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dot
This article "Wikidot"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Wikidot.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Wikidot"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Wikidot.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脚本错误:没有“NoteTA”这个模块。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clobbered parameters”这个模块。
Wikidot是一家面向每个人的免费托管wiki的服务商。可以用来发布内容,共享文档,与朋友或同事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社群。每个月wikidot流量都超过二百万。SCP基金会即建立于wikidot。目前在wikidot上有超过二千五百万个页面。[1]通过wikidot的工具,创建自己的wiki轻松简单,诸多巨大活跃的门户网站也建立在wikidot上。
Wikidot历史[编辑]
在2007年,在一些私人投资者[谁?]的协助下,米哈尔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了Wikidot。在2008年1月,Wikidot正式宣布开源。Wikidot的收入来源于广告及技术支持,以及许可证;其公司的办事处设在波兰托伦。[2] 米哈尔·弗兰克及彼得·延斯波兰(运营办公室总经理)是最初的二名职员。 彼得·延斯波兰同时还是iMatix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自1991年以来一直活跃在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领域;米哈尔·弗兰克是前天体物理学家,认证的软件开发人员以及Wikidot自2006年以来的架构师和首席开发人员。[2]在2010年2月26日,彼得离开CEO的位置,继续在iMatix公司工作。[3]
自2008年开始,Wikidot一直处于alexaTOP10000中,目前的排名是第3721名。[4]
2008年3月,Wikidot开始提供专业版的Beta测试,并于12月17日,Wikidot正式推出了这项功能。[5]
自2011年1月开始,Wikidot开始实验项目“翻译Wikidot”,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将最常用的命令,帮助文本等从英语翻译为“每一个希望”的语言。一个星期后,有些语言,如德语,法语和塞尔维亚语率先由翻译完成,西班牙文,中文,俄语,芬兰文,意大利文紧接着翻译完成。wikidot的多语言化都是基于志愿者的翻译。
功能和特点[编辑]
Wikidot.com支持无限的网页及用户。[6]站长可以将wiki设为SSL加密,但是需要订阅Wikidot的付费会员Pro +。将wiki映射到现有域(比其他wikidot.com)、自定义隐私设置、分配权限以及在特定的页面互动等则是免费账户即可体验的功能。。站长可以很轻松地加入Flickr,YouTube和其他网站的嵌入功能。[7]
在2012年8月30日,Wikidot宣布,计划开始将内容从传统的数据中心转移到Amazon云.在2012年9月4日完成后,访问速度显着增加。[8] 从9月12日起,Wikidot开始在Amazon云中存储用户上传的文件。并定期备份,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9]
Wikidot引擎基于开源的Text_Wiki。每个站点上可以得到一个.wikidot.com域名(如mywiki.wikidot.com)。站长也可以托管自己的域名(如设定mywiki.com ),[10]如果允许Wikidot显示广告,站长可以获得80%的收入。wiki内均设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封禁用户和IP地址,用户间还可以互相发送消息。
wikidot还提供puppet,wikidot的独有配置工具。[11]puppet与其他手工操作工具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puppet的配置具有稳定性,因此用户可以多次执行puppet, 一旦用户更新了配置文件,puppet就会根据配置文件来更改机器配置。puppet会让系统状态同配置文件所要求的状态保持一致. 比如用户配置文件里面要求ssh服务必须开启. 假如不小心ssh服务被关闭了,那么下一次执行puppet的时候,puppet会修正这个异常 用户可以使用puppet管理服务器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初始化到退役. puppet可以长年让服务器保持最新状态.只要一开始配置文件正确,用户无需去维护文件。通常用户只需要给机器安装好puppet,然后剩余的工作都由puppet来完成。[12][13]
wikidot目前提供精简版,专业版和Pro +,其中专业版和pro+是收费的。[14]收费版包含更多功能,如高级编辑,标签云,灵活的权限系统,自定义主题,以及通过谷歌的AdSense创收等。
Wikidot还提供了一个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支持所有XML-RPC协议的网页。所有付费用户有两个API(只读和读写),但是免费用户也可以在开发者请求页面申请这些功能。外部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键值来读取或写入数据:categories, files, tags, pages 以及users.[15]
特点[编辑]
- 谁都可以注册一个.wikidot.com域名(由于网站滥用,所有使用中国大陆邮箱绑定的帐号将被拒绝建立网站。[lower-alpha 1])
- 可以选择适用于公共和私人维基灵活的许可制度
- 可定制的主题,支持自定义的外观
- 支持众多小部件
- 允许通过AdSense获取收入[16]
- 大量的支援文档和一个活跃的社群
优势[编辑]
Wikidot有一个干净的用户界面,易于学习和使用。对于有经验的用户来说,Wikidot是强大,用户界面友好的。根据统计,40%以上的wiki都是个人创建的。[17]
批评[编辑]
Wikidot被批评为对初学者过于复杂。它没有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语法也与其他维基项目不同。免费账号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而且会在某些情况下显示文本广告;对于高级用户来说,它的权限功能太简单了。开发的产品进程较慢以及很多用户希望的功能完成缓慢也是批评的重点。[18]
此外,Wikidot的开发维护性差与Bug较多也是被诟病的主要原因。[18]
社群[编辑]
Wikidot的专家用户在维基社区为他人解答疑难,Wikidot社群致力于为新人解答并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讨论并发布源代码[19] 、主题、网站模板,多语言翻译等[20]目前,社群支持的语言有德语、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土耳其语、日语、荷兰语、波兰语、中文、印尼、罗马尼亚以及葡萄牙文。
2009年10月,社群推出了一个“为Wikidot为新用户设计主页”的活动。[21] Wikidot社群使用知识共享署名 - 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发布内容。[22]
每个用户都有级别,这是根据用户的活动,参与和经验所建的一个指标。最高级别表明用户精通Wikidot语法并活跃在社群,是一个“Wikidot大师”。[23]
2022年Wikidot被俄罗斯黑客袭击事件[编辑]
从2022年5月17日开始,一些用户报告了Wikidot多语言功能失灵的问题。2022年5月19日,Wikidot所有页面均无法正常访问。次日,Wikidot官方公布称Wikidot服务器在2022年5月19日遭受了黑客袭击,而袭击来源于俄罗斯。[24]2022年5月25日,Wikidot重新上线恢复工作。然而,由于黑客袭击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等一系列原因,Wikidot关闭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对Wikidot的访问。这一做法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争议。[25]
注解[编辑]
- ↑ 但是使用中国大陆邮箱绑定的账号仍然可以通过网页克隆模块间接建立网站
另请参阅[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Wikidot"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Wikidot.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2.0 2.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Internal Wikis – Wikidot.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www.laptopmag.com Access date: October 11, 2009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Wikidot, crea wikis de forma sencilla y rápid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ch 25, 2009 desarrolloweb.com Access date: October 11, 2009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Wikidot news:Unilimited members for private wikis, Feb, 28, 2008 Access date October 11, 2009
- ↑ 18.0 18.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Wikidot"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Wikidot.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Wikidot"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Wikidot.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