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This article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电视广播的传送与发展状况。
信号播送[编辑]
频道传送[编辑]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可分为免费频道、CGTN外语频道、数字付费频道、海外频道、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办频道。具体哪些频道需要单独购买还是包在基本收费中,视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政策而定。
- 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国内版与港澳版,节目除在国内版播放无港澳播放权的节目时会不同以及广告不同外基本一致。澳门播放版本现与香港同步。
-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分亚洲、欧洲、美洲三个独立频道,分别在以上地区播出,新闻节目会并机播出。因标清信号存在原先4:3节目拉伸播出,以及亚洲版存在中国内地的商业广告,故会根据各国相关规定,视情况会额外定制标准过滤化版本上链(即标清4:3节目左右黑带播出、无商业广告),并传输信号至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以遵守各国相关法律,如同综合频道港澳版。
- 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赛事频道:由原高清影视频道、高清综合频道置换而来,卫星仅高清信号。
- 电影频道:该频道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挂靠频道,由旗下直属事业单位“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独立制播[1],运营工作实际隶属于中国电影集团[2],总台通过中央卫传中心负责频道收视费的收取及其标清版的卫星上链。该频道拥有独立的官方网站,即1905电影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的部分节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原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对外称作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制作;中国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的部分节目委托给农业农村部所属的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作。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和农影中心也分别拥有各自独立的官方网站,即中国军视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农视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9年8月1日之前分别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节目和农业节目。
- 中国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该频道归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另有面向海外地区的“CCTV-戏曲”。但在港澳地区的央视戏曲频道则是转播内地版CCTV-11。
- 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前身“西部频道”,仅覆盖西部地区的综合性频道,后因覆盖率和收视率低而转型为“社会与法频道”,但全国大多地区有线闭路模拟电视亦没有该频道(同2011年开播的纪录频道亦是如此),但在数字电视整转期该频道政策必传。
- 中国环球电视网(主频道):旧称CCTV-9、CCTV-NEWS,部分时段节目由非洲分台、北美分台制作。中国环球电视网名义上从央视分离,实际上中国环球电视网六大外语频道在广电总局备案名录均在央视频道内。
- 中国环球电视网纪录频道:该频道依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中心负责。
- CCTV证券资讯频道:由央视旗下“中央新影集团”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主办,该频道唯一由鼎视传媒代传上链卫星。因代理公司播出停电等风波,从2017年8月16日起停播直播类节目,之后于2017年11月8日全频道停止播出。
- CCTV央视文化精品频道:电视台标和总局备案名录是“央视文化精品频道”,其开播初期的电视宣传呼号是“CCTV央视精品”,2011年改为“CCTV央视文化精品”。
- CCTV卫生健康频道:原由央视和上海文广集团(SMG)合办,2014年1月1日,卫生健康频道归央视所有,名称由SITV卫生健康更名为CCTV卫生健康。但其和原来的SITV卫生健康不在一个卫星上,只是当日上海文广代理的卫星下架SITV卫生健康,转由中数传媒代理的卫星上链CCTV卫生健康。
- 中国中央电视台娱乐频道、戏曲频道(海外):此处的“海外频道”仅指广电总局备案为“仅限境外地区播出”的频道。央视海外频道系列中央电视台娱乐频道、戏曲频道(海外)由央视风云传媒负责,故国内有线电视传送该两条频道以及长城平台系列频道(包括由中宣部直属的电影频道(海外版))均属于违规。
