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天賦能力測驗

来自EverybodyWiki Bios & Wiki
跳转至:导航、​搜索

This article "職場天賦能力測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職場天賦能力測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脚本错误:没有“Message box”这个模块。 職場天賦能力測驗是由蓋洛普民調中心開創,旨在證明人類最大的發揮及成長空間並不在其弱點上,反而是需要專攻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測驗專屬密碼收錄於《發現我的天才》一書中,將可幫人找出天生的優勢。

《發現我的天才》是由全美暢銷書《首先,打破成規》共同作者之一馬克斯·巴金漢,與蓋洛普國際研究教育中心主席當奴·克利夫頓,根據蓋洛普民調中心針對兩百多萬人的研究結果,歷時二十五年,耗資數百萬美元,聯手開創一項革命性職場天賦能力測驗,鑑定人類最普遍能力,以協助讀者找出天賦,化天賦為能力,在適當的位置上發揮所長,享受滿足的成就感。這與正向心理學的總體目標相一致,旨在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充實。[1]

天賦分類[编辑]

  • 戰略思維:回顧、前瞻、理念、蒐集、思維、學習、戰略、分析[2]
  • 關係建立:關聯、伯樂、體諒、和諧、包容、個別、積極、交往、適應[3]
  • 執行力:成就、公平、審慎、紀律、專注、責任、排難、統籌、信仰[4]
  • 影響力:行動、完美、自信、追求、取悅、統率、競爭、溝通[5]

角色分類[编辑]

  1. 顧問:務實、具體的思考者,在解決和回應他人問題時,最能展現能力。[6]
  2. 連結者:善於結合兩個人或兩種想法,讓他們(它們)比現在更強大、效果更好。[7]
  3. 創造家:用拆解的方式來了解世界,然後找出更好的建構方式,創造出新架構。[8]
  4. 正義使者:頭腦冷靜清楚,能力來自於維持整個世界道德與實務上的平衡。[9]
  5. 行動派:能力在於說服別人行動,使人們將無形的想法或言論,化成實際作為。[10]
  6. 先驅者:認為世界友善,每個轉角都會有好事發生,能力是面對不確定時的樂觀態度。[11]
  7. 照護者:能感受他人情緒,覺得自己有義務了解這些情緒的來源,並為情緒所有者發聲、採取必要行動。[12]
  8. 啦啦隊長:他人情緒的主導者,認為自己必須為他人的情緒負責,有責任扭轉及提振大家的士氣。[13]
  9. 老師:能看見每個人的潛能,能力來自於了解如何釋放他人潛能。[14]

一般用法[编辑]

方法1:別再勤能補拙,要「錦上添花」

「勤能補拙」過時了,請把力氣花在「錦上添花」上。湯姆·拉斯指出,一般人對於能力的培養,都把重心放在「勤能補拙」上。父母要子女補習分數最低的科目、企業要員工上訓練課程,彌補弱項,大家都認為不足處才是導致無法成功的瓶頸。只是,不管再拼命,結果也只能做到「改善」,很難提升到「出色」。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與其費力讓某些科目「及格」,不如製造一科「滿分」。集中心力做擅長的事,反而更容易創造舞台。到底「天賦」是什麼?其實天賦不見得非得是某項專門技能不可,也不是只有天才才有,瑞斯將它定義為「天生且自然反覆出現的思想、感覺或行為模式」,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主導特質」。把這些特質應用在工作上時,最容易有成就感、覺得快樂、能激發出熱情、有源源不絕的內在動力。

方法2:個人優勢=天賦+技能+知識

接下來,湯姆·拉斯提出第二點:光有天賦還不夠,必須加上技能與知識的輔佐,不斷地練習,才能成為真正的個人優勢。將天賦與工作結合,應該是一種動態過程,不是單向地期待「靠天賦創造完美工作」,也不是「找到完美工作就會引爆天賦」。要找一個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工作很困難,但工作卻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做法。[15]

其他用法[编辑]

  • 誰有能力誰老大
  • 以能取人
  • 表現比一比——管理員工表現
  • 人才拼圖——引導員工發展生涯[16]

外部連結[编辑]

能力發現剖析測驗(需要專屬ID代號)

參考文獻[编辑]

This article "職場天賦能力測驗"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職場天賦能力測驗.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7.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8.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9.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0.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1.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2.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3.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4.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5.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
  16. 脚本错误:没有“citation/CS1”这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