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
This article "旧社会"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旧社会.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旧社会(潮汕话/闽南话称作老社会)[1][2]与“新社会”相对,与旧中国涵义类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常用政治詞語,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時代。
起源[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观点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是时间标记上“他们/我们”、“敌/我”截然两分的政治学裁断。此前是反动、压迫、黑暗、剥削、丑陋、愚昧、灾难、恐怖、不义,此后是进步、解放、光明、福利、美好、文明、幸福、和平、正义……一是地狱,一是天堂。狭义地说,旧社会指1949年(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以前的国民党统治,广义地说,还指1949年以前的整个社会历史,包括北洋政府、清朝乃至更久远的古代,等等,或称旧时代。该词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一直使用,并逐渐淡化。但在文革时期,把它的意识形态内涵发挥到了极致。
内涵[编辑]
从表面看,其仅仅是历史的时间划分、标记,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话语内容。时间标记的技术外衣,掩盖了它把政治合法性放到括号悬置起来的内在过程,作为自明的概念前提来使用;抹去了证明的必要。虽然,所有政权的合法性,都既与它的得来(过去)相关,也与它的运转(现状)相关。但这一标记轻而易举地用现实存在否定了合理性追问,阻断、拒绝了所有对当下政治的质疑、批评,在“他们/我们”、“敌/我”的裁断高度面前,所有质疑、批评都被政治化了,都有与前政权同流合污、与人民为敌的嫌疑。因为在新旧社会背面,横亘着的是群众性仇恨和紧张。
因此在它前面冠以“万恶的”粘合“万恶的旧社会”已经成为固定词组。另一个固定词组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它们高频率的反复使用,自然内化了人们对官方意识形态附加涵义的认同,使之成为一种无意识,不知不觉驱动人们的认知模式。况且还有一整套忆苦思甜(新旧社会对比、忆苦饭)教育制度运作,强化、巩固其观念体系。
虽然戒毒、禁赌、关闭妓院、打击会道门等雷厉风行的社会改造取得了惊人成功,但由“旧社会”一词造成的观念断裂(一次比一次激进的近代革命到此达于登峰造极)、屏蔽却诱发了一系列误区:既然它指称的社会呈现出整体反动性,那么在这个社会得势的统治阶级成员,就应该被进行专政打入另册,不能讲人道、行仁政(镇反、肃反和屡次运动对历史反革命清算),缺乏积极的社会氛围、建设性的全民和解;对服务于它的政府人员(哪怕做技术的都称伪人员)、律师、报人、教师等知识分子,都视为旧人员而犯有原罪,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甚至学术技能都是有问题的,伴随不断运动的世界观改造成为他们的毕生功课;大多数起源于西方的人文科学如法学、经济学(包括金融学和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从中央到地方宗教事务部门全被撤消)、美学、性学都被一竿子打死,宣判为资产阶级反动学说,系科被撤消(北京政法学院等法律教育机构一律被撤消),教授被转行,学说被批判,图书被封存;超越阶级界限、粘合力极强且拥有自治权的民间中层组织(武训兴办的义学是它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当成封建性的族权——宗族(又称为氏族)加以取缔……
因扫荡旧社会的道德优越感激发起来的乐观主义、发展焦虑,助长了经济制度改造和建设方面对一大二公、计划的信赖,臣服于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推动下,牺牲农业(重、轻、农),借助强劲行政力量的命令式社会动员(就业率超常)获得极大效率,但反经济规律的穷过渡、大跃进、大炼钢铁、过度密植、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割资本主义尾巴、高积累……却是灾难性的。由于生活在“美丽新世界”,“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个旧社会复辟的可怕预言对人们的恐吓,一方面使他们盲目信赖现实政治及其宣传,一方面使他们对被判为敌对势力的人充满盲目仇恨(哪怕并不了解他的罪行),成为一种合法伤害权。
今日[编辑]
后文革时期以至2000年代的口语里虽然仍保留了该词,但使用频率已经大大下降,作为时间标记的功能还有,原有意识形态涵义还沉睡着,只是随着阶级斗争气氛淡化(没有完全失效),它的控诉色彩、政治正确的成分都日渐稀薄。以调侃语气使用“旧社会”的也出现了:面对婚姻市场成本上升的人怀恋“旧社会”的早婚、多妻、女性柔顺;重庆九龙坡凤中路餐馆拿它为名以广招徕;诅咒村干部恶霸、腐败的对比说旧社会地主的节俭;低收入阶层埋怨消费物价飞涨就像旧社会;等等。
参考文献[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旧社会"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旧社会.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旧社会"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旧社会.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参见[编辑]
This article "旧社会"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旧社会.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