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白烈 (Blake Goldring)
This article "高白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高白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emplate:新闻稿
高白烈 (Blake Goldring) | |
🏳️ Nationality | 加拿大 |
---|---|
💼 Occupation | 宏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兼
行政總裁、商人、企業家、慈善家 |
❤️ Spouse(s) | Belinda (Priebe) Goldring |
高白烈(Blake Charles Goldring M.S.M., CD, LL.D.,CFA)加拿大商界領袖、慈善家和企業家,在宏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AGF Management Limited) 擔任主席兼行政總裁。這家以加拿大為基地的獨立投資管理公司,早於1957年為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服務。在高白烈的領導下,宏富的資產總額於 2017 年增長至約近 370 億元[1]。高白烈也是 Canada Company: Many Ways to Serve 的主席,這是他於 2006 年創辧的無黨派組織,旨在匯聚加國各地的社區領袖,給予軍人和家庭更多的支持。
早年生活和教育[编辑]
高白烈的父母 C. Warren Goldring 和 Barbara (Dowd) Goldring 共有 5 名孩子,他在家中排行第二,早年就讀於多倫多的聖安德魯斯初中 (St. Andrew's Junior High) 和約克米爾斯中學 (York Mills Collegiate Institute)。
高白烈其後進入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維多利亞學院 (Victoria College),以經濟學榮譽學位畢業[2][3]。在大學的第四年,他成為在當時以滿地可為基地的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 (AIESEC) 的全國副會長。繼此項任命後,他轉往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履行會長職責,並完成其本科學位課程。繼續求學的高白烈隨後在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就讀研究生課程[4],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MBA])。[4]
1984 年,高白烈成為加拿大銀行學會院士 (FICB)。
1996 年,取得特許財務分析師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簡稱 CFA) 專業資歷。
2008 年,榮獲皇家軍事學院 (Royal Military College) 頒發榮譽法學博士學位[5]。
事業[编辑]
早期職涯[编辑]
高白烈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畢業後加入滿地可銀行 (Bank of Montreal)[3],在駐於多倫多的 5 年期間,先後任職於國際銀行部門和企業銀行部門。
宏富事業[编辑]
1987 年末,高白烈離開滿地可銀行,轉投宏富 (AGF)[3]擔任分析員,負責該公司的日本投資組合,然後於 1989 年接掌魁北克和東部銷售區域的業務[3]。1991 年,他的職責擴展到正在愛爾蘭發展的宏富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AGF International Advisors Company Limited)。1994 年,他獲委任為宏富的銷售和市場推廣主管。
1997 年,高白烈成為宏富的總裁兼營運總監。3 年後於 2000 年獲任命為行政總裁[3]。到了 2006 年,他獲委任為宏富的主席兼行政總裁[6]。
該公司在高白烈的領導下收購了多家財富管理公司,包括 Global Strategy Holdings [2000 年]、Cypress Capital Management [2004 年]、Doherty & Associates Investment Counsel [2004 年]、Highstreet Asset Management [2006 年]、Acuity [2011 年] 和 FFCM [2015 年]。在這段期間,該公司建立了一家名為宏富信託 (AGF Trust) 的信託公司,其後 [2012 年] 以 4.2 億元出售予勞倫特銀行 (Laurentian Bank);而第三方行政管理公司 Unisen 則於 2005 年以 1.14 億元售予花旗銀行 (Citibank)。
高白烈亦監督 NCL Investments 於 2002 年與英國倫敦的財富管理公司 Smith & Williamson 合併的交易。
高白烈身為主席兼行政總裁,帶領宏富旗下 4 個策略投資平台發展,擴大公司的客戶群,納入了更多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投資者,讓原以互惠基金為本的業務更呈多元化[7][8]。4 個平台專注於機構、私人客戶、零售和另類投資管理[7][9]。
此外,宏富在加拿大和美國推出交易所買賣基金[10],以加強其國際投資組合的產品陣容。宏富開發對環境有利的可持續投資方案,是這方面的創新者。
社區參與[编辑]
獲授榮譽上校[编辑]
終身不渝地愛好歷史的高白烈於 1996 年與加拿大皇家軍團 (The Royal Regiment of Canada) 建立了聯繫。2005 年,他接替時任加拿大皇家軍團榮譽上校的(退役)少將 Reginald W. Lewis[4]。高白烈接受任命,從 2006 到 2011 年擔任加拿大皇家軍團的榮譽上校。在其任期內,加拿大皇家軍團於 2009 年更換軍旗;於 2007 年主辦多倫多軍官舞會 (Toronto Garrison Officers' Ball),為阿富汗的醫院籌款 25 萬元;並為北極灣的皇家加拿大陸軍少年團頒授帽徽。
2011 年,高白烈對加拿大陸軍的支持得到表彰,獲委任為加國首名的加拿大陸軍榮譽上校[11]。這項任命於 2016 年展期至 2017 年 11 月[12]。
Canada Company: Many Ways to Serve[编辑]
2006 年,高白烈創立 Canada Company: Many Ways to Serve[3],該組織透過各種舉措支持加拿大的武裝部隊,加強加國軍方和商界領袖之間的聯繫[3]。Canada Company 有許多支持軍人社群的計劃,包括為陣亡士兵家庭提供協助的獎學金計劃,協助退伍軍人過渡到民間工作場所的軍人就業過渡 (Military Employment Transition,簡稱 MET) 計劃[13][14]。首批重大舉措之一是協助一名寡婦,其夫在阿富汗被殺。某金融機構引用「戰爭排除條款」(War Exclusion Clause),要取消該家庭的房貸抵押贖回權。Canada Company 與數家保險公司合作,確保落實有關政策,使上述的排除條款不能再應用於被政府遣派至可能涉及死亡危險情況的軍人個案。
