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麗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 林曼麗,AL(1954年8月8日—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臺灣藝術教育學者,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系主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1]、北師美術館總策劃。
2000年獲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勳位。
2018年獲頒日本外務省「外務大臣表彰」。
學習背景[编辑]
1954年出生於臺南。父親林有川,物理學家,母親林鄭清柳曾就讀於日本文化服裝學院。[2]
台南女中時期,林曼麗開始寫詩,加入救國團復興文藝營劇本創作組學習編劇、導演。1972年入讀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於李石樵畫室學習,當時李石樵、林玉山、廖繼春、李梅樹、席德進等都是師大美術系的老師。[3]在學期間加入「兒童教育社」,週末到孤兒院、育幼院教授孩童繪畫的經驗,開啟了她對藝術教育的想像。[4]1979年,林曼麗負笈日本,進入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就讀,1983年完成碩士學位研究。1987年10月7日以《日本図画教育における「表現」の発見》論文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5]1989年2月25日,由東京大學出版會發行專書《近代日本図画教育方法史研究:「表現」の発見とその実践》。[6]
根據東京大學的博士畢業證書編號,林曼麗是東大創校以來第23位教育學博士,同時也是第一位女性、外籍教育學博士。[7]由於台灣並沒有相當學歷的專業人才,師專校長陳鏡潭為了學校能順利改制為師院,在林曼麗還沒畢業時就寫了兩、三封信希望林曼麗回台後到師院任教。也因為林曼麗研究的是台灣美術和台灣美術教育史,深知台北教育大學在臺灣藝術史上的重要性,早期藝術家如黃土水、陳澄波、廖繼春、陳植棋等人都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於是立刻答應了邀請。[8]
1988年,返台後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992年創設美勞系並擔任首屆系主任期間,延攬了許多當時從國外返台的新生代藝術家及理論研究者進入美勞系任教。
北美館[编辑]
1996年,前館長張振宇因為典藏制度、利益分配等爭議,引發藝術圈為「搶救北美館」展開的「除色小組」、「綠蛋行動」自行離職。[9]陳水扁在副市長陳師孟、教育局長吳英璋、新聞處長羅文嘉提供的名單中選出林曼麗接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10]按照陳水扁當時的說法,市府期待新館長將北美館打造成「世界的美術館」,因此北美館館長的適任條件有六個字:「專業、包容、能力」,在和林曼麗面談後,認為他是最適合的人選。[11]
制定美術館典藏制度[编辑]
北美館原本的購藏制度是由典藏委員會擬定藝術家名單,再由藝術家建議美術館蒐購其推薦的作品,美術館處於被動狀態。林曼麗上任後,市府提供給北美館典藏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的預算提高至一年七千萬。為了有效運用這筆經費,北美館成立典藏發展小組,改變原本由審議委員會與館長、藝術家協商的制度。以主動建立美術館自身風格為前提,結合美術館購藏與內部研究人員的培養,由不同專業背景的館員提出研究報告與委員會名單,作為每年蒐購館藏的基礎。這項制度後續也被其它館舍沿用。[12]
與陳水扁市府共同推動「大美術館」擴建計畫。林曼麗認為北美館具備國際化的任務與首都規格,應該要有一個博物館政策的完整結構。既有的館舍維持現代美術館的定位,鄰近市中心的長安東路舊市府作為當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實驗館,美術公園則興建近代美術館,用來典藏、展示散落在民間無處可去的台灣前輩畫家作品。雖說市政會議已通過預算編列,卻在陳水扁未能順利連任的隔天,主計處以電話通知計畫中止。[13]直到2022年,北美館擴建案才正式啟動。[14]
