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This article "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NoteTA”这个模块。 2024年9月,台灣和香港部分學校的名稱被一些Google地圖用戶利用其「提出修改建議」功能進行惡意篡改。[1][2]
在台灣,最初被懷疑此舉為「黑客襲台」。經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大多數可疑IP來自同校學生,最終才明白這只是學生們的惡搞行為。[3]
起因[编辑]
2024年9月,Threads 平台上出現了以學校改名為主題的討論串,引發了多名學生參與並掀起了共同更改校名的風潮。[4]
在事件发生前,2019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的名稱在Google地圖上遭到惡意篡改。香港中文大學被改為「香港暴徒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則變為「香港洋紫荊革命浸會大學」。這一篡改事件與當時的「逃犯條例」和「反修例」運動密切相關。[5]
反應[编辑]
台灣的教育部隨即介入,並聯繫Google台灣,要求其儘速恢復正確的校名。并呼籲各校透過「聲明商家擁有權」取得管理權限,以便及時修正錯誤資訊。警方已展開調查,並提醒民眾隨意修改地標名稱可能涉及法律問題。[6][7]9月24日,教育部宣布已向Google申請「地標名稱擁有權」。[8]
2024年9月22日,台湾的全教總希望Google能立即更新正確資訊,並建立防範機制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建議教育部協助受害學校提起侵權團體訴訟,以儘快平息風波。教育部回應,事發後已請Google公司負責單位提出解決方案,並聯繫數位發展部以督促Google處理此事。[7][9]各校也對學生發出警告,強調這類行為的法律後果。
Google於2024年9月23日表示,針對該事件,已採取措施防止進一步濫用,並移除違反《Google地圖使用者原創內容政策》的編輯內容。並強調,雖然用戶貢獻內容有助於保持地圖資訊的真實性,但當出現原創或不當內容時,會迅速處理。用戶若發現錯誤內容可向官方反應。 [10]
參考資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參見[编辑]
This article "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Google地圖改校名之亂.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