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趵突泉[註 1]又名槛泉,旧称泺[註 2],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为古泺水的源头。三股泉水成一线紧密排列,齐声迸发,声势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泉」,是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时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此外有大明湖和千佛山)。“趵突腾空”被古人列为济南八景之一[1]。
地理[编辑]
位置[编辑]
趵突泉位于济南旧城城墙西南角外护城河畔。今趵突泉公园北侧为共青团路,斜对面便是五龙潭公园;东北侧为济南旧城西门,东侧为泉城广场,南侧为泺源大街,西侧为饮虎池街(含万竹园在内),实际横跨历下区与市中区两个行政区。公园内除趵突泉外亦有漱玉泉,马跑泉,皇华泉、杜康泉、沧泉、金线泉等泉池,漱玉泉边有李清照纪念堂。公园西侧有万竹园,系后来并入。
成因[编辑]
趵突泉是典型的自流井,成因也大致与此相同。形成自喷井的条件是山谷地形,地下水沿着岩层向低处流动,在低处的岩石裂缝上升并在较高的水压下产生自喷。
济南地下深层是由不透水的花岗岩构成的底床,上层则是容易透水的石灰质沉积岩。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的最北部,北部则是黄河,故市区地势南高北低,降水从南部山区经过渗透进入地下河,在市区下面汇集产生水压。各大泉群就是泉水外泄的出口。因此,济南市政府为了保护泉池不停喷,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打击地下水开采[2],另一个措施则是在南部山区补水或人工增雨。
景观[编辑]
趵突泉泉池位于公园西侧,三个泉眼并排且稍有错开,泉涌不止,水清见底。泉池西侧为观澜亭,但最佳观测点是在泉池东侧和北侧,北侧距离泉眼最近,东侧则可将观澜亭、“第一泉”石碑及泉水一览无余。泉水涌出后沿北侧河道一路汇入护城河内。
管理与维护[编辑]
趵突泉作为济南市的象征之一,历史上曾多次断流。自有水位数据以来第一次断流是在1976年3月30日[3],此后一直断续喷涌,在1999年3月14日至2001年9月17日期间甚至断流长达926天。最近一次复涌是在2003年9月6日,自此持续喷涌至今[4]。由于趵突泉在济南的重要地位,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每日皆公布趵突泉及黑虎泉之地下水位[5]并刊登于市内报纸上,并在趵突泉水位低于28.15米时发布黄色预警,低于28米时发布橙色预警,低于27.60米时发布红色预警[6]。亦有民间爱好者整理每日水位[7]。2021年10月18日趵突泉水位曾达到30.18米,为1966年来最高[8];但并非每年水位都能突破29米大关[9]。
曾有人质疑趵突泉乃人工打造,景区方面专门辟谣[10]。
自1980年起,趵突泉每年皆举办春节灯会,惟2020年至2022年因2019冠状病毒病原因取消。
公园内有一泉池曾经饲养海豹两只[11][12],但因管理不善被责令整改[13]。
历史记载[编辑]
《春秋》中记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鲁桓公)及齐侯(齐襄公)会于泺”。
乾隆皇帝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多次经过济南,趵突泉旁边石碑就是御笔亲题“第一泉”。另御笔题碑“激湍”立于泉池东南侧,惟“激”字笔画与今日不同。
参考文献[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趵突泉"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趵突泉.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脚本错误:没有“Unsubst”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趵突泉"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趵突泉.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註釋[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这个模块。
参见[编辑]
Template:济南八景 Template:七十二名泉 Template:济南市境内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Template: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REDIRECT Template:济南古城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category_shell”这个模块。Template:Shandong topics
This article "趵突泉"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趵突泉.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