支持者是地主階級,採取的是極其保守的政策。在德國戰敗之後,德國軍隊撤出烏克蘭。在這年年底,烏克蘭軍隊發起叛亂,烏克蘭國又被死灰復燃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所取代。烏克蘭國的軍隊在戰後被英法接收。一般將其視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一段時期。
参考文献[编辑]
This article "烏克蘭國"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烏克蘭國.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ポーランド・ウクライナ・バルト史 』/ 伊東孝之,井内敏夫,中井和夫. 山川出版社, 1998.12. (新版世界各国史 ; 20)
Template:俄国革命国家
This article "烏克蘭國"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烏克蘭國.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