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給所有明日的聚會》(英文書名:All Tomorrow's Parties)是台灣作家陳德政第一部作品,出版於2011年,記述21世紀之初,旅居紐約的搖滾生活,與親身經歷的青年文化現場。全書融合遊記、城市踏查與歷史考據,如一本西方流行文化的指南,為陳德政「搖滾三部曲」的第一部[1]

背景[编辑]

陳德政青春期迷戀的是英國搖滾樂[2],2003年退伍,決定去「搖滾樂的首都」紐約闖蕩。就讀New School研究所的留學歲月,架設部落格音速青春,書寫異鄉人的所見所聞。2007年返台閉關兩年,將四年的紐約生活寫成第一本書《給所有明日的聚會》[3]

評價[编辑]

《中國時報》開卷書評〈拿一本CD選購指南當旅遊手冊〉,作家李桐豪寫道:「紐約的搖滾聖地永遠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從來沒有想要討好誰,這本書的作者陳德政也是。或者搖滾樂的精神就是不斷地挑釁,挑釁我們的上一代、挑釁一切可以挑釁的。《給所有明日的聚會》,或者書名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企圖用音樂抵擋住一切,那個老去的明天始終不會抵達,青春的旅行,我們永遠在路上[4]。」

《自由時報》書評為:「無論見證龐克搖滾原鄉CBGB場館歇業、從失望到了無遺憾地兩次聆聽巴布狄倫現場表演、細數四處挖寶的大小型唱片行……文字並不辛辣擺弄,卻有無法小覷的後座力,看他瞭如指掌地透過Lou Reed、約翰藍儂等人的經典歌曲串連出紐約活動版圖,樂迷一邊神遊水星酒吧、卻爾西旅店等音樂地標,耳際彷彿也會響起這樣的話:還有無數關於音樂的明日聚會,仍在前頭召喚我們[5]。」

此書獲2011年一月誠品選書,上市後登上誠品書店暢銷榜藝術類第一名。入選2011年博客來年度百大,2011年誠品閱讀遺珠年度十選[6],2012年金蝶獎榮譽獎[7]

參考資料[编辑]

  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外部連結[编辑]

This article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