1997年以國家館名義參與威尼斯雙年展,陳水扁也親自到威尼斯與當地市長洽談設立永久館,由於2000年連任失敗,進行中的國家館計畫最後並沒有實現。[15]
臺北雙年展[编辑]
1998年,策劃臺灣第一個國際雙年展。
在此之前,台北雙年展皆以競賽或主題方式策劃,且以國內藝術家為主。首屆台北雙年展邀請南條史生(Fumio Nanjo)擔任策展人,以「欲望場域 Site of Desire」為題,聚焦亞洲城市的文化現象。林曼麗認為台灣第一次舉辦國際雙年展,應善用在國際上已具知名度的策展人,將其人脈、資源、視野帶入台灣。2000年,第二屆台北雙年展「無法無天 The Sky is the Limit」推動一名國外策展人搭配一名臺灣策展人的雙策展制度,由東京宮創辦人Jérôme Sans及徐文瑞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擴及全球。
雙策展制度,最初是為了在展覽合作中,培育臺灣能夠獨立策劃國際展覽的策展人才,並在國際雙年展中融入在地脈絡。2004年,由於外籍策展人范黛琳刪改台灣策展人鄭慧華的策展論述,鄭慧華與部分台籍參展藝術家如林宏璋、陳界仁等發起連署,要求檢討台北雙年展制度及台灣當代藝術邊緣化等問題。[16]這項制度一直沿用到2018年。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則不見台灣策展人的身影,由法國社會學家Bruno Latour提出概念、Martin Guinard來臺執行。[17]
建構台灣近代藝術史[编辑]
2000年6月3日至8月27日,北美館同時推出「台灣東洋畫探源」及「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兩個大型特展。
「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為北美館與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共同策劃的巡迴展,首次將台灣近代油畫作品置於19至20世紀初東亞地區發展脈絡之下,集結台灣、日本、中國、韓國美術館館藏及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以探究東亞近代美術發展及互動的軌跡促進文化與學術交流。[18]「台灣東洋畫探源」由林曼麗策劃,以當時甚少受到研究關注的東洋畫(膠彩畫)作為展覽主軸。展覽籌備的數個月間,館員走訪台灣各地蒐羅展件,館長也親赴日本長野縣討論鄉原古統作品典藏事宜,開啟了北美館在「台灣現代化起源」議題上的研究整理、典藏、保存及展示推廣等工作。[19]
這兩檔東、西洋畫展覽,除了豐富台灣近代美術史典藏,包括郭雪湖《南街殷賑》、鄉原古統《台灣山海屏風》等,[20]也讓館方與藝術家家屬、藏家建立長遠的連結。北美館展覽組前組長方美晶曾在受訪時表示,基於「台灣東洋畫探源」展覽結下的緣分,北美館自鄉原古統之子鄉原真琴處獲贈多件名作。2016年,鄉原真琴離世前更將鄉原古統1936年甫自台灣返日定居時創作的《春之庭》、《夏之庭》屏風贈與北美館。
藝企合作[编辑]
1997年,林曼麗提出希望仿效日本成立美術館之友,經由謝里法引介雄獅鉛筆廠的董事長夫人劉如容後,成立台灣最早的藝企合作組織「北美館之友聯誼會」。[21]同年,台新銀行在林曼麗建議下籌辦「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台灣前衛藝術」為主要贊助領域。[22]
改造總統府會客室[23][编辑]
從2001年到2006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期間,林曼麗陸續打造出三間具台灣本土特色的總統府會客室。
由於總統府是古蹟,工程又涵蓋藝術、設計與修復等,因此2001年林曼麗接到改造台灣綠廳的任務後立即邀請台新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石瑞仁、古蹟顧問、建築師及傢俱設計、原住民藝術家等組成團隊。[24]
台灣綠廳[编辑]
原本是蔣介石的辦公室,2001年整修後以台灣高山為象徵命名為綠廳。綠廳中掛有書法家陳雲程的《觀天下》,台南永興祥木業製作傢俱,[25]地毯則以藍腹鷴等台灣原生特有種設計,名為「百福地」毯。
台灣虹廳[编辑]
由於是總統宴請賓客的宴會廳,因此以彩虹作為種族融合的意象。虹廳中有林惺嶽的作品《國鳥駕到》和《天佑花蓮》。