- CCTV大富:与日本大富株式会社合作开办,节目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主,仅在日本播放的特别定制频道。节目编排和播控在日本大富株式会社独立运作。CCTV大富頻道开播初期播出的節目大多同中文國際頻道的亞洲版相同,目前仍会同步播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但时长有所缩减。
民族语言制播[编辑]
央视的节目包括新闻时政节目经常让少数民族地区和方言地区的电视台译制节目在自己专门的民语上星频道或地面方言频道播出,其中包括新疆电视台、西藏电视台、青海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延边电视台等。通常会译制新闻节目的语言文字和对应的配音。电视剧也会被录制并译制配音播出,如内蒙古蒙语卫视至今还会重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央视电视剧(如直接从央视翻录的《三国演义》蒙语译制版本,容易看到旧台标)。
高清化制播[编辑]
1999年,中央电视台高清试验频道启播,面向北京地区试播,并高清播出了国庆50周年阅兵式,这是央视首次对大型活动进行高清直播。2006年,央视第一条高清付费频道——高清影视频道开播。2008年,中央电视台高清影视频道转型为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并对奥运会赛事进行高清直播。
2009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高清信号开始在台内试播,并与同年9月28日随着中国第一批卫视高清频道上星开播。2009年9月28日,因应综合频道高清信号、标清信号同播,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开启高清演播室,且所有与综合频道并机的新闻节目亦开始高清信号直播,在CCTV-1高清版可看到高清信号画面(“全国哀悼日”期间在当时的高清综合频道亦可以看到)。
2012年1月1日,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上星启播。2012年9月28日,央视综艺、体育、电视剧三个频道的高清信号上星开播,同年12月12日,电影频道高清信号上星开播。2014年1月1日,央视财经、军事农业、纪录、科教、社会与法、少儿频道的高清频道上星开播。其后的次年4月15日,中文国际频道高清频道也上星开播。2016年9月1日,央视外语频道高清信号上星开播。
2015年1月6日,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属于整点直播的新闻节目)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采用全新的2015版的频道节目整体包装录制播出。其中,《午夜新闻》在新闻频道新址主演播室播出,如遇特殊情况则改至备用演播室播出;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在新闻频道新址备用演播室播出,如遇特殊情况则改至主演播室播出。该频道在播出此时段的节目期间,该频道的画面比例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部分重播节目除外)。6时至0时的节目则继续在现台址录制,继续使用现有的2009版的新闻片头与镜面,画面比例维持4:3模式。其高清版本处于内部测试状态。7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路信号在中星6A停止传输,卫星用户需申领解密卡或转到中星6B或中星9号即可继续收看。8月17日凌晨,频道台标与重播标均横向压缩,以适应所谓16:9格式。9月8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路信号在中星9号(“村村通”一代机)停止传输,卫星用户需更换“户户通”(二、三代机)即可继续收看。11月1日,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改在新闻频道新址主演播室播出。
2017年,央视数字付费频道陆续筹备高清播出,同时央视戏曲、新闻、音乐频道的高清化播出也处于筹备状态。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于2017年发布的中央电视台复兴路办公区新闻系统高清改造(二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明了央视通过央视现台址新闻系统将进行全高清改造。其中,第七演播室将作为新闻频道全新的主演播室。至此,央视新闻频道已基本放弃白天和晚上节目在新址播出的计划,而已经在新址播出的《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预计在改造完成后将维持在央视新址播出。
2018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动点播业务的“CCTV央视专区”(于2017年开设)全新开启4K点播服务,先以北京、上海、广东、贵州四个省市为试点[3],之后扩展到全国各省市,于年内完成对接。
另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于2018年6月11日发布的中央电视台卫星广播电视转发器传输服务(中星6A-36MHz-高清11/13/15频道)(2018F063/C3)单一来源审核前意见公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电视台CCTV-11/13/15套节目光缆备份传输业务(2018F164/C1)单一来源审核前意见公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明了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的高清信号版本的电视频道的制播计划目前已经全面启动。
