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牛欄社
烏牛欄(巴宰語Ao-ran),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舊地名。
歷史[编辑]
本為豐原地區舊社名,因該社率先集體移民至埔里,於清道光三年在台地中央建立會所成立烏牛欄社。
初時臺地尚未開發,在台地中央建置祖厝(巴宰語:bunu xumah)、在台地上種旱作,每年秋季南屏溪底河谷氾濫後開墾成水田種稻,集體開墾分區耕作。
最初的部落移民只有二十多戶男女一百多人,後來由岸裡大社遷來五、六戶,共二十幾戶祖厝。同時期遷移定居於台地東北邊的巴宰族人為阿里史社,與Ba-lua部落崁頂社合併成立了阿里史社Lalusai社。不久後巴宰族從東勢遷來一批人,在烏牛欄社東邊建立大馬鄰社Patakan。兩社於東西兩面成為烏牛欄社的屏障。
地理位置[编辑]
烏牛欄社舊社地位於台地上中央偏西邊靠南港溪河谷壁上,在崖壁沿邊築成部落籬垣的西南籬牆。籬垣外是城下路(現為梅村路),在埔里公路尚未開闢的時代,這條城下路為通往水沙連區的要道。部落籬垣的東北籬牆靠著中央大道鐵山路,部落北邊境與阿里史部落社地相連。
現在愛蘭基督教長老會會所門口,即為舊日烏牛欄部落會所與集會場,乃是以前的部落中心。基督教會所後院是舊部落東門,從東門沿著現在愛蘭路一巷、二巷到愛蘭國小東側為以前烏牛欄部落的社內大道。現在愛蘭國小東側有通往大馬鄰部落的道路,路口為烏牛欄部落的西門。這條路把梅村路與鐵山路相連,是從前兩部落的接境地區。
This article "烏牛欄社"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烏牛欄社.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