台灣晴廳[编辑]
原為蔣經國辦公室,以代表海洋國家的藍色作為主色調,本來相對綠廳,要命名為藍廳。因為讀音像難聽,在「幫總統會客室命名」的網路徵名活動中以晴廳這個名稱勝出。[26]晴廳中央原本掛著的孫文像改為顏水龍的作品《玉山日出》,搭配以戎克船為概念設計的燈飾和達悟族菱形編織圖樣的窗簾。[27]
三間會客室的內部空間改造與修繕工程都是由林曼麗擔任總策劃,當中的藝術品挑選與傢俱設計、製作等環節皆由林曼麗把關。[28]比如晴廳鋪設總價兩百萬,面積107平方公尺,一體成型的地毯,就是在台灣設計後將設計稿送往日本,由一向替日本皇室服務的龍村美術株式會社工藝師全程手工編織後空運回台組裝。[29]由於造價昂貴,遭到在野黨質疑後總統府特別發文澄清。[30]
文化總會[编辑]
2001年5月,「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隔年年3月15日,由時任基金會董事的林曼麗、藝術總監石瑞仁及執行長黃韻瑾共同規劃成立「台新藝術獎」。2002年11月23日,擔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期間,林曼麗也以發起人的身份與黃海鳴、倪再沁、林志明、石瑞仁、陳瑞文共同策劃第一屆「CO2台灣前衛文件展」。[31]
台灣前衛文件展[编辑]
聲稱是以「看一看,有什麼東西會出來?」的想法,發展成台灣前衛藝術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集結。[32]
CO2較有趣的制度是在展示空間的選擇及布展過程。由於展覽沒有設立主題且徵件時也以未成形的作品為主,藝術家在被分配到所屬的替代空間後,才開始和同一個展場的藝術家、建築師共同討論出展場及作品的型態。實體展場之外,CO2也委託在地實驗策劃「阿果拉網路藝術城邦」,本意是在線上成立永久的藝術交流平台,這個構想一直到2013年的台新藝術獎才實現。反而是2003年,在地實驗將「阿果拉」線上展覽延伸出以聲音為主題的國際競賽展「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成為台灣第一次出現的聲音藝術獎項。[33]
這類以臺灣當代藝術為關注對象的實驗行動,十分理所當然的在第一屆展覽後就引發諸多討論。CO2座談會中陳建北對「發起人」評選跟「策展人」選件在權力結構上的質疑、王墨林提出的國際v.s.在地情節,或者一檔展覽對台灣藝術生態能夠造成多少影響與累積等。根據林曼麗當時的回應,「台灣前衛文件展」不是為了由一位策展人定義什麼叫台灣、前衛,而是透過實體展覽與網路社群建立對話與論述,發揮改變藝術生態的影響。[34]
台新藝術獎[编辑]
2002年開始,「台新藝術獎」以民間資源打造出因應藝文產業生態變化的評選制度。
台新藝術獎舉辦時,臺灣尚未產生專業的藝術評論工作。因此在第一屆的提名團名單設定上,選擇與既有的藝文版媒體記者與藝術專業人士擔任提名團。同時與《中國時報》、《民生報》、《典藏今藝術》合作專欄發表,相當大程度的引發藝文界討論關注。2013年,ARTtalk作為臺灣第一個藝評書寫專用平台正式上線,台新獎第一階段的提名人也從四十多位提名團精簡為7-9為具名觀察員。直到2016年,9位提名觀察員開始進行全年度的觀察書寫。這三次評選與論述機制的轉變,反映出台灣藝術評論生態從報章雜誌的藝文報導,進化成目前所見的學術論述發展進程。事實上,台新獎成立之初就被林曼麗定位成「帶動生態發展的力量」。也如同第十一屆得獎者蕭麗虹所言:「得這個獎的重要,是因為肯定我們藝術工作者,有一種很特別的功能,可以利用藝術,不管哪一種類型,可以跟很多人對話。」[35]
雖說台新獎以少量委員決定入圍名單的制度每隔兩年就會帶來一次收編藝術或資源壟斷的爭論,但實名評論、將一檔展覽或一場表演視為提名單位,甚至是2013年間僅維持三屆的不分類評選制度,都顯示出民間資源跳脫官方機構限制,主動創造生態的可能性。
國藝會[编辑]
2003年1月7日,國藝會首次邀請兩位被提名的董事長候選人以20分鐘的時間陳述對國藝會未來發展的想法,投票表決後由林曼麗於2月1日出任董事長,確立國藝會在官方、企業與藝文團體之間的中介角色。[36]
推動專案補助制度[编辑]
面對當時銀行利率下降,補助資金不足的情況,林曼麗在受訪時表示:國藝會在過去著重於節流,他上任後最重要的是開源。