201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音乐频道的高清同播频道通过中星6A上星播出,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高清同播信号延后开播。
2018年9月6日6点时段,新聞频道在播出《朝闻天下》期间将央视复兴路办公区内部的新闻演播室高清测试画面通过标清信号传输渠道播出了一小段时间(持续了4分23秒)[4]后恢复通常播出,画面切换原因不明。
2018年10月1日10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开通4K超高清频道[5]。
2019年8月1日起,原CCTV-7军事·农业频道拆分为“CCTV-7国防军事”和“CCTV-17农业农村”两个频道[6]。原中数付费频道之CCTV国防军事频道于同日改为CCTV兵器科技频道[7]。
2019年11月20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的上线,央视新闻频道高清版开始在网络上进行直播,但该频道并没有同步其标清版本的底部滚动字幕。
2020年7月19日,《新闻联播》改版,演播室换为N01,新闻频道高清正式上星。
2021年2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频道在央视内部和一些城市的户外大屏开始试播,8K超高清采用了AVS3。
频道开台[编辑]
开台片[编辑]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时,使用的是发射天线、电波以及带有汉字“北京电视台”及其汉语拼音的开台片,背景音乐为交响音诗《江上日出》片段。这一版本一直使用到文革前夕。文革之后,开台片改为红旗和毛泽东手书“北京电视台”字样。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央视开台片也发生变化。新的片头中,蓝色星空中的两颗星星形成两个相交的椭圆形轨道,并渐变成蝴蝶标,并不断向外射出电波,期间背景一度变为橙红色,最后变回深蓝色,并在四周出现“中央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及天安门图案,最后浮现出“中央电视台”汉字。此开台片一直使用到1997年6月29日。[8]
1997年6月30日,央视更换全新的统一开台片。片中背景为古铜色,首先浮现出两颗流星和地球,流星环绕地球并渐变成央视蝴蝶标”,最后打出“中国中央电视台”字样。
1998年更换单线台标后,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制作了晨曲《冬日晨曦》,但只在总编室负责日常编播的央视一套和二套启用,开台片播出顺序依次为晨曲(含收视指南)、央视台宣(天干地支篇)和国歌,总时长为3分05秒,开台时间为5:56:55;其他专业频道继续沿用1997年版开台片,开台时间继续维持在8:30。1999年8月,《冬日晨曦》中所出现的部分场景画面与收视指南背景画面进行了调整。
2000年代之后,央视各专业频道的开台时间陆续从8:30提前至6:00,最后提前至6:00开台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于2001年11月5日起提前至6:00开台。
2001年起,总编室又在央视七套启用了《冬日晨曦》晨曲与3分05秒版开台片。
2001年7月9日起,随着隶属于社教中心的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该晨曲开始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但播出顺序与总编室版本不同,晨曲(含收视指南)被安排在频道呼号、国歌与频道导视之后播出;同日开播的央视戏曲频道则采用与其他专业频道相同的开台方式,以1997年版开台片与国歌开台。
之后,央视总编室制作了全新的“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公宣片,并将晨曲之后播放的央视台宣替换为该片的30秒版本,同时取消晨曲末尾的收视指南部分,开台片总时长仍为3分05秒。与此同时,央视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戏曲五个专业频道陆续停用1997年版开台片,最后使用该片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一直使用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8]。
2005年3月28日,央视经济频道改版,开台时间提前至5:51:55,总编室版开台片播毕后播放频道导视。
2009年8月24日,央视二套由经济频道改版为财经频道,频道日常编播权完全下放至央视广经中心,开台片总时长缩减为2分钟,晨曲时长缩减为1分14秒,“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公宣片被取消。
2009年年底,央视总编室制作了新版本晨曲,并在央视一套和七套启用,此版本晨曲的结尾画面为“CCTV 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广经中心亦将该晨曲删减至1分14秒(即删除该片的人文部分)后在二套启用。
2010年9月1日起,央视内部正式实行频道制,取代原有的中心负责制,原属于总编室的央视一套下放至频道管理,晨曲结尾画面调整为“CCTV-1 综合频道”。
