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鵬展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維基百科:已刪除內容查詢/查詢/魏鵬展

魏鵬展(Jeffrey Ngai Pang Chin,1980年-),香港詩人、塘尾道官立小學教師、香港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碩士、博士研究生(研究古典詩)、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中學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他的創作包括新詩、評論、影評等,作品散見於《香港文匯報》、《教協報》、《教聯報》、《香港文學》、《香港作家》、《情詩季刊》、《秋螢詩刊》、《80s Renaissance》、《台灣笠詩刊》、《台灣秋水詩刊》、《圓桌詩刊》、《台灣乾坤詩刊》、《加拿大北美楓》、《公教報‧喜樂少年》、《好漢坡詩 刊》、《情約自然》、《香港文學報》、《語文教師》、《文學評論》和《美國新大陸詩刊》等刊物,作品遍及中港台和外國的詩刊、文藝雜誌或報紙上。他的童詩〈螢火蟲〉曾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第七屆當代作家詩文朗誦比賽),作品被收入《天地情懷》(2011年)。

他現正為一份報紙副刊寫專欄,談論寫詩方法、文章作法和普粵對比。

寫作信念:將唐詩的意境、神韻帶到新詩中,把人的情脈、都市景物的神髓形象化,又能寫出人與人之間的深情,以表達深刻的主題,從而引起讀者共 鳴,此之 謂中學為體;形式和技巧取法於西方文學技巧,希望藉著創新的形式和技巧,能為主題和風格帶來突破,使作品有想像空間和耐人尋味,從而表現含蓄蘊藉的風格;認同現代派的文學觀,反對使用成語、熟語等高度凝煉的詞語,強調新詞、新句、新思維,也學習他們勇於創新和突破的寫作態度,此之謂西學為用;不評政治,不 論時事,追求純文學藝術。

人類靈魂工程師 → 身為教師,他希望塑造學生的靈魂,讓他們的靈魂發光;作為創作人,他以同情和共鳴的心看世界,希望作品能陶冶人們的性情,增進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感通。他認為創作人應以同情和共鳴的心看世界,才能深入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脈和事物的神韻,也只有以同情和共鳴的心去創作,作品才能感動人心,令讀者產生共鳴,也就是作者與讀者透過作品而有心靈上的感通。人與人多一點感通、共鳴和同情,矛盾和衝突也就不見了,這又是文學的社會作用,也是他創作文學的中心思想。


創作成績(選最近刊登作品)[编辑]

新詩[编辑]

