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Template:TW monument package.lua第80行Lua错误:module 'Module:Navbar' not found脚本错误:没有“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这个模块。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建立於日治大正十四年(1925年),位於台灣高雄市美濃區的五穀宮廟,為美濃南隆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之一 ,亦被登錄為高雄市文化資產之歷史建築。
沿革[编辑]
日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建立南隆農場,以佃租方式經營,吸引北部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北部客家人,以及高樹、內埔、竹田的南部客家人,,另有岡山、田寮、旗山一帶的閩南人來此移墾作佃農。[1]
南隆地區原為未開墾的河床砂石地帶,住民為謀生開墾為水田或旱田,種植稻米或蕃薯以度日。當地也沒有一間正式的廟宇作為居民信仰中心。大正八年(1919年),南隆瘟疫猖獗,為求平安度過,當地盛行供奉三恩祖(關帝聖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大正九年(1920年),苗栗大湖人羅阿東後移墾到南隆農場六寮後,與當地耕農一起到苗栗卓蘭鎮與大湖鄉交界處的朝南宮,迎請三恩祖分靈於自家中供奉。當時十坑庄居民感染流行病的羅正保去在羅阿東家奉拜後、聽指示服食藥草、日夜祭拜,終獲痊癒。居民感其神恩,欲在當地建廟奉祀。[2][1]
大正十二年(1923年),以羅阿東供奉處為所,開光登位,以羅阿東為堂主、羅正保作司香。每逢初一、十五,各部落信徒來該所上香禮拜。眾人組建廟委員會,公推李庚河、徐阿辛兩位代表往南隆農場商請撥地建廟,獲得南隆農場負責人白石嘉代治許可,遂以今廟址為建廟用地。[2]
大正十三年(1924年),廟地東側的劉辛增住處召開建廟委員大會,隨即動土興工,歷時約一年多竣工。[2]
大正十四年(1925年),12月25日正式迎請五穀爺寶像登位,該神像今依然奉於廟內。落成後,由羅阿東為堂主,劉住持、童坤華為助理、羅正傑為經生。每逢初一、十五,信徒前來祭拜。[2]
昭和元年(1926年),連續三年於該宮舉辦建醮,熱鬧一時。[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總督府發動皇民化運動,燒神像、摧庵堂由於在旗山太平寺的日本淨土真宗佈教師杜多碩照保護,該廟宇以及附近民間信仰神像得以保存。隨戰況越發劇烈,高雄州立醫院(今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疏散到該宮治療傷病人員,至昭和二十年(1945年)二戰結束後才遷回高雄[2][1][3]
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重修廟宇。民國四十六年(1956年)羅阿東去世,改選古華榮氏為第二代堂主,民國五十一年(1961 年)十一月由鐘日旺發起增建左右護室,至民國五十二年(1962年)三月完工。後由信眾吳金鳳等發起,力修繕前堂、後堂,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建鐘鼓亭。民國五十五年(1966 年)興建拜庭,修建兩側橫屋為鋼筋水泥的建築物, 並設二十間客房供參拜信徒住宿。[2]
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耗資一百餘萬元興建兩座奉迎門,並獲縣政府補助新闢十米道路,作為開辦商展會(每星期日晚)以協助地區發展觀光事業。適逢建宮六十週年擴大慶祝,該宮舉辦「慶祝五穀宮建宮六十週年暨美濃鎮聯合建大福醮」,美濃全鎮二十一里信眾參與。[2]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改選第七屆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水傳任主委後,與鍾冉興合建金爐及敬字亭各二座以謝神恩。[2]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建宮70週年,聯合美濃全區19里與旗山廣福里啟建「甲戌年太帄福醮」活動。[2]
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高雄市政府將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登錄為高雄市歷史建築。[3]
祭祀與活動[编辑]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除主祀神農大帝外, 另外合祀釋迦佛祖、玉皇大帝、周昌、關平、華陀以及掌管雷電的雷部五天君、觀世音菩薩、太上老君、孔子、張仙大帝等儒佛道眾神佛。[4]:191-192 廟方亦感念南隆農場負責人、主事以及相關職員協助建廟,於廟內功德廳中設其往生蓮位和長生祿位,以功德主身分供奉。[2]
祭典[编辑]
- 農曆正月初一:禮頌千佛
- 農曆正月初八:玉皇大帝聖壽
- 農曆正月十四日:北斗祈福,誦讀疏文
- 農曆每月十四日:誦經祈福
- 農曆每月月底( 大月三十、小月廿九日):誦經祈福
-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
- 農曆三月廿三日:天上聖母聖誕
- 農曆四月初七日:釋迦牟尼佛聖誕浴佛法會
- 農曆四月十四日:孚佑帝君聖誕
- 農曆四月廿六日:神農大帝聖誕
- 農曆五月十一日:都城隍老爺聖誕
- 農曆六月廿四日:關聖帝君聖誕
- 農曆七月初一日:幽冥出關普渡法會
- 農曆七月廿九日:幽冥入關普渡法會
- 農曆八月初二日:福德正神聖誕
- 農曆八月初三日:司命真君聖誕
- 農曆八月初三日:神農大帝聖誕籌備會
- 農曆九月底(大月三十、小月廿九日):神農大帝聖誕千秋
- 農曆十月十五日:水官大帝聖誕
- 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救苦天尊聖誕
-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 農曆十二月十四日:圓福、圓堂
-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送太歲儀式[2]
參見[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Side box”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參考資料[编辑]
- REDIRECT Template:Delete
脚本错误:没有“Redirect_Template_List”这个模块。 This article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This article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
外部連結[编辑]
脚本错误:没有“Portal bar”这个模块。 Template:高雄市文化資產 This article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is from Wikipedia. The list of its authors can be seen in its historical and/or the page Edithistory: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Articles copied from Draft Namespace on Wikipedia could be seen on the Draft Namespace of Wikipedia and not main one.