国歌播放情况[编辑]
央视大部分公共频道都会在北京时间早间播放国歌(包括电影频道,但不包括CCTV-4、CCTV-5+、数字付费频道及CGTN各频道)。在2004年9月1日之前,综合频道还在每天晚间在《新闻联播》之前播放国歌[9]。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相关规定,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主频道须在上午10点整播放国歌,国歌片带与央视晨曲后的最新播放版本一致[10],并且亦于当日起加了国歌歌词字幕并全高清制作。另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5月1日起,CCTV-1、CCTV-13每天7:00额外播放一次国歌。
央视所播出的国歌MV曾出现过多种版本:
- 早期版本画面仅有飘扬的国旗。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飘扬的国旗和天安门广场及周边景象。
- 1990年代中期版本画面依次为太阳升起、飘扬的国旗、人民大会堂的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及其正门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56个民族、长城、天安门广场,最后再次出现飘扬的国旗。
- 1997年开始使用的版本画面依次是天安门门前的石狮子、天安门前的华表、两名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升国旗、庐山、黄河壶口瀑布、长城、人民英雄纪念碑、少先队员放飞和平鸽、农田、工厂、火箭升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56个民族、气球升空、国旗和国徽(其中,CCTV-14与CCTV-15使用1997年原始版本,CCTV-7使用07式军服重製版,其他频道使用2012年高清重拍版)。
- CCTV-5曾经使用中国运动员出战奥运会的画面剪辑,伴奏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于2001年发行的专辑《祖国颂》中演奏的版本[11]。
- 2017年10月1日起,CCTV-1开始使用合唱版本(伴奏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画面不变,增加了国歌歌词,地方台播出的大多也是这一版本;央视其他频道则继续使用旧伴奏版本(其中,除CCTV-8、CCTV-11与CCTV-14外,其他频道使用的版本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于1989年演奏的版本)。
- 2018年1月6日起,CCTV-1使用的版本将两名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升国旗的画面修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队员护送国旗以及2018年元旦升国旗的画面,其他部分不变。而中国政府网与中国梦纪录片下载平台发布的国歌MV则于4月28日晚更新为2018年版[12]。2018年5月4日起,电影频道开始使用2018年版国歌MV。2018年5月15日起,CCTV-7开始使用2018年版国歌MV。2018年6月26日起,上述三个频道之外的央视其他各频道开始陆续将清晨播放的国歌MV更换为2018年版本[註 1],及至6月29日全部更换完毕。
- 2018年10月1日,央视4K频道正式开播,上午十点开台时播放国歌,国歌MV为4K重制版,画面依次是天安门门前的石狮子、天安门及华表、三军仪仗队、仪仗队员升国旗、黄河壶口瀑布、南昌八一大桥、长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八一南昌起义旧址、人民英雄纪念碑、农田、高铁列车、洋山港集装箱码头、火箭升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56个民族、国旗和国徽[13]。10月2日起改为早六点开台时播放。其它非4K频道没有变化。
- 2021年1月1日,央视播出的国歌MV版本更新,画面依次为天安门及华表、三军仪仗队护送国旗(及特写镜头)、仪仗队员升国旗、中共一大会址、黄河壶口瀑布、镇守开山岛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向国旗敬礼、学校升旗仪式、若尔盖草原、长城、人民英雄纪念碑、黄河、农田、复兴号高铁列车、跨海大桥、戈壁滩、珠穆朗玛峰、陆海空军、长征五号发射、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56个民族和国徽。该版本的合唱音轨也做出了变化,各标清、高清及4K频道播出的版本也进行了统一。该版本国歌于2021年1月1日5:05左右在CCTV-8首次播出。
由于节目安排等原因,各频道播出国歌的时间不尽相同。目前央视各频道播放国歌时间如下:
- CCTV-1、13:固定于早6:00报时前播放,播出顺序依次为晨曲(《冬日晨曦》,其中CCTV-1为新版,CCTV-13为旧版)、央视台宣(“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和国歌。CCTV-1播出的晨曲结尾画面为“CCTV-1 综合频道”。另外,2019年5月1日起,CCTV-1、CCTV-13在《朝闻天下》时段内每天7:00额外播放一次国歌。
- CCTV-2:每天6:32、7:00播放国歌。
- CCTV-3、6、8:国歌播出时间不固定,视节目安排。
