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This article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Sheng Kung Hui St. MATTHEW'S Primary School,中文簡稱:聖提馬太小學,英文簡稱:STMS),位於香港上環街,是一所一校的全日制小學。前身為「白思德紀念學校」,是於1876年在香港般含道創辦。1919年遷往荷李活道,易名「荷李活道(大笪地)聖公會學校」。1946年戰後復校,校址設於荷李活道232號,1953年後因校舍需修葺,故暫租用荷李活道一所樓宇作臨時校舍,易名「聖馬太學校」,至1963年始遷至新街12-20號校舍。


學校深明舒適而改善學習環境可有效促進學習的質素,故在1963年度本校於上環新街重建校舍,,校址位於香港上環新街12-20號校舍。於2004年獲敎統局批准小一及小二轉為全日制及於2005年正式轉為一所一校的全日制小學。

現任校監為梁家佐牧師,校長為黃禮灝先生,副校長為葉培程先生。


學校歷史[编辑]

1860年:「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 簡稱C.M.S])委派傳教士東來傳教。由於當時婦女鮮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其中一位傳教士白思德女士於香港島設立了多間以她名字為校名的學校,教授各區婦女。

1876年:為記念白女士的功績,將曾被燒毀後重建於香港般含道的一所創校命名為「白思德紀念學校」。這所學校即是今天聖馬太小學的前身,亦是聖公會第一間小學。

1881年至1931年:又先後共創設十三所學校,學生達數千餘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校務因戰爭而有所停頓。

1887年:聖公會把教育服務拓展至九龍,創辦「土瓜灣聖公會學校」於浙江街,略具雛型。這所學校即是今天聖提摩太小學的前身,亦是聖公會九龍區第一間小學。

1919 年:本校遷往荷李活道,易名荷李活道(大笪地)聖公會學校,即是聖馬太小學的前身。由何理女士接辦。

1945年8月:戰爭結束,香港重光。隨後幾年,大陸各省人士多來港營生,人口亟增,學童人數亦隨之增長。當時,何明華會督對學童教育極表關懷,遂請施玉麒牧師領導辦理復校工作。

1946年:戰後復校,校址設於荷李活道232號。

1950年:本校第一屆畢業生畢業照。

1953年:九月更名聖馬太學校。後因校舍需修葺,故暫租用荷李活道一所樓宇作臨時校舍。

1959年:本校租用東華三院屬下的樓宇作醫臨時校舍,即荷李活道文式廟左鄰。正名為聖馬太小學,校名沿用至今。

1963年:為改善學校環境,本校於上環新街重建校舍,由何明華會督主持奠基禮。

1964年:正式落成。

2004年:本校獲敎統局批准小一及小二轉為全日制。

2005年:本校正式成為一所全日制小學。有兩所校舍,除了上環新街校舍外,另一校舍上環必列者士街。

2006年:踏入二十一世紀,為配合不斷變更的教育政策,維持推動教育工作的優勢,本校的會於2006年6月成立新公司,取名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現時屬下小學共有50間,分布全港各區。

辦學團體[编辑]

本校辦學團體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校訓[编辑]

本校校訓為「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聖公會小學校歌[编辑]

美哉我聖公會學校,林立港九,遠近蜚聲,本主基督博愛精神,樂聚群英。

格我以誠,導我以正,仁義為準,道德為繩, 良師益友切磋礪,培育心靈。

節儉習慣養成,刻苦精神充盈,德、智、體、群、美,應與日俱增。

乃役於人,仰我校訓,學子自當拳拳服膺,努力前程,修身立行,榮耀我主名。


Template:香港聖公會院校 Template:HK-edu-stub

This article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