2003年,仿照A&B與日本Mécénat等組織的專案贊助平台「國藝之友——藝企平台」正式啟動,會員包括12組藝文團體與48名企業家。平台運作方式由國藝會根據藝文需求研擬專案,為企業提供贊助項目的媒合與建議,改變過去被動接受贊助的運作模式。同年5月,經歷SARS疫情衝擊,國藝會在日盛金融集團贊助下為表演團體舉辦了20場戶外公演,與建弘文教基金會共同發起的「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也成為首先啟動的企業贊助計畫。[37]2004年,面向台北縣市以外的表演活動與平台建置計畫,則從單純補助創作轉為面向公眾,鼓勵藝文界主動思考改變產業未來的方向。[38]
2022年,第三次董事長任期的最後一年,將國藝會近年累積的餘絀三億元轉為「特別公積金」,專款用於「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徵求二、三年為期的中、長期發展計畫,回應Covid-19後藝文生態的未來。分享會邀請藝文團體與藝文機構、媒體、企業出席,促成更多未來可能的合作,擴大計畫執行的效益。[39]
國際藝術交流平台[编辑]
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因此在國際藝文交流上無法以國家身份進行對等合作。2003年,時任文建會主任委員的陳郁秀就期待林曼麗擔任董事長,能夠讓國藝會成為代表台灣藝文圈參與全球各項世界文化會議的管道。[40]2004年陳其南擔任文建會主委後,也與國藝會進行了機構任務分工的制度化。[41]2017年,文化部延續了將部分資源與任務交由國藝會執行,國藝會負責尋求突破的前瞻性運作模式。[42]
2017年,林曼麗第二次出任國藝會董事長。基於對建立交流平台的熱忱,整合了國藝會歷年補助與各種國際合作累積的資源成立「ARTWAVE - 臺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隨後與英國文化協會、日惹雙年展、澳亞藝術節、TPAM表演藝術會in橫濱、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澳洲駐臺辦事處等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43]這些機構合作為台灣藝術家參與國際交流展提供補助之外的積極協助,回國後的分享會則將國外的展演資訊帶回台灣。書寫論述上,與北美館共同委託立方計劃空間策劃的「CIT19-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則以打造亞洲策展網絡為目標,[44]邀請林宏璋、徐文瑞等國內外策展人擔任編輯群,架設台灣第一個國際策展書寫平台策展學(Curatograph)。[45]
故宮[编辑]
2004年陳水扁政府連任,交給林曼麗兩個任務,一個是將故宮變成現代化的博物館,另一個則是將故宮變成台灣的故宮。[46]
從當代藝術走向故宮文物,林曼麗表示接到故宮副院長職位的任務時失眠了兩個晚上,不過「說不定到了故宮之後,能夠思考如何調融這兩方面的資源,讓彼此的視野更開闊。」因此也胸有成竹地說如果給他兩年的時間,他可以讓故宮脫胎換骨。「一座博物館的存在就是要不斷的創新,它才有存在的價值」,在這個理念之下林曼麗著手進行4年的改革。[47]
擔任副院長時期開始著手推動組織改造。在強調「博物館自主性」,「商業」與「專業」平衡的前提下,林曼麗參考英、法博物館的行政法人制度,設立公共關係事務辦公室和展覽設計等部門,同時嘗試把當時累積了三億多台幣的「故宮文物藝術發展基金」當作法人化的本錢。不過當時對組織條例修正的法案大部分都停留在是否去中國化,「臂距原則」是否表示國寶文物將脫離國家控管的討論。同時,對於故宮法人化後到底能否自負盈虧,許多人表示並非每個館長都跟林曼麗一樣能賺到錢,隨之而來的人事變動也讓內部人員抱有疑慮。因此直到任期結束前,都沒能把故宮推向法人化,引進原本預期的「專業經營管理人才」。
成為院長後,林曼麗提出「以人為本」的博物館思維,藉著「Old is New」的理念完成故宮從「保管文物」到「社會服務」的文化轉型。[48]包括跟國內外設計師合作開發的衍生商品,與明基、三星等科技業和企業的贊助合作,以及邀請侯孝賢、林強、袁廣鳴、朱嘉樺等結合故宮文物創作的電影與當代藝術作品,基本上故宮走下台階進入臺灣公眾視野,與生活接軌的形象可以說是從這個時代開始。不過林曼麗任內所做的改革中,最重要的還是在書畫、器物和圖書文獻三處獨大的組織架構外,將原本的展覽組和資訊中心升級成展示服務處和教育推廣,基金科改為文化行銷處等。當時他表示過去故宮多將人員集中在研究及管理部門,不太重視「展示」,調整組織結構後,才不會因為院長換人,一切又回到從前。此後,故宮也確實從所有文字圖像都必須經過三處審查的時代,發展出各種偏鄉教育、關照弱勢群體等以文化平權為核心的計畫,以及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動畫、新媒體科技展推廣文物的文化普及行動。