- CCTV-5:通常在早5:55播放国歌,但有时会因为转播赛事取消播放。一般会在国歌之后播出一段与近期赛事有关的短片(如2001年7月为北京申奥宣传片,2018年至2020年为世界杯回顾,2020年秋季至今播放的是东京奥运会相关短片)。
- CCTV-7:非24小时频道,开台时播放频道自制晨曲(解放军起床号+《Positive Outlook》)后播放国歌。
- CCTV-9:每天5:40依以下顺序播出:晨曲(《冬日晨曦》,新版画面,结尾画面为“CCTV 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台宣(“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和国歌。
- CCTV-10、11、12、15、4K:非24小时频道,开台时即播放国歌。
- CCTV-14:非24小时频道,开台时播出频道ID,之后播放国歌。
- CCTV-16:每天5:55播放国歌,之后播放频道ID。
- CCTV-17:非24小时频道,开台时播出频道自制晨曲及频道宣传片,之后播放国歌。
包装镜面[编辑]
报时器[编辑]
1983年3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开始显示逢半点报时器,到1985年出现台标悬挂时,仍是整半点报时出现。1987年后,报时器在原来只有整点和半点显示的基础上,增加了在广告时段及节目开始时全程显示报时器,节目开始时撤下报时器。最开始左上角报时器字体为直线[14],后改为圆体。
1992年2月,央视使用蝴蝶台标后改回使用方形,再后恢复使用圆体。1992年7月25日,央视在正式全天候悬挂蝴蝶标开始的同时,取消了广告时段全程显示报时器,仅是整点和半点出现,后恢复。
1995年7月23日,CCTV-4取消逢半点显示报时器。除了1、2套仍是广告时段和节目开始时全程显示报时器外,3、5、6、7、8套五个加扰频道的报时器均逢半点出现。
1998年6月1日起,随着央视更换新台标,报时器更换为碟型样式(1、2、3、5、6、7、8套各自样式有所不同,1999年、2000年、2001年有所调整),逢整点和半点出现。
2004年起,报时器质感再度调整。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起,为避免和奥运会公共信号默认左上角记分牌遮挡,當标清频道轉播奧運會賽事時,勺標會移動到屏幕右上角,此时碟形報時器期间暂停显示(有时因播控系统故障會和台標互相重疊)。之后CCTV-5、5+转播的赛事亦是如此。2012年夏季奥运会,因记分牌在4:3安全线,故高清版本转播的奧運會賽事時台标和报时器不动;2016年夏季奥运会,因记分牌脱离安全线,央视高、标清版转播频道均再次挪动台标和撤下报时器。
2013年6月,随着央视各公共频道信号切入新址开始,碟形报时器字体略显变化。
从2014年开始每年除夕《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期间,全程取消逢半点报时,为吸引观众全心投入春节气氛,以及避免零点新年钟响和电视报时器不吻合。
2015年4月1日,央视报时器亦随着台标进行同时微调,体育频道报时器调成16:9格式。2015年5月8日,电影频道报时器随着台标横向压缩为16:9形式(之后高清版全程取消报时器,但标清版保留报时器)。2015年8月17日和8月31日,央视所有国内公共频道(音乐频道则同年8月31日)标清版报时器全部横向压缩为16:9形式。
版面包装[编辑]
财经频道[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脚本错误:没有“Labelled list hatnote”这个模块。
中文国际频道[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新闻频道[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Labelled list hatnote”这个模块。
2009年版(常规时段使用)[编辑]
2009年7月27日,该台对版面设计进行了调整。主题颜色为蓝色,新闻标题字体为黄色,最下方的字幕信息滚动条为黑底白字,时间框为红底白字(在“全国哀悼日”期间则将时间框调为灰白底黑字)。除左下角时间框使用Univers字体以外,字体采用方正兰亭黑(类似微软雅黑),其中标bar字体还做了纵向拉伸处理。
在播放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消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等时政新闻以及官方公告等其他重要新闻时,该台的版面通常只会保留标bar和台标,且会自左至右贯穿画面,字体也不会纵向拉伸。且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会居中,主播旁动画元素不会出现,字幕信息滚动条一般也不会出现。同时由于这些消息标题都较长,标bar会采用两行以上高度。在元旦、春节、国庆、两会、中共党代会等重大节日、会议、场合,该频道还会将版面主题色从蓝色改为红色,而字体则根据需要设为黄色或白色。
2015年版(凌晨时段使用)[编辑]
从2015年1月6日开始,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新闻节目采用全新的2015版的频道节目整体包装录制播出。常规版面与上一版本大致类似,主题颜色为深蓝色,新闻标题字体为黄色及白色,地点框为黄底黑字,最下方的字幕信息滚动条为灰底白字,时间框为白底蓝字(在春节期间则将时间框调为红底白字);字体除节目名称外,改为微软雅黑。而日期也不再与节目名称交替显示,而是与时间一并显示。
