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臺灣
This article "2012年7月臺灣"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2012年7月臺灣.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2012年7月 (民國101年) |
>> | |||||||||||||||||||||||||||||||||||||||||||||||||
| |||||||||||||||||||||||||||||||||||||||||||||||||||
臺灣新聞動態/維基新聞 | |||||||||||||||||||||||||||||||||||||||||||||||||||
世界/中国大陆/臺灣 |
7月2日[编辑]
- 特偵組偵辦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索賄案事件,1日以被告身分傳喚林益世到案,2日林益世坦承收賄認罪,遭到特偵組依涉貪污罪嫌重大,有串證、滅證之虞,向台北地院聲請羈押禁見獲淮,併禁止通信接見。中央社、聯合新聞網
- 依據戶籍登記資料排行顯示,男性名字首榜「家豪」(計14,229人)、女性名字首榜「淑芬」(計33,063人)。而性別相異但同名同姓者,以「張家華」居冠。夫妻同名同姓者,台灣僅一對。中央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4日[编辑]
- 榮電公司傳出欠債41億元,財務出現危機,榮電曾試圖增資失敗,目前可能宣布破產。它可能是退輔會體系中第一間倒閉的公司。聯合新聞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灣民間保釣船「全家福號」漁船在5艘海巡艦陪同下,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漁船在早上7時左右,抵達距離釣魚台1.7浬海域時遭遇日本船艦;8時多,日方要求登船,海巡艦全力阻擋,1小時後,漁船成功繞行釣魚島一周後順利返台。保釣人士攜帶五星旗前往,但未帶中華民國國旗,引發討論。中央社、台視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7日[编辑]
- 日本「朝日新聞」今天以頭版頭條報導,野田政府派人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準備在今年內將釣魚台列嶼收歸國有。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今天表示釣魚台列嶼為中華民國領土,日方採取的片面措施或主張,中華民國不會承認。中央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今日馬祖舉辦博弈公投,結果支持博弈者有1795票,反對者1341票。中時電子報
- 中國哈爾濱教師旅行團,行經國道3號南下109公里處、新竹香山交流道附近時,遊覽車疑似爆胎翻覆,司機無生命跡象,造成1死39傷慘劇。中時電子報、自由電子報脚本错误:没有“Unsubst”这个模块。
7月8日[编辑]
7月10日[编辑]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4/ROCAF_Songshan_Air_Force_Base_Peform_a_21-Gun_Salute_for_Military_Review_of_President_Ma_20120710a.jpg/250px-ROCAF_Songshan_Air_Force_Base_Peform_a_21-Gun_Salute_for_Military_Review_of_President_Ma_20120710a.jpg)
-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首次以三軍統帥、大閱官身分,上午10時主持於空軍松山基地舉行的民國101年空軍部隊校閱及EC225直升機成軍典禮。總統除乘車校閱地面部隊與裝備外,並視察EC225直升機機內,空軍實施戰機空中分列式及EC225超級美洲獅救護直昇機吊掛操演。中央社1、中央社2
7月11日[编辑]
7月12日[编辑]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以怪手拆除了校內的學生活動中心,樂群堂。樂群堂建立於1958年,接受美國援助建立,是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大學校園中建立的第一棟學生活動中心。師大校方準備在原址興建另一棟大樓。自由時報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遣漁政船進入釣魚台海域巡航。日本外交部對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但未被接受,中國政府表示將會不定期在釣魚台海域巡航,以保衛主權。中華民國外交部指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大陸屬於中華民國,所以我國與中國在釣魚台事件上沒有爭議,只跟日本有爭議,對於中國漁政船進入釣魚台海域,外交部無須反應。蘋果日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14日[编辑]
- 國際棒球總會(IBAF)執委會今天在台北舉行,會長法卡利(Riccardo Fraccari)與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共同宣布,2013年第二屆世界少棒錦標賽正式落腳台北。中央廣播電臺脚本错误:没有“Unsubst”这个模块。
7月16日[编辑]
7月20日[编辑]
- 藝人大炳(余炳賢)因肺部被真菌嚴重感染,肺部出現破洞,20日因肺炎病逝北京,得年37歲,遺體已經在22日火化,23日晚上在弟弟小炳、炳媽的護送下回到台灣。NOWnew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Tto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22日[编辑]
- 南投市八卦山上天空之橋景,今日正式啟用,天空之橋以265個階梯連結而成,懸空掛在南投與彰化兩縣之間,彎垂的吊橋,全長204公尺,最深達70公尺,可遠眺彰化平原的美景。台視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23日[编辑]
- 行政院主計處新聞稿發布指出,民國101年(2012年)六月份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六月失業率為4.21%,與上月上升0.09%,較上年度六月份亦下降了0.14%。六月就業率,較上月上升0.18%,較上年度六月份則增1.47%。就業方向與上月比較,主要在服務部門增加(0.16%))、工業部門(0.18%)、農業部門亦增加(0.34%)。但若與上一年度同月比較,服務部門增加(1.89%)、工業部門增加(1.37%)、農業部門亦增加(0.56%)。新聞稿/行政院主計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25日[编辑]
7月26日[编辑]
- 立法院臨時會,通過NCC委員石世豪、虞孝成、彭心儀及陳元玲任命案。聯合報脚本错误:没有“Unsubst”这个模块。
- 爆發旺中案走路工事件,旺旺中時集團旗下多個新聞媒體,攻擊學者黃國昌,以走路工雇用學生前往抗議。聯合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27日[编辑]
- 倫敦攝政街商圈於7月24日懸掛各國國旗以慶祝奧運,其中也包括中華民國國旗。於7月26日突然遭撤下,27日證實,因為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抗議,所以英國外交部協調奧運籌委會,將中華民國國旗撤下,目前換成中華奧會會旗。自由時報、蘋果日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30日[编辑]
- 中華奧運代表團舉重選手許淑淨在倫敦奧運女子舉重53公斤級,以抓舉96公斤、挺舉123公斤,總和219公斤奪下銀牌,也是中華代表團倫敦奧運的首面獎牌。中央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大金控董事李岳蒼的二子李宗瑞,涉嫌下藥迷姦女模和女星,並偷拍記錄,人數將近60名。警方掌握證據即將逮捕時,本日晚間搬家逃亡,下落不明,8月1日發佈通緝令。Nownews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wnews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月31日[编辑]
- 中華民國陸軍北測中心湖口訓練中心184台地要塞管制區的廢棄戰車引擎遭偷竊變賣。警方本日循線逮捕兩名嫌犯,並找回贓物。自由時報、中央社
- 《自由時報》及其副總編輯鄒景雯控告《聯合報》案,臺灣高等法院二審判決駁回《自由時報》上訴,《聯合報》勝訴。二審判決指出:2006年國務機要費案,《自由時報》未盡媒體自律之責,反而企圖以南線專案報導影響檢察官辦案及閱聽人的判斷;《聯合報》【黑白集】在法院確定南線專案是時任總統陳水扁捏造後,根據此一確定事實,評論南線專案報導屬假新聞置入性報導,並非毫無所本,更非空穴來風、無的放矢[1]。
參考資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2012年7月臺灣"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2012年7月臺灣.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2012年7月臺灣"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2012年7月臺灣.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2012年7月臺灣"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2012年7月臺灣.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This page exists already on Wikip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