  • 直路 (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68期,2009年2月15日,頁28)
  • 十四行詩〈天池〉 (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69期,2009年3月15日,頁30)
  • 街市(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69期,2009年3月15日,頁30)
  • 十四行詩〈長白山〉(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70期,2009年4月15日,頁52)
  • 十四行詩〈長白山瀑布〉(刊登於《秋螢》詩刊,第70期,2009年4月15日,頁52)
  • 華山(刊登於《80s Renaissance》,創刊號,2009年4月,頁15)
  • 詩會(刊登於《香港文匯報》,2009年5月9日,C3)
  • 詩會(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71期,2009年5月15日,頁50)
  • 青馬大橋 (刊登於《新大陸》詩雙月刊,112期,美國,2009年6月,頁23)
  • 酒吧 (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72期,2009年6月15日,頁60)
  • 童詩兩首 - 螢火蟲 (刊登於《香港作家》雙月刊,2009年7月第4期,頁11)
  • 尋 (刊登於《秋螢》詩刊,復活第73期,2009年7月15日,頁110)
  • 青馬大橋(刊於《圓桌詩刊》,2009年25期,頁25)
  • 長白山瀑布(刊於《情詩季刊》,中國,2009年17期,頁119)
  • 直路(刊於《情詩季刊》,中國,2009年17期,頁119)
  • 馬坑監獄 (刊登於《秋螢詩刊》 ,復活第74期,2009年8月15日,頁38)
  • 童詩2首〈螢火蟲〉(刊登《笠詩刊》,台灣,2009年6月第271期,頁76)
  • 城中公園 (刊登於《秋螢詩刊》 ,第76期,2009年10月15日,頁39)
  • 破校(刊登於《文匯報‧文藝天地》,2009年11月6日,C1)
  • 尋 (刊登於《秋水》詩刊,台灣,143期,2009年10月,頁27)
  • 馬坑監獄(刊於《圓桌詩刊》,2009年26期,頁23)
  • 城中公園(刊於《圓桌詩刊》,2009年26期,頁23)
  • 天水圍(刊於《圓桌詩刊》,2009年26期,頁22)
  • 破校(刊登於《秋螢》詩刊,77期,2009年11月15日,頁46)
  • 馬坑監獄 (刊登於《香港文學》 ,300期,2009年12月,頁94)
  • 旺角(刊登於《秋螢》詩刊,78期,2009年12月15日,頁53)
  • 霧中泰山(刊登於《Renaissance》,4期,2009年12月,頁33)
  • 茶餐廳(刊登於《香港作家》,2010年1期,頁12)
  • 電車(刊登於《新大陸》詩刊,美國,116期,2010年2月,頁23)
  • 茶餐廳(刊登於《乾坤詩刊》,台灣,53期,2010年,頁32)
  • 樓上café (刊登於《秋螢》詩刊,80期,2010年2月15日,頁47)
  • 破校(刊登於《圓桌詩刊》,27期,2009年,頁17)
  • 茶餐廳(刊登於《圓桌詩刊》27期,2009年,頁17)
  • 臭格(刊登於《秋螢》詩刊,81期,2010年3月15日,頁24)
  • 郊遊(刊登於《Renaissance》詩刊,5期,2010年3月,頁55)
  • 織圍巾 (刊登於《秋螢詩刊》82期,2010年4月15日,頁54)
  • 鄧氏宗祠 (刊登於《秋螢詩刊》82期,2010年4月15日,頁55)
  • 樓上cafe(刊於《圓桌詩刊》,2010年28期,頁14)
  • 城中公園(刊於《北美楓》,加拿大,2010年2月,頁52)
  • 微雨(刊於《圓桌詩刊》,2010年28期,頁13)
  • 郊遊 (刊登於《秋水詩刊》,台灣,145期,2010年4月,頁38)
  • 光纖(刊登於《秋螢詩刊》 ,復活第83期,2010年5月15日)
  • 葬花(刊登於《秋螢詩刊》 ,復活第83期,2010年5月15日)
  • 螢火蟲走了(刊於575期《教協報》2010年6月14日,頁4)
  • 鄉泉 (刊登於《秋螢詩刊》84期,2010年6月30日,頁83)
  • 螢火蟲走了 (刊登於《秋螢詩刊》84期,2010年6月30日,頁83)

詩評[编辑]

  • 仰望(非馬)(刊登於《圓桌詩刊》,2009年25期,頁105-106)
  • 看划龍船(非馬) (刊登於《圓桌詩刊》,2009年25期,頁106-107)
  • 鬍鬚地(周瀚)(刊登於《澳洲彩虹鸚》,澳洲,2010年21期,頁60)

影評[编辑]

  • 沖天救兵(刊登於《澳洲彩虹鸚》,澳洲,2009年20期,頁62)
魏鵬展
Born 4/6/1980 [1] in Template:BHKG
🏳️ Nationality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 Education 博士
💼 Occupation
中文教師、詩人


魏鵬展(1980年


This article "魏鵬展"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魏鵬展.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魏鵬展"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魏鵬展.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香港作家、新詩詩人[2]。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香港教育學院[3]香港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碩士[4][5]中山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著有《新詩創作法》及詩集《在最黑暗的地方尋找最美麗的疤》[6][7][8],曾獲工人文學獎[9]

参考文献[编辑]

  1.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魏鵬展"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魏鵬展.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1. http://www.hkauthors.com.hk/authors.php/authors.php?page=27&id=7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http://www.hkauthors.com.hk/authors.php/authors.php?page=27&id=7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百家文學雜誌》2014年2月30期,香港,p.119,出版社:諸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ISSN 2074-7527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魏鵬展 香港詩人的堅持〉(人物專訪)《龍週(九龍西)》123期,2021年2月3日,頁11
  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魏鵬展"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魏鵬展.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外部連結[编辑]


This article "魏鵬展"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魏鵬展.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