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題畫文學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This article "蘇軾與題畫文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蘇軾與題畫文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在北宋,愛畫之風勃興,史上罕見,文人品賞繪畫,題詠唱和的風氣亦十分興盛,蘇軾(1037-1101)正是當時文人集團的中心,是歐陽脩(1007-1072)以後北宋文壇與文化界的領袖人物。他提出「士人畫」的觀念,主張表現自我情感思致的繪畫理想;同時將繪畫納入文學傳統的體系中,開創以欣賞文學作品的方式品評繪畫的新面向。
- 在蘇軾的題畫作品裡,有諸多「形」、「神」、「意」、「理」等古老命題,經由重新詮釋而獲得別具意義的生機,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藝術觀念上的啟發,更落實於創作態度與作品風格。
- 關於蘇軾欣賞繪畫的最早紀錄是在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方二十的蘇軾於大聖慈寺中和院觀看唐僖宗皇帝像。仁宗嘉祐二年(1061),蘇軾寫作第一首題畫詩〈次韻水官詩〉,他對於繪畫的興趣培養於故鄉四川的繪畫風氣,以及受父親蘇洵(1009-1066)的愛好影響。[1] 約在熙寧末年,蘇軾開始著手作畫,一方面因其從表兄,也是北宋畫竹名家文同(1018-1097)的指導,另一方面因詩文釀災,為了遠禍全身,蘇軾改以筆墨抒懷,從純粹的觀賞者到創作者,從觀念上的理解到親身體驗,蘇軾對於繪畫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促使他的藝術思想日趨成熟。
- 元豐八年十二月,蘇軾結束黃州謫居生涯返抵京師,與蘇門四學士之間時有題畫唱和之作。在人文薈萃的都城,蘇軾得以觀賞禁中畫院畫家手筆,以及宗室、政要的收藏。此外,王詵(約1048-1104至1122之間)以及畫家李公麟(1049-1106)的家藏與親筆,贏得蘇軾最多的題詠。相傳以蘇軾為首有十六位北宋文人雅士,聚於王詵家花園的「西園雅集」盛事,便是在元祐年間舉行。此段時期為蘇軾題畫詩文的豐收階段,產量豐富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理念如對於詩畫關係、士人畫的思考,也在此時應運而生。
- 到了晚年,貶居嶺南與海南島的蘇軾,欣賞繪畫的機會減少許多,只能隨身攜帶李公麟的《三馬圖》追想元祐舊事。而透過題詠繪畫,蘇軾表達了暮年心境和終極的藝術理想。
- 蘇軾的題畫文學作品包括畫贊、題詩、題記、跋語等等,這些不同類型的作品,依其內容型態和應用範圍選擇文學的體裁。文學體裁之差異,一方面取決於實際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題畫文學至北宋發展成熟,作家運用自如的情形。大致而言,畫贊多題人物和佛像畫,如〈王元之畫像贊〉、〈觀音贊〉;題詩和題記則分別以詩歌和散文為畫家及其畫作而寫,或敘說作者與畫家的交誼、或歌詠畫家的藝術技能、或論述個人的繪畫觀念、或抒發賞畫之心得感想,如〈贈寫御容妙善師〉、〈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淨因院畫記〉、〈畫水記〉等等不遑枚舉。
- 蘇軾跨越文學而涉足繪畫藝術觀、文人畫風、美學理論之形成,舉凡「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等見解,推動了繪畫的抒情寫志功能以及畫家的社會地位,對於中國繪畫創作的影響相當深遠。[2]
This article "蘇軾與題畫文學"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蘇軾與題畫文學.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