2022年,林曼麗以國藝會董事長身份與三位學者共同寫了一本以英、法、日博物館為案例的《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
北師美術館[编辑]
關於北師美術館成立的原因,官方說法是林曼麗任職故宮院長期間,李玉玲正在美國求學,並從Charles Little(MoMA中世紀部門策展人)口中得知大都會博物館將釋出一批1870年代翻製的石膏模製品轉送給各個研究典藏機構,於是立刻聯繫林曼麗。[49]由於大都會博物館堅持校方必須要有美術館,在說服校方並籌措到創館資金後成立北師美術館,[50]這批石膏翻製的中世紀文藝復興雕塑在2006進駐台北教育大學。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编辑]
2020年,北師美術館以林曼麗和中研院史語所顏娟英教授長期對台灣近代美術史的典藏、策展與研究成果為基礎,策劃《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展覽包括47位臺籍及日籍藝術家的74件作品,這些作品除了北美館、國美館等美術館典藏借展,更多的是長久散落在藏家、家屬手上的作品。比如其中最受關注的《少女胸像》,在黃土水贈送給母校太平國小典藏後,就未曾公開展示過。雖然藝術圈人士長久以來都知道這件作品,但始終一直沒有順利借出。由於「不朽的青春」展是該作品首次出借,在展覽開幕之前,策展團隊就展開作品的修復,過程也被紀錄拍攝為展覽前導片。「不朽的青春」刷新臺灣美術館展覽的各種紀錄,展出期間入館人次據統計4.5萬,[51]畫冊在展覽期間一週三刷完售後,嘖嘖平台的募資計畫募得新台幣 426萬,達標 853%,總計共賣出八千本圖錄。[52]展後由王榆鈞製作的31首作品導覽配樂及紀錄片音樂也製作成數位專輯《不朽的青春》發行。[53]目前大概可以視為臺灣近代美術走向公眾視野最成功的案例。
「不朽的青春」展覽獲得成功後,台北市政府也開始積極表示希望將「少女胸像」納入北美館典藏。在林曼麗居中協調下,最後由太平國小校友捐贈1600萬,北師美術館團隊協助學校改造空間,市長出席拍照儀式,少女胸像留在太平國小,與大稻埕的社區文化觀光結合。2022年成立「ONE PIECE MUSEUM」,保留黃土水將作品捐贈母校的心意。[54]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编辑]
2021年,臺灣首座女性裸體大理石雕像《甘露水》面世。
《甘露水》是黃土水1921年入選帝展的作品,自1958年起就被收藏在台中張家。黃土水的作品在1980年代後的本土意識下受到推崇,包括當時的文建會主委林澄枝,藝術圈人士如謝里法、林惺嶽以及當時高美館館長黃才郎等,都曾與張家聯繫並促請政府將甘露水納入國家典藏。林曼麗擔任北美館時也曾積極爭取《甘露水》入藏北美館。[55]2020年,不朽的青春展覽結束後,林曼麗透過總統府聯繫張家,由於不朽的青春獲得普遍的成功,家屬無條件地將甘露水交給北師美術館團隊。經過修復後,於2021年12月18日在北師美術館展出。[56]正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除了北師美術館,其它館舍也都有相關藝文展覽。[57]北師美術館以臺灣文化啟蒙為背景策劃的「光」展,同時更是《甘露水》創作完成一百年,在1931年「黃土水遺作展」後首次面向公眾展出。[58]2022年5月,展覽移師高美館展出,《甘露水》於10月入藏國美館。「光」展結束後,2022年臺灣各地仍出現大量以「光」為名的展覽、活動、論壇、講座。
展場中由導演林君昵、黃邦銓拍攝的紀錄片入圍2022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並於Luminous單元進行國際首映。[59]
軼事[编辑]
98台北雙年展[编辑]
臺灣的新聞正在播報中國要武力攻台的消息,攻台手法就是空降傘兵部隊。當時參展藝術家蔡國強提出「金飛彈」計畫,用兩百發煙火發射降落傘。由於擔心觸動當時敏感的政治議題,經過考量後林曼麗打電話給南條史生,表示同意進行表演:「如果要問為什麼,是因為如果限制這樣的演出,那麼臺灣就變得和中國一樣是個無處不監控的國家了。一但如此,臺灣就算自稱是民主國家,卻和中國沒有兩樣,那便無法守護台灣的自我認同了。」