与上一版本类似,在播放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消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等时政新闻以及官方公告等其他重要新闻时,新闻标题为深蓝底黄字,通常只会保留标bar和台标,且会自左至右贯穿,画面不会出现字幕信息滚动条及时间等元素。同样地,在元旦、春节、国庆、两会、中共党代会等重大节日、会议、场合,该频道还会将版面主题色从蓝色改为红色,新闻标题将由深蓝底改为白底。
2019年版[编辑]
自2019年10月16日中午12:00播出的《新闻30分》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该频道从清晨6点到午夜0点时段的所有直播时段的新闻节目(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外的节目)一律移至N07新闻演播室制播,同时启用16:9的新版新闻节目包装和新闻镜面,并在2019年10月18日正式统一全天节目包装和新闻镜面(《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后续于18日凌晨0点开始更换为新版包装,并停用了自2015年1月6日启用的节目包装和新闻镜面[15])。至此,该频道已经实现全天候标清16:9播出[16],除有独立片头的节目(如《新闻1+1》、《环球视线》)以外,其余新闻直播时段的片头也已经实现完全统一。常规版面与上一版本大致类似,主题颜色为白色,新闻标题字体为钴蓝色,地点框为钴蓝底白字,最下方的字幕信息滚动条为灰蓝底白字,时间框为红底白字。
与上一版本类似,在播放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消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出席会议、发表讲话等时政新闻以及官方公告等其他重要新闻时,新闻标题为深蓝底白字,通常只会保留标bar和台标,且会自左至右贯穿,画面不会出现字幕信息滚动条及时间等元素。同样地,在元旦、春节、国庆、两会、中共党代会等重大节日、会议、场合,该频道还会将版面主题色从蓝色改为红色,新闻标题字体将由深蓝色改为红色。
台标[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1979年至2001年使用的旧台标呈蝴蝶形,并包含“TV”两个字母,启用于1979年,由原央视职工张德生设计[17],通稱“蝴蝶标”。蝴蝶标形似人造卫星运转轨迹、原子核、电视发射塔上的蝴蝶天线,是“CCTV”四个字母的变形体,颜色采用彩色电视的三原色(即红、绿、蓝)。1998年,因台标著作权纠纷[17],央视不再使用蝴蝶标;但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央视记者话筒上仍可以看到,至今也会偶然性看到。
目前使用的双线CCTV台标,启用于1998年。其中第二个“C”为红色,寓意“中国”、“中央”的含义。最初的边缘为方角,后来于2001年7月9日作出修改,将边缘美化成圆角,并适当拉宽。实际使用时为灰色半透明台标。当前,中国中央电视台使用的台标仍以带频道名称的双线台标为主。
节目编排[编辑]
节目预告[编辑]
早期为播音员于开台曲之后、黄金时段国歌后、收台前进行口播,现基本改为字幕式与节目标志预告。口播或视频预告试不同频道而异,有时则是二者之间相结合(如戏曲频道)。
新闻频道在每档新闻节目后会预告接下来的节目内容。部分并机直播的新闻节目(如《朝闻天下》)或着是重大事件特别报道会在播出前说明该节目并机直播的情况。早期18点档《共同关注》结束后会预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的其他节目;《新闻联播》早期也会预告《焦点访谈》的节目,以上两种预告现已取消。
重大仪式播报前或体育赛事开始前(包括中场休息后的第一句)重复两遍呼号以便提醒观众收看的频道频率及节目内容。该惯例始于原电台呼号,发报人呼叫两遍以便接收人员接收到该频率的内容。后沿用至全国各广播电视频道作为频道的预告。
公益广告[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main”这个模块。
制播公益广告是中央电视台的常规任务。央视的公益广告现由下属部门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公益广告部负责策划、制作[18],交由广告公司代理拍摄[19]。广告经营管理中心成立之前,则由其前身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联合广而告之公司(MMIA)共同制作。以上部门还会与公司、企业、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第三方机构冠名的公益广告。
最早的央视公益广告以栏目《广而告之》的形式播出,有独立的片头片尾,自1992年开播以来更换过若干次包装,有代表性的是由李易配音的“蓝天蒲公英”片头。后《广而告之》栏目撤销,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播出方式趋同。起初仍保留片头片尾,片头由“广而告之”改为“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2006年,大部分的公益广告均不再带片头片尾,改为直接播出,只有二十四节气主题等少数公益广告仍保留。央视公益广告的片带结尾有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与广而告之公司的版权字样(部分公益广告只有广告部字样),但自2006年开始至2012年1月,部分先前制作的公益广告重播时,会去除版权字样,使得结尾画面只有公益广告的主题词。[註 2]