其他社區參與[编辑]
高白烈是多倫多的新寧健康科學中心 (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in Toronto) 的董事會主席[15]、C.D. Howe Institute 的董事兼主席、Jeanne Sauvé Foundation的董事,以及加拿大電影中心 (Canadian Film Centre) 的董事[16][17]。2011 年,他和市議員 Michael Thompson 同任多倫多繁榮倡議 (Toronto Prosperity Initiative) 報告的主席[18]。高白烈也活躍於多倫多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校友社群,他向體育運動、學生生活、課程和將士紀念塔 (Soldiers' Tower) 作出了巨額捐獻[19]。尤其重要的是資助 Vic One 課程中的 Norman Jewison Stream 科目,並與其妹妹 Judy Goldring 和父親 Warren Goldring 一起負責在維多利亞大學興建學生中心 Goldring Student Centre[20]。
此外,高白烈也在更廣泛的加國商界多方參與,他是多倫多金融服務聯盟 (Toronto Financial Services Alliance) 的領導理事會成員[21]。他是世界總裁組織 (World Presidents' Organization,簡稱 WPO),以及加拿大投資基金協會 (IFIC) 的特設策略研究委員會的成員。他亦是多個機構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韋仕敦大學 (Western University,前稱西安大略大學) 的羅倫斯國家政策與管理中心 (Lawrence National Centr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22]、卡爾頓大學 (Carleton University) 的全球水資源研究所 (Global Water Institute)、Mosaic Institute 及國防協會研究所會議 (Conference of Defense Associations)。另外,他也是以報道加拿大和國際事務為題的加國綜合雜誌《The Walrus》的全國諮詢委員會會員。
高白烈所支持的其他事業和團體包括在新寧健康科學中心成立外科腫瘤學研究 Sherif & Mary-Lou Hanna 冠名講座教授席以研究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 (TAVI)[23]、公益金 (The United Way)、多倫多交響樂團 (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加拿大電影中心,以及一系列的其他慈善機構。
獎項與表彰[编辑]
在其職業生涯中,高白烈參與了多個董事會和委員會,在金融業內和外界都贏得獎項。
過往的任命包括:多倫多大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委員會的前主席、多倫多會所 (The Toronto Club) 理事會的前成員、Bishop's Company 的前主席、國家會所 (National Club) 的前主席兼董事會成員、Bishop Strachan School Foundation 的前主席、加拿大投資基金協會 (Investment Funds Institute of Canada) 的前副主席兼董事、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加拿大分會的前董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校友基金會 (全球) 的前任國際主席,以及多倫多交響樂團 (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的前副主席[24]。
2003 年,高白烈被列入加拿大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的名人堂。
2007 年,在加拿大投資大獎頒獎晚會 (Canadian Investment Awards Gala) 上獲頒最具影響力人物獎。
2009 年,得到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雅柏獎 (Arbour Award)[25]。
2012 年,獲頒女皇鑽禧紀念獎章 (Queen's Diamond Jubilee Medal)。
2013 年,聖公會多倫多教區向他頒發勛章 (Order of the Diocese)[26]。
2017 年,他服役 12 年而獲頒加軍勛章 (Canadian Forces Decoration)。
聖約之子會 (B'nai B'rith) 在 2011 年的頒獎晚宴上表揚他為社會進步所作出的重要貢獻。2013 年,他獲聖公會多倫多教區頒發勛章,表揚其社區服務[27]。
高白烈對加拿大軍方的貢獻,讓他於 2009 年獲加拿大總督頒發軍功獎章 (Meritorious Service Medal)[5]。2014年,他也獲加拿大國防協會研究所 (Canadian Defense Associations Institute) 頒發 Vimy Award,表彰他為加強加軍與公眾之間聯繫所作出的貢獻[28]。
私人生活[编辑]
高白烈與妻子和 3 名女兒居於加拿大多倫多[29]。
參考文獻[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高白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高白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3.0 3.1 3.2 3.3 3.4 3.5 3.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4.0 4.1 4.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5.0 5.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7.0 7.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高白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高白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高白烈"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高白烈.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