不過這項計畫當時被民航局以影響飛安為由拒絕,在美術館協調下,民航局答應淨空北美館上方航道20分鐘。[60]南條史生在回憶錄中提到,往後在許多國家策展時遇到各式各樣的審查,讓他深刻認識到林曼麗作為館長的判斷,以及臺灣社會民主思想的先進。[61]
近年著作[编辑]
出版[编辑]
- 《日本近代圖畫教育方法史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日本東京,1989。
- 《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雄獅美術,台北,2000.2。
-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林曼麗 總監修,典藏藝術家庭,2022。
論文[编辑]
- 〈初探二十一世紀台灣視覺藝術教育新趨勢—兼介北新國小課程開發事例〉,亞洲藝術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台北,1994。
- 〈解構視覺藝術教育知識體—探討台灣視覺藝術教育之主體性〉,美育月刊no.62、63(1995年8、9月),台北。
- 〈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機制與台灣美術教育近代化過程之研究〉,文建會主辦台灣美術研討會,台北,1996.9。
- 〈戰前北師五十年—北師美術教育與台灣美術教育近代化之研究〉,北師世紀大展專輯,1996.11.。
- 〈美術館教育現況之探討〉,1999第一屆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9。頁91-97。
-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林曼麗 總策劃,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2.12.
- 〈藝術教育於二十一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專題[世紀的教育挑戰],2003.9.。
- 〈東西文化交流の先駆者としてのフェノロサ〉,LOTUS日本フェノロサ機関誌,特集「フェノロサ沒後百周年記念」N0.29,p.41-46,平成21年(2009)3月31日,日本東京。
- 〈美術館教育的創新思維〉,2009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美術館教育的傳統與創新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12.。
- 〈《美感と創新(美感與創新)》,福岡女學院創立125周年紀念-福岡女學院の美術教育展 紀念演講文集,福岡女學院,2010.8
- 〈『美感と創新』-藝術教育の過去、現在と未來〉,教育におけるグローバル化と伝統文化(教育中的全球化與傳統文化)山口大學大學院東亞研究所,東亞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p.5-8, 2012.12.
參考資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 ↑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外部連結[编辑]
官衔 | ||
---|---|---|
中華民國行政院 | ||
前任: 石守謙 |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2006年1月25日-2008年5月20日 |
繼任: 周功鑫 |
官衔 | ||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
前任: 張振宇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1996年11月-2000年7月 |
繼任: 黃才郎 |
This article "林曼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林曼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page exists already on Wikip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