2012年1月,央视为公益广告应用“汇聚力量 传播文明”统一包装,在公益广告接近结束时加上黄色彩带,左高右低,左侧有“彩色心形丝带+汇聚力量 传播文明”的标识,右侧为双线标CCTV+“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版权字样。若公益广告由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制作,则彩带改为右高左低,左侧标识不变,右侧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版权字样上方加注第三方机构名称。若与党政机关、商业公司、企业制作,则左侧“汇聚力量 传播文明”标识会被企业标识取代,右侧标识不变[註 3]。2014年,该版包装微调,在公益广告播出时右上角加注“公益广告”四色彩块标识,彩带出现时撤下,该标识往往会与高清版中的“高清”字样重叠;次年取消该设计。
2016年10月,央视更换公益广告包装,片尾版权页采用“黑色新单线CCTV+红色心形”标识,下方标注“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字样,位于画面底部。有时会根据片尾画面内容、党政机构/第三方机构合作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版权字样的标注。该包装是现行包装,沿用至今,亦为2019年10月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陆续改版后,为数不多仍使用2015版单线台标作为包装的地方。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成立后,央视对公益广告包装进行了微调,片尾版权页采用「白色新单线CCTV+红色心形」标识,右侧标注「公益传播」字样,仍然位于画面底部。
有别于其他频道,电影频道与新闻频道播出自制的公益广告,较少采用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制作的内容。其中电影频道由中国电影集团实际运营,不属于央视,其公益广告由电影频道广告部制作。而新闻频道的广告亦为自制,以新闻频道自己的名义播出,版权字样直接采用“双线CCTV+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不采用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版权标识。
体育转播[编辑]
受惠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下发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及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下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改进体育比赛广播电视报道和转播工作的通知》,中央电视台具有在中国境内对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重要国际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统一及独家谈判与购买权,其他各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20]
同样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规定,体育频道同央视综艺频道、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和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仅针对有线电视网络平台传送播出(而中央电视台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频道同时亦可在“户户通”三代机平台加密定向全国传送),有线电视网络针对上述加密频道进行收费,其收视费由各有线电视运营商合并到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中向用户收取[註 4],故IPTV平台以及任何境外卫星运营商若转播上述加密频道属于违规行为。[註 5][21][22]
频道收台[编辑]
中国中央电视台内部采用28小时制进行节目编排和播出,这意味着央视非24小时播出的频道除极个别情况外收台时间均不会晚于凌晨4点。
在蝴蝶标时期,央视非24小时播出的频道的收台过程通常为预告次日的节目+北京地区天气预报(1991年之前)+显示数秒标有“再见”的静态字卡,然后出现检验图。
1998年更换单线台标后,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制作了结束曲《感觉静谧》,但只在总编室负责日常编播的央视一套和二套启用,结束曲后则是黑底白字的「谢谢收看 再见」字卡(字体为方正黑体,后改为方正综艺体),此版本结束曲会在播出过程中自下而上滚动显示日期、星期以及次日节目预告(字体也是白色黑体字,后随收视指南包装中的字体更换而多次微调)。1999年8月,《感觉静谧》中所出现的部分场景画面进行了调整,而结尾画面则依次为蝴蝶台标、双线CCTV台标以及蝴蝶台标与中英文台名的联合画面。
2001年起,总编室又在央视七套启用了《感觉静谧》结束曲。
2001年7月9日起,随着隶属于社教中心的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该结束曲开始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但在结束曲播毕后,还会显示数秒再见图。
之后,央视总编室对结束曲进行了一次调整,并在央视一、二、七套启用,调整后的结束曲结尾画面改为双线CCTV台标与中英文台名的联合画面,节目预告的显示方式也作出了修改,改为以蓝色半透明背景覆盖的三栏式白色黑体字进行分页显示,顶栏为日期与星期(此内容仅在第一页出现),左栏为节目播出时间,右栏为与左栏相对应的节目内容,动画效果则为左右两栏中间的分割线自上而下弹出后以此线为中心向两侧展开蓝色背景,然后顶栏内容自屏幕上方飞入(后期改为于文字显示位置自上而下逐渐展开),左栏和右栏内容自分割线处向两侧展开(后期改为分别自屏幕左侧和右侧飞入),停留10秒后文字淡出,然后以相同方式展开第二页内容(顶栏自第二页起不再显示),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页内容显示完毕后分割线自下而上从屏幕上消失,然后蓝色背景逐渐向分割线处收拢,但央视十套则依旧沿用总编室1999年版本[23]。
2009年8月24日,央视二套由经济频道改版为财经频道,频道日常编播权完全下放至央视广经中心,结束曲取消了次日节目预告部分。
2009年年底,央视总编室制作了新版本结束曲。由于央视一套和二套在此前已分别于2004年10月和2009年11月实现24小时播出,故新版结束曲仅在央视七套使用。此版本结束曲的结尾画面依次为「CCTV 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同时期推出的新版晨曲风格一致)与黑底白字的「谢谢收看」字卡(字体继续使用方正综艺体),节目预告的显示方式与微调后的上一版一致。
2013年,央视七套的ID调整,调整后结束曲中的节目预告部分微调。节目预告显示之前首先会显示频道形象片中的「7」字样(固定在屏幕左侧,于节目预告显示完毕后同步消失,消失时的动画效果为淡出),节目预告内容则位于屏幕中间偏右的位置,取消原有的蓝色背景和左右两栏间的实体分割线,顶栏文字不再只于第一页出现,并改为左对齐,同时对字体进行了更换,而动画效果则未作调整。[24]
2014年1月2日起,央视科教频道不再使用《感觉静谧》,全天节目播映完毕后直接显示再见图后收台。
2019年8月1日凌晨0:55,随着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分拆,《感觉静谧》最后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播出,本次播放时取消了次日节目预告部分[25]。而之后新分拆出的「CCTV-17 农业农村」和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新CCTV-7)则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结束曲。[26][27][註 6]
参见[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Portal”这个模块。
注释[编辑]
- ↑ 其中,CCTV-3于6月26日启用,CCTV-2、CCTV-8、CCTV-12与CCTV-13于6月27日启用,CCTV-5、CCTV-9、CCTV-10、CCTV-11与CCTV-15于6月28日启用,CCTV-14于6月29日启用。
- ↑ 有的公益广告完全由企业名义制作,广告本身的结尾画面亦无任何版权字样,但在广告结束后会有企业的LOGO宣传片。例如哈药集团制药六厂重播版的《洗脚篇》、华北制药的《宽容是一种美德》。2006年重播时将企业的宣传片去除。
- ↑ 没有标识的企业会用工商登记的企业名称,如陈光标以其企业名义推出的公益广告。
- ↑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公共(免费)频道,即观众不需要付收视费,或只要支付当地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即可收视的频道,以及户户通用户可直接全国范围接收免费收看(含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纪录频道)的频道。实际上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频道四个频道在有线电视范围是属于收费频道(央视所有公共频道、省市级上星综合频道和民语上星频道在户户通均属于加密定向中国境内覆盖的频道),只是这几个频道的收视费被当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合并到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中向用户收取(CCTV数字付费频道部分频道亦是如此,但有价值的频道一般会锁码播出)。纪录频道、体育赛事频道属于加密不收费,同时纪录频道亦是无线地面波工程必传频道。
- ↑ 但有个别地方的IPTV平台不理会禁令,依然传送上述加密频道,部分地区IPTV对接服务商爱尚传媒(央视下属“iCNTV中国互联网电视”或“NewTV未来电视公司”)接入该公司制作的上述频道的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频道的延时两小时版本(在央视台标旁加插“IPTV3+、5+、6+、8+”标识),以及部分地区IPTV对接服务商百视通将体育频道高清版本在IPTV主页“体育专区”播出(在央视台标旁加插“BesTV超级体育5”标识)。而在重要国际赛事期间,广电总局亦会不定期对IPTV进行安全大检查。
- ↑ 而在2008年和2010年的全国哀悼日期间,央视非24小时频道在凌晨0点结束播出,测试卡为黑屏。
参考文献[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8.0 8.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YouTube上的央视4K频道开台画面 This article